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5-25
  

  • 全选
    |
    特别报道
  • 任贾文
    冰川冻土. 1999, 21(2): 97-9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8年12月至1999年2月,中国第3次南极内陆考察队从中山站向DomeA方向进行了1100km路线考察,最远点海拔为3916m.在2个地点钻取了200m冰芯,沿途开展了冰盖表面物质平衡、雪面及雪层特征、冰体厚度等测量,采集表面雪样和雪坑样品1000多个,获得南极冰盖最高区域首批比较系统的科学资料和样品.本文将简耍地对这次考察工作予以介绍,而其各方面的具体研究结果则尚待资料处理和样品分析完成后分别报道.
  • 研究论文
  • 徐中民
    冰川冻土. 1999, 21(2): 99-10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的具体情况,阐述了一种新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框架-情景分析在承载力分析决策过程中,情景分析主要扮演2个角色:提供供决策者决策分析的情景;帮助不同的利益团体在决策过程中辨明潜在的折衷解.相比传统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情景分析方法更注重基础模型(后台情景)的建立和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偏好的反映.详细介绍了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情景分析的模型,并采用正交设计的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地区2004年的分水任务,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了9种情景;对酒泉地区根据不同来水保证情况设计了3种情景.同时还简要分析了不同情景组合对张掖地区经济和粮食占有量的影响.
  • 青海省交通厅,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
    冰川冻土. 1999, 21(2): 107-1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坂山隧道地处严寒地区,年平均气温-3.1℃.无论隧道衬砌层是否敷贴隔热保温层,其围岩都要形成多年冻结圈.相应的衬砌表面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终将形成破裂等冻害.若设置防寒保温门,合理地控制其开闭,经估算,防冷冻的效率高达近80%,围岩肯定不形成多年冻结.年平均气温-1℃定为严寒气候与中等寒冷气候的分界.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防寒保温门是公路隧道防冻害的首选对策.
  • 令锋, 吴紫汪
    冰川冻土. 1999, 21(2): 115-11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传热学理论和渗流理论导出了路堤侧向有地表积水人渗情形下,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渗流场耦合作用的控制微分方程,然后以现场观测资料为基础,用Galerkin有限元方法对青康公路(214国道)花石峡冻土研究站1号试验路段路基温度场未来可能的变化状态进行了数值预报结果表明,若无渗流作用,5a后路堤左侧天然地表、路堤堤身和路堤右侧天然地表的最大季节融深分别为1.4m,3.2m和1.4m;若有渗流作用,则分别为1.4m,3.6m和1.6m.路堤侧向积水的渗流作用加深了路堤的季节融化深度,且距水源水平距离越近的地方最大季节融化深度也越大.
  • 徐柏青, 姚檀栋
    冰川冻土. 1999, 21(2): 120-12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气泡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加,粒雪中开放气孔体积逐渐减小,但粒雪层仍保持良好的气体渗透性,直到粒雪一冰转变层位开放气孔完全与大气隔离,形成彼此分离的孤立气泡.显然,冰内气泡包裹气体与同层位的冰存在年龄差,只有在气孔完全封闭后,气泡封闭的深度亦不相同,但气泡封闭处对应的密度都大致相当,为0.79~0.83Mg·m-3.达索普冰川粒雪层中开放气孔在40~47m深度范围内快速封闭,在45m处有50%的气泡形成计算得出气泡中气体与同层位冰的年龄差为59a,同层位气泡中的气体所代表的主体年代分配范围为11a.
  • 霍文冕, 姚檀栋, 李月芳
    冰川冻土. 1999, 21(2): 125-12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相关的超净化技术,对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芯上部40m的样品中超痕量金属元素Ph的含量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Pb的含量自冰芯下部至上部呈显著增长趋势Pb同位素分析表明,206Pb+207Pb自冰芯下部至上部增长,而208Pb则呈下降趋势Pb同位素的这种富U铅、贫Th铅的组成演化特征显示,这种增加主要来自人类活动而非自然源,这与研究区相邻的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含Pb燃料释放的Pb增加是一致的。
  • 周厚云, 余素华, 朱照宇, 李世杰, 李炳元, 文启忠, 贺益贤
    冰川冻土. 1999, 21(2): 136-14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R/S分析法,对经过等时处理的甜水海钻孔氧化铁3项指标FeO、Fe2O3及其比值FeO/Fe2O3进行了分析计算,其指标都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Hurst指数H分别为:Fe2O3为0.76,FeO为0.85,FeO/Fe2O3为0.65,它们都大于0.5.反映了该地区过去20多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存在持续性3者Hurst指数存在差异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说明它们反映气候环境演化持续性强度的差异.甜水海地区的这种气候环境演化持续特征在其它地区也有所反映,这可能与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构造抬升活动有关.
  • 郑本兴, 赵希涛, 李铁松, 王存玉
    冰川冻土. 1999, 21(2): 145-1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里雪山主峰卡格薄峰海拔6740m,位于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是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神秘高峰之一、位于卡格薄峰东坡的明永冰川,长117km,冰川末端海拔2660m,是目前横断山区第二条较长的冰川.这是一条横断山区海拔最低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其冰舌上部运动速度可达533m/a.1971、1982和1998年冰川均处于前进状态.
  • 任贾文
    冰川冻土. 1999, 21(2): 151-15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河南山地区的气候以干冷为主要特征,但这里的冰川仍属亚极地型.目前雪线较过去粗略推断有所上升.对冰川表面雪层、冰川侧融水、冰川前河水和降水样品的主要阴、阳离子分析表明,地表水主要受地表物质成分所控制,化学特征为HCO3、SO4-Ca型.将降水和雪层中离子浓度与其它地区对比后认为,大气中离子来源主要为陆地,人类污染影响很小.
  • 原喜忠
    冰川冻土. 1999, 21(2): 155-15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该地区4个路段12个断面为期3a的路基沉陷观测并结合线路普查和分析表明,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与地基的水、热状况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合理布线、保护植被、改善排水、合理确定路基高度以及设置护坡、基底反铺塔头、采用上工聚合材料和无基管涵结构等,是保持该地区路基稳定的有效措施.
  • 王绍令, 赵新民
    冰川冻土. 1999, 21(2): 159-16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4个冻土长期定位观测场地温资料分析,西大滩观测场深12~20m段地温升高0.2~0.3℃,多年冻土层由下向上减薄4~5m;昆仑山垭口观测场深6~15m段地温升高0.2~0.4℃;66道班观测场内天然场地地温高于人工沙场0.1~0.2℃;可可西里观测场内天然植被场地地温普遍高于裸露场地约0.2℃.监测结果表明,影响高原多年冻土发育的因素多具有两重性,地表沙层和植被同样具有升高地温和降低地温的作用这些因素与冻土相互作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在不同条件下起不同的作用.因此,要用动态变化的观念研究、认识和评价多年冻土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 季方, 赵虎
    冰川冻土. 1999, 21(2): 164-16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阿尔泰山西北山区不同海拔的6个土壤剖面,从土壤的机械组成、底上层矿物、粘土矿物类型和粘粒的化学全量等,分析了其风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山区总体上风化较弱,在粘土矿物类型和粘粒的硅铝铁率比值方面无明显差异粘土矿物都以水云母为主,粘粒的硅铝铁率为2.78~3.37.风化程度的一定差异只表现在山区不同的高度带其土壤表层粘粒含量、X射线衍射峰的高度以及底土层矿物组成等方面在高山带寒冻湿润的条件下,土壤剖面底上层的矿物已产生风化,矿物的崩解使粘粒含量增高,不稳定粘土矿物水云母的X射线衍射峰降低
  • 何春阳, 丁永建, 李新
    冰川冻土. 1999, 21(2): 169-17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给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新型冰川变化,尤其是冰川体积变化的可视化计算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格网化对冰面进行连续模拟,计算各格网点高度变化,进而逐点推求整个冰川的变化与传统的冰川物质平衡测量(花杆法)和计算方法(等值线法)相比,该方法是在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快捷、直观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优越性.
  • 国外介绍
  • 王宁练, 叶佰生
    冰川冻土. 1999, 21(2): 174-17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处中纬度的中亚干旱区内高山纵横,发育了大量的现代冰川,赋予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荒漠与冰雪并存,暂且称这样的地区为干寒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冰川融水径流占出山口径流的20%以上.虽然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对径流起到年际调节的作用,使西北干旱区河川年径流较为稳定,但是冰川自身无法对径流进行季节调节,特别是对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春旱问题无能为力.
  • 研究论文
  • 李萍, 徐学祖, 蒲毅彬, 王家澄, 陶兆祥, 王玉杰
    冰川冻土. 1999, 21(2): 175-1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开放系统饱水正冻土为研究对象,作不同土质和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单向冻结实验实验结束后立刻对试样做复形膜.随后将复形膜进行图像数字化处理,可反演分析冻结缘和冰分凝形成的时间、厚度、位置及冻结缘导湿系数结果表明,图像数字化技术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和准确性,是一种实用的创新研究方法;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冰分凝速度随试验持续时间呈幂函数形式减小冰分凝温度在试验初期随冻深快速推移而降低,随后由于冻土段长度增加削减了温度梯度,冰分凝温度又逐渐升高并稳定;冻结缘导湿系数随试验历时呈指数形式减小
  • 汤懋苍, 柳艳香
    冰川冻土. 1999, 21(2): 181-183,18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施雅风和李吉均(1994)在总结8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学研究的新进展中,提出了3个有待深化和争论的问题:1)不同地区最大冰期出现先后差别的原因尚不清楚;对是否存在一种与季风区相反的模式,即冰期与雨期同步;3)在冰期变化中"气候因素与构造因素何者为主".这3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冰川学研究留给下世纪的3个问题.它的解决只有冰川学、气候学和地球动力学等的结合才有可能文章拟对此3个问题提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 学术讨论
  •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99, 21(2): 185-1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者语本刊本期刊出的汤懋苍、柳艳香《关于冰期演变三个问题的讨论》一文对冰期演变问题提出讨论,并发表了很有意义的意见.为更深入地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同时约请施雅风、李吉均先生写了简短的讨论文字,与汤先生等的文章同时刊出,以飨读者,并期望有更多的学者参加讨论.汤懋苍、柳艳香同志所提3个问题很有意义.
  • 李吉均
    冰川冻土. 1999, 21(2): 186-1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汤懋苍和柳艳香先生在《关于冰期演变三个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或者说对几个争议颇多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将有助于冰期问题的深入研究.这里也谈点个人意见.
  • 章金钊, 武敬民, 李祝龙
    冰川冻土. 1999, 21(2): 187-19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9.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大量的研究课题实例,回顾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综述了公路修筑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研究、冻土路基设计与冻土路基变形规律研究及保持冻土路基稳定性的路基设计原则和工程措施研究、路面修筑技术研究、桥涵基础研究等.随着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等级的提高和路面使用时间的延续及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路基、路面和桥涵等出现了一些新的病害.为使青藏公路成为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可持续发展工程,通过研究历史及公路出现的新病害,展望今后应开展的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