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6-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裘善文, 李风华
    冰川冻土. 1985, 7(3): 195-20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龙江省龙江县朱家坎附近的白土山剖面,曾是东北研究下更新统地层的模式剖面,195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将其命名为白土山组[1],其时代为早更新世,它的底界为第四纪的下限。关于成因,一些学者曾认为是冰川、冰水沉积。此后,白土山组被广泛地引用和对比。因此,对白土山组地层的研究,是解决东北是否存在古冰川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 陈建明
    冰川冻土. 1985, 7(3): 204-20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四川省境内,海拔7514米(实测新高程),是世界著名山峰之一。1982-1985年间,我们使用地面摄影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联合成图方法,绘制成一幅(70×100厘米)1:25000贡嘎山冰川图,等高距为20米。该图精度符合国家测量规范要求。
  • 周有才
    冰川冻土. 1985, 7(3): 205-2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法向冻胀力与基础底面积关系的研究,目前国外文献中刊载尚少。而在国内,近几年来,一些单位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各地的土质、温度、水分条件不同或同一条件下基础型式、埋置深度各异,所以法向冻胀力与基础直径(或边长)关系线的斜率、单位法向冻胀力与基础底面积关系曲线的曲率也有所不同。
  • 隋咸志
    冰川冻土. 1985, 7(3): 213-22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桩约束的土体冻胀时,一方面对桩产生切向冻胀力,另一方面对下卧土层产生冻胀反力。扩大式桩基础能够接受冻胀反力,具有自锚作用,因而是季节冻土区防治桩基冻拔的一种有效的结构措施。目前松辽流域的一些渠系水工桥涵工程已开始推广扩大式桩基础。
  • 林凤桐
    冰川冻土. 1985, 7(3): 221-22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兴安岭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于东径120-125°,北纬50°以北的樟岭、盘古、阿尔木、图强、西林吉、古莲、富克山、漠河、满归、牛耳河一带,占全区多年冻土总面积的30%左右。海拔为600-1000米。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不炎,每年9月至翌年4月为冻结期,年平均气温低于-5℃,年平均地温为-3.0-3.5℃,最低-4.0℃。
  • E. 德比希尔, J. 绍, 王靖泰
    冰川冻土. 1985, 7(3): 227-23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巨型内陆盆地,周围被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所环绕,地形封闭,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区内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20-40毫米,而年蒸发量达3000毫米以上,是中国西部最干旱的荒漠盆地之一。盆地内的地貌景现呈环带状分布,山麓为戈壁带,向内过渡为风成沙带夹绿洲,盆地中心则为浩瀚的盐滩和盐湖,达布逊湖就是其中的三大盐湖之一。
  • 杨锡金
    冰川冻土. 1985, 7(3): 233-23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西藏南部山区,是我国现代冰川集中的地区之一。自丁青、索县间的卑加雪山,中经嘉黎、贡布江达,南抵措美至国境一线,以西为大陆型冰川分布区[1],以东为海洋型冰川分布区。前者选枪勇沟、卡鲁雄曲和绒布河,后者选珠西沟、勒曲藏布和易贡藏布,计6条河流作为研究对象。
  • 王德辉, 张丕远
    冰川冻土. 1985, 7(3): 239-24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处于欧亚大陆内部,高山环绕,海洋影响较难到达,是世界上少有的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但是,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却是一片湿润的山地。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气候特征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
  • 高登义
    冰川冻土. 1985, 7(3): 249-2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山区,特殊的地形能形成特殊的局地环流,如山谷风和冰川风。山谷风的特点和成因早已众所周知,冰川风现象也早为人们认识[1]。但是对高海拔山区的冰川风研究却很少。汤懋苍[2]曾于1960年在祁连山区发现有冰川风的因素存在,沈志宝等[3]曾对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地面特征作了描述。本文根据1960、1975和1980年的高空测风及无线电探空资料,对春季珠峰绒布河谷冰川风的空间气象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
  • 潘安定
    冰川冻土. 1985, 7(3): 257-26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仓房沟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郊,地处博格达复背斜的西端边缘和天山北麓山前拗陷带南侧,地貌上属前山带向冲洪积平原的过渡地带[1]。仓房沟本身为乌鲁木齐河中游的一条支流(图1)。
  • 陈国靖
    冰川冻土. 1985, 7(3): 265-27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第四届国际冻土会议于1983年7月18日至22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召开。来自25个国家共700余名代表,提供了约350篇论文。其中,关于道路工程方面的论文并不多,初步统计只有11篇,着重在材料的冻结敏感性能;采用不同外掺剂稳定土壤,增加土的强度和水稳性;寻求保护冻土的措施以及防止冻土退化等方面的研究。会后,安排了考察。笔者根据会议提供的论文和在阿拉斯加极地冻土区的考察拟成此文。
  • 董须瑜
    冰川冻土. 1985, 7(3): 279-28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海冰研究工作,正随着渤海、黄海石油开发、港口建设、航海运输及南极考察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和加强。一支以国家海洋局为主体的我国海冰调查、研究、预报专业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它们肩负着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区海冰的日常观测、研究和预报任务,为使用部门提供冰情资料。
  • 王长生
    冰川冻土. 1985, 7(3): 283-29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南第四纪冰川遗迹,自李四光教授考察肯定以来,先后有侯德封等、景才瑞作过研究。他们都肯定第四纪冰川在该区曾有发育,且规模之大,遍及鄂西、湘西及桂北,大大超过庐山冰川规模。嗣后,很多地质报告都沿袭此说,有的还划了几个冰期。八十年代以来,笔者多年在川东南地区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客观的地质现象迫使我对该区第四纪地质中的正统观念——冰川活动说产生了怀疑。笔者在此不揣冒昧,提出质疑。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 崔之久
    冰川冻土. 1985, 7(3): 291-29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与加拿大著名冻土学家Ross Mackay教授一起在加拿极地海岸带共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野外工作。每天我们有充裕时间交谈。我曾提出一些我们很关心的冰缘地貌及其他问题向他请教。事后又找了些参考资料,终于澄清了对一些问题的模糊认识,觉得有必要和国内同行们交流。我想首先谈谈对所谓“冰卷泥”(Involu-tion)的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