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兰爱玉, 林战举, 范星文, 姚苗苗. 坡向对青藏高原土壤环境及植被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J]. 冰川冻土, 2023, 45(1): 42-53. |
[2] |
罗谨,王军邦,杨永胜,张光茹,祝景彬,贺慧丹,李英年. 1991—2015年三江源河曲高寒草甸干湿状况及牧草产量变化的气候归因研究[J]. 冰川冻土, 2021, 43(5): 1542-1550. |
[3] |
张宝贵, 赵宇婷, 刘晓娇, 刘敏, 张威, 陈拓, 刘光琇. 翻耕补播对青藏高原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冰川冻土, 2020, 42(3): 1027-1035. |
[4] |
张光茹, 张法伟, 杨永胜, 贺慧丹, 祝景彬, 罗谨, 王春雨, 罗方林, 王军邦, 李英年. 三江源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植被和土壤呼吸特征[J]. 冰川冻土, 2020, 42(2): 662-670. |
[5] |
王利辉, 何晓波, 丁永建. 青藏高原中部高寒草甸蒸散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冰川冻土, 2019, 41(4): 801-808. |
[6] |
张懿, 文小航, 王少影, 尚伦宇, 张宇. 玛曲高寒草甸夏季近地层微气象和CO2通量特征分析[J]. 冰川冻土, 2019, 41(1): 54-63. |
[7] |
张涛, 王根绪, 杨燕, 毛天旭.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差异性[J]. 冰川冻土, 2018, 40(6): 1255-1264. |
[8] |
罗雪萍, 阿的鲁骥, 字洪标, 杨有芳, 陈焱, 代迪, 王长庭.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积雪变化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18, 40(5): 1016-1027. |
[9] |
贺慧丹, 杨永胜, 祝景彬, 李红琴, 未亚西, 李英年. 季节性放牧对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植被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冰川冻土, 2017, 39(1): 130-139. |
[10] |
王增如, 王成, 董晓红, 高丙民. 环境因子影响下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间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16, 38(6): 1710-1717. |
[11] |
祝景彬, 李红琴, 贺慧丹, 毛绍娟, 李英年. 牧压梯度下海北高寒草甸土壤速效氮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冰川冻土, 2015, 37(6): 1660-1669. |
[12] |
岳广阳, 赵林, 王志伟, 邹德富, 张乐乐, 乔永平, 赵拥华, 牛丽. 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根系分布与活动层温度变化特征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15, 37(5): 1381-1387. |
[13] |
孙哲, 王一博, 刘国华, 高泽永.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土壤粒径分析[J]. 冰川冻土, 2015, 37(4): 980-990. |
[14] |
郭淑海, 杨国靖, 李清峰, 赵传成. 新疆阿克苏河上游高寒草甸蒸散发观测与估算[J]. 冰川冻土, 2015, 37(1): 241-248. |
[15] |
罗亚勇, 孟庆涛, 张静辉, 赵学勇, 秦彧.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土壤特性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14, 36(5): 1298-1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