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中国藏东南天摩沟 | 2007-09-04 2010-07-25 2010-09-03 2018-07-11 | 10~100 | 升温和降雨触发冰崩、滑坡,沟道短暂形成堰塞体后溃决 | [24,28,37,79-82] |
中国藏东南色东普沟 | 2018-10-17 2018-10-29 | 约1 500 约700 | 升温和2017年米林6.9级地震共同引发冰崩 | [84-86] |
印度背阿坎德邦Gangotri冰川 | 2017-07-16/07-19 | 790±10 | 冰川退缩、冰碛物消融失稳、连续降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触发冰碛堰塞湖溃决 | [29,83] |
北美洲 | 美国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Rainier山 | 2006-11-06/11-07 | 约5 | 强降雨,起动区沟蚀+流通区侧蚀 | [26]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Meager山火山区 | 2010-08-06 | 约4 850 | 山体滑坡 | [75] |
欧洲 | 瑞士Zermatt山谷 | 1864—2008年(共118场) | | 5—8月,短时强暴雨引发;9—10月,长时间暴雨引发 | [87] |
瑞士Ritigraben岩石冰川 | 1958—2005年(共47场) | 0.1~2.7 | 冰川冻土消融退化,松散堆积物形成、补给和蠕移 | [88] |
瑞士Bondasca山谷 | 2012-07-05/09-24(共4场) | | 2011年冬季岩崩产生大量物源,2012年汛期降雨激发形成泥石流 | [89] |
2017-08-23/08-25(共15场) | 54.5±5 (第1场规模) | 2017年岩崩产生巨量物源,泥石流过程无降水贡献 | [3] |
意大利、法国、瑞士三国(17个位置) | 1983—2003年 (共17场,I类9场,II类2场,III类6场) | I类<80 II类<10 III类<15 | I类:长时强降雨,坡积物水分饱和失稳;II类:短时暴雨破坏冰川径流系统;III类:冰湖溃决或冰雪融化 | [6] |
法国阿尔卑斯山区 | 1961—2000年 | | 强降雨 | [90] |
挪威Fjærland山 | 2004-05-08 | 24 | 冰湖溃决 | [34] |
俄罗斯高加索山区Kolka-Karmadon | 2002-09-20 | 10 000 | 岩体/冰体滑坡 | [74] |
冰岛Gleidarhjalli地区 | 1999-06-10/06-12 | 约0.3 | 冰雪快速消融 | [22] |
挪威Fjærland | 2004-05-08 | 24 | 冰湖溃决 | [34] |
南美洲 |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安第斯山脉Rio Manso冰川河谷 | 2009-05 | 洪峰流量 4 100 m3⋅s-1 | 强降雨,冰碛坝漫顶,冰湖溃决 | [91] |
秘鲁Cordillera Blanca的Rio Santa山谷 | 1962-01-10 1970-05-31 | 约1 300 约5 300 | 冰崩、岩崩引发 地震触发冰崩、岩崩 | [7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