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安全 | 驱动力 | 人均GDP X1 | 元·人-1 | 表征经济发展情况对湿地生态安全的驱动, 用研究区一定时期GDP总量与总人口的比值反映 |
城镇化率X2 | % | 表征区域发展对程度对湿地生态安全的驱动, 用研究区非农业人口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反映 |
恩格尔系数X3 | % | 表征经济富裕程度对湿地生态安全的驱动, 用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与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值反映 |
人口自然增长率X4 | ‰ | 表征人口自然增长程度对湿地生态安全的驱动, 用出生率减死亡率来反映 |
压力 | 万元GDP水耗X5 | m3·(万元)-1 | 表征经济发展水平对湿地水资源数量安全的压力, 用GDP与用水总量的比值反映 |
化肥施用强度X6 | kg·hm-2 | 表征农业生产对湿地水资源质量安全的压力, 用每年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反映 |
农药施用强度X7 | kg·hm-2 | 表征农业生产对湿地水资源质量安全的压力, 用每年每公顷农药施用量反映 |
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X8 | t·(万元)-1 | 表征工业生产对湿地水资源质量安全的压力, 用工业万元产值排污量反映 |
生活污水排放量X9 | t·人-1 | 表征居民生活对湿地水资源质量安全的压力, 用居民人均排放的污水量反映 |
年平均降水X10 | mm | 表征区域降水对湿地水资源数量安全的压力, 用区域内多个观测点测得的年降雨量均值反映 |
年平均气温X11 | ℃ | 表征区域气温变化对湿地水量蒸发产生的压力, 用全年各日的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反映 |
干旱指数X12 | / | 表征区域干旱变化对湿地水量安全的压力, 用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反映 |
状态 | 人均水资源量X13 | m3·人-1 | 表征水资源保障状态, 用水资源量与总人口数的比值反映 |
水质状况指数X14 | / | 表征对湿地水环境质量的状态, 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Ⅲ类及以上等级水质监测数占湿地监测数的比值反映 |
水土流失率X15 | % | 表征区域内水土保持状态, 用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反映 |
物种多样性X16 | % | 表征湿地物种变化状态, 用湿地地区植物种数与所在生物地理区湿地植物种数的比值反映 |
影响 | 水源稳定状况X17 | % | 表征湿地的水量平衡变化的影响, 用水源保证或补给率来反映 |
物质生产X18 | % | 表征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用水产品年收获量变化率来反映。 |
湿地面积退化率X19 | % | 表征各种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安全的影响, 用现有湿地面积与2000年的湿地面积对比分析反映 |
响应 | 湿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X20 | % | 表征湿地水资源数量安全的响应, 以区域工农业、 生活等用水量占该区域水资源总量的比值反映 |
污水处理率X21 | % | 表征湿地水资源质量安全的响应, 用区域内污水处理量占污水排放量的的比值反映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22 | % | 表征水资源质量安全的响应, 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比率反映 |
用水普及率X23 | % | 表征供水普及的平均水平, 用城市非农业用水人口数与城市非农业人口数的比值反映 |
物质生活指数X24 | 元 | 表征物质生活对湿地安全的响应, 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反映 |
管理 | 环保投资指数X25 | % | 表征湿地管理投入资金的充足性, 用湿地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值反映 |
政策法规实施力度X26 | % | 表征湿地管理的有效性, 用接受政策法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值反映 |
湿地管理水平X27 | % | 表征群众对湿地管理的满意度, 用湿地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