[1] |
胡钰玲, 赵中军, 康彩燕, 康延臻, 王式功, 尚可政. 中国南方2008年与2016年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冰川冻土, 2017, 39(6): 1180-1191. |
[2] |
王世金, 徐新武, 邓婕, 周蓝月. 中国滑雪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 冰川冻土, 2017, 39(4): 902-909. |
[3] |
陈虹举, 杨建平, 谭春萍. 中国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研究[J]. 冰川冻土, 2017, 39(1): 16-23. |
[4] |
吴兆丹, 吴兆磊, 张长征.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下中国水足迹地区间比较——基于经济区域分析层次[J]. 冰川冻土, 2017, 39(1): 207-219. |
[5] |
王岱, 游庆龙, 江志红, 李庆祥. 中国极端气温季节变化对全球变暖减缓的响应分析[J]. 冰川冻土, 2016, 38(1): 36-46. |
[6] |
李登宣, 王澄海.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16, 38(1): 89-99. |
[7] |
冯童, 刘时银, 许君利, 郭万钦, 魏俊锋, 张震. 1968-2009年叶尔羌河流域冰川变化——基于第一、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数据[J]. 冰川冻土, 2015, 37(1): 1-13. |
[8] |
杨俊华, 秦翔, 吴锦奎, 段克勤, 杜文涛, 刘焕才. 修正BW方法在中国大气降水δ18O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 冰川冻土, 2014, 36(6): 1430-1439. |
[9] |
李忆平, 王劲松, 李耀辉, 王素萍, 沙莎. 中国区域干旱的持续性特征研究[J]. 冰川冻土, 2014, 36(5): 1131-1142. |
[10] |
苏珍, 赵井东, 郑本兴. 中国现代冰川平衡线分布特征与末次冰期平衡线下降值研究[J]. 冰川冻土, 2014, 36(1): 9-19. |
[11] |
王澄海, 靳双龙, 施红霞. 未来50a中国地区冻土面积分布变化[J]. 冰川冻土, 2014, 36(1): 1-8. |
[12] |
杨建平, 杨岁桥, 李曼, 谭春萍. 中国冻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J]. 冰川冻土, 2013, 35(6): 1436-1445. |
[13] |
杨建平, 李曼, 杨岁桥, 谭春萍. 中国冰川脆弱性现状评价与未来预估[J]. 冰川冻土, 2013, 35(5): 1077-1087. |
[14] |
郭慧, 李栋梁, 林纾, 董彦雄, 孙兰东, 黄蕾诺, 林婧婧. 近50多年来我国西部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13, 35(5): 1165-1175. |
[15] |
宾婵佳, 邱玉宝, 石利娟, 除多, 朱骥. 我国主要积雪区AMSR-E被动微波雪深算法对比验证研究[J]. 冰川冻土, 2013, 35(4): 80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