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6-25
  

  • 全选
    |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 李英年, 赵新全, 赵亮, 王启基, 沈振西
    冰川冻土. 2003, 25(3): 243-24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近40a海北高寒湿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以及近期湿地退化和植被演替的情况.结果表明:祁连山海北地区自1957年以来年平均气温以0.157℃·10a-1的倾向率升高,年降水量约以1859mm·10a-1的倾向率递减,年平均地温比同期气温的增加更为迅速,表现出海北地区气候及土壤性状均向干暖化趋势发展,特别是土壤干暖化程度尤为明显.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影响,超载过牧,原生植被遭受破坏,草场退化严重,地表潜在蒸散力加大.深层的多年冻土退化,冻胀草丘坍塌,导致湿地植被发生变化,使沼泽化草甸向典型草甸演替.不同年度调查结果表明,高寒湿地植被在气候干暖化趋势的加剧影响下,植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异,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均比湿地原生植被的物种有增多的趋势.原生适应寒冷、潮湿生境的藏嵩草为主的草甸植被类型逐渐退化,有些物种甚至消失,而被那些寒冷湿中生为主的典型草甸类型所替代.组成植物群落的湿中生种类减少,中生种类(如线叶嵩草)大量增加,群落盖度相对降低,群落生产量大幅度下降.
  • 吴青柏, 沈永平, 施斌
    冰川冻土. 2003, 25(3): 250-25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出发,利用青藏高原活动层监测数据,讨论了冻土水热过程与植被生长环境的关系,比较了季节冻土区与多年冻土区水热过程的差异及与植被的关系,同时讨论了不同草地生态冻融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冻土及水热过程不仅控制着地表状态的变化,影响着植被的发育程度,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旦地表条件被破坏,干扰了冻土水热过程与地表植被生长间的平衡关系,将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出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
  • 简讯
  • 徐中民
    冰川冻土. 2003, 25(3): 255-25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兴学科,重点在于探讨人类社会系统的经济行为与其所引起的资源和环境嬗变之间的关系.国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并于1989年创办《Ecological Economics》杂志以来,关于生态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 侯书贵, 张东启
    冰川冻土. 2003, 25(3): 256-26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远东绒布冰川和东绒布冰川两支冰芯记录的恢复,1954年以来的冰川净积累量相差达1倍以上,但两支冰芯记录均表明:20世纪60年代冰川净积累量出现急剧减少现象,印度季风系统的突变可能是造成冰川净积累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两支冰芯δ18O剖面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研究时段内远东绒布冰芯的δ18O平均值比东绒布冰芯的相应值低3.12‰,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两支冰芯的主要离子浓度剖面之间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沉积后过程是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所在.
  • 唐领余, 张青松, 夏威岚, 潘洪玺, 童国榜, 张小平, 周忠泽, 王国
    冰川冻土. 2003, 25(3): 261-26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Barrow)地区(70°21′N,156°40′W)位于北极滨海平原最北端,根据湖泊钻孔花粉记录,210Pb和137Se测定以及多项环境代用指标测试(有机质含量、总C和总N含量、CaCo3),并结合当地现代冻原植被、表层花粉谱、当地70a的气象记录以及有关的冰芯、树龄等资料的综合对比研究,分析了13世纪以来巴罗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大约在13世纪以前,巴罗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寒冷,其后冻原植被发育良好,并经历几次演变.结合沉积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结果和其他环境代用资料研究表明,小冰期以来Barrow地区曾发生3次暖期(公元1540—1600年,1660—1730年和1880—1992)和3次冷期(公元1440—1520年,1610—1650年和1750—1850年).这些冷暖事件与青藏高原冰芯记录对比发现,虽然在高频变化上,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但重大冷暖事件都曾出现.其中3次暖期与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和敦德冰帽中代表温度变化的δ18O值指示的暖期基本一致,证实巴罗湖芯记录的环境变化序列是可靠的.同时,古里雅和敦德冰芯记录中反映传统小冰期中的15,17,和19世纪的3次冷期,在巴罗湖芯记录中都有显示.
  • 李震, 秦翔, 董庆
    冰川冻土. 2003, 25(3): 268-27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美国SeaSat和GeoSat星载高度计,采用再跟踪算法完成雷达高度计数据处理,对大气影响、固体地球潮汛、坡度和水汽进行误差纠正,提取了南极东南部研究区两个年代的从海岸到72°S的数条截面多条冰面剖面.结果表明:Lambert冰川/Amery冰架在1978—1986年间,Lambert冰川以西冰面平均高度上升0.92m,Lambert冰川以东冰面平均高度上升0.47m.
  • 吴中海, 赵希涛, 江万, 吴珍汉, 朱大岗
    冰川冻土. 2003, 25(3): 272-27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念青唐古拉山南北两麓及切割山脉的各沟谷中,分布着3套更新世冰川与冰水沉积物,其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分别为(593±260)kaBP与(678±307)kaBP,(205±54)kaBP和(254±87)kaBP.测年结果表明,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所发生的3次冰川作用,分别相当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聂聂雄拉冰期、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
  • 王宁练, 姚檀栋
    冰川冻土. 2003, 25(3): 275-28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总结了冰芯在揭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太阳活动、温室气体、火山活动、人类活动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着重对一些有争议的重大问题(如Younger Dryas事件、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南北半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中个别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指出冰芯微生物、冰芯环境磁学将是冰芯研究的新方向.
  • 井哲帆, 姚檀栋, 王宁练
    冰川冻土. 2003, 25(3): 288-29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运动特征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冰川的基本性质,是冰川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40a来,我国冰川学者先后对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等部分冰川进行了冰川运动的观测研究[1~6],施雅风、黄茂桓等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的运动机理以及我国大陆型冰川运动的某些特征.这些分析观测的冰川类型均为山谷冰川或冰斗山谷冰川,而对冰帽型冰川的运动特征的观测分析甚少.
  • 冻土工程与物理
  • 赖远明, 张鲁新, 徐伟泽, 米隆
    冰川冻土. 2003, 25(3): 291-29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道渣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并对抛石路基和传统道渣路基在未来25a的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50cm的抛石厚度,片石直径为10cm,年温度较差30℃的情况下,在路基中心线y=-5m处,抛石路基下的冻土温度要比传统路基的温度低245℃,抛石路基有对其下面的冻土提供冷能的制冷作用,可以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 张立新, 韩文玉, 顾同欣
    冰川冻土. 2003, 25(3): 297-30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景电灌区为干寒气候,蒸发强烈,季节冻土发育,土壤地下水位以上非饱和带毛细作用发育,在地表蒸发作用下,通过毛细作用,地下水不断地向地表运动,导致大量盐分到达地表.虽然蒸发作用下的毛细水运动在土壤水分垂直运动中占绝对优势,但自上而下的季节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土壤中水盐重分布的影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冻融作用对水盐迁移驱动力和土壤结构等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冻融作用下水盐重分布的综合特征.
  • 程国栋, 马巍
    冰川冻土. 2003, 25(3): 303-30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9月2~4日在俄罗斯雅库茨克市召开了第五届冻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针对4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土的物理和力学、多年冻土区工程建筑物的建筑和应用问题、开发有用矿床中的冻土问题和道路建筑.通过此文将国际上的一些最新研究动态给予介绍,给从事寒区工程研究的工作者以借鉴.
  • 气候与水资源变化
  • 刘春蓁
    冰川冻土. 2003, 25(3): 309-3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顺德, 王彦国, 王进, 毛炜峄, 沈永平
    冰川冻土. 2003, 25(3): 315-32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河流域平原地区在近10a明显变暖,较明显的增湿出现在近20a,大部分平原地区近10a反而略有变干的迹象;20世纪90年代是流域山区近40a来最暖阶段,在天山南麓中西部山区和帕米尔高原一带90年代增湿幅度大,西昆仑山北坡一带近20a降水变化很小.塔里木河流域4条源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4.9×108m3(1957—1999年),年代际尺度上,50—80年代基本接近多年平均值,而90年代由于受山区增暖变湿影响,4条源流径流量达241.9×108m3,增幅7.6%.由于源流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粗放型农业,补给塔里木河源流条数减少,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区间耗水量严重,中下游水量来水量在近40a中持续减少,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蓝永超, 丁永建, 康尔泗, 张济世, 刘根生
    冰川冻土. 2003, 25(3): 321-32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年径流序列的长期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时间序列分析与随机离散过程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个用于黄河上游径流变化趋势超长期预测的时间序列Markov链耦合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兼具时间序列模型与Markov链模型的优点,既能预测总体趋势,又适合于波动性较大的随机序列变化.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目前正处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第5个枯水段的底部,未来10a内,黄河上游年径流量的变化将呈现一个震荡递增的趋势,但这期间的平均径流量仍将低于多年平均水平.
  • 徐影, 丁一汇, 赵宗慈
    冰川冻土. 2003, 25(3): 327-33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IPCCWG1第三次科学评估报告中给出的7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预测结果,分析了人类活动对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温室气体增加(GG)或温室气体与硫化物气溶胶(GS)增加,21世纪西北地区气温将可能平均变暖42~60℃·100a-1.降水的变化较为复杂,由于温室气体的影响,未来西北地区降水将增加;考虑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共同影响,则略有增加.模式平均结果表明,未来西北地区降水将可能增加15~39mm·100a-1.
  • 袁玉江, 何清, 穆桂金
    冰川冻土. 2003, 25(3): 331-33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天山山区近40a来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并与南疆、北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天山山区近40a来的夏季降水在干湿阶段、最干最湿年份、降水变化的周期方面均与南北疆有别;天山山区夏季降水空间上的同步性变化比南疆及北疆弱一些;天山山区近40a来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与北疆较为相近.新疆近40a来夏季降水最多的年代是90年代,天山山区偏多12%,南疆偏多25%,北疆偏多21%.
  • 杨青, 何清
    冰川冻土. 2003, 25(3): 336-34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近40a西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以阿克苏源流区、阿克苏灌区以及叶尔羌河灌区的14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1961—2000年)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灌区的气候变化及绿洲气候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区域的气温增高,降水增多,其中在源流地区降水增加幅度最大,而沙尘暴、浮尘和大风日数都有明显的下降.最后,讨论了气候变化与绿洲发展的关系.
  • 李燕
    冰川冻土. 2003, 25(3): 342-34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快,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河流各类洪水频繁发生,且呈现出峰高量大的特征.近40a来洪水灾害的频次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1987年以来,洪灾发生的频次增高,灾害损失成10倍增加.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天山中西部为主的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所致.
  • 寒区工程技术
  • 刘鸿绪, 朱广祥, 尹冬岭, 江守恒
    冰川冻土. 2003, 25(3): 347-3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野外原位观测发现,在北半球自然气温条件下,地表裸露、原状均质、冻胀性地基土的冻结过程中,冻结速率越大越有利于土的冻胀,即冻结速率与冻胀速率呈单值升函数规律.
  • 宋卫东, 宁建国
    冰川冻土. 2003, 25(3): 351-35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海冰作为浮在海水上的半无限大的平板,将海水的浮力作为弹性地基,把海冰与桩柱的作用力看作为集中力,海冰的破坏看作为集中力作用下的平板失稳问题,给出了冰排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压曲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海冰在桩柱作用下的临界载荷的表达式,为海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 王引生
    冰川冻土. 2003, 25(3): 355-35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3.0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清水河冻土加筋路堤试验段为例,对土工格栅在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原理及设计思路进行了叙述.通过对路基裂缝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土工格栅对加强路基整体稳的作用是肯定的.在多年冻土区路堤中,使用土工格栅加筋层对防止路堤纵向裂缝的产生、抑制横向寒冻裂缝具有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