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2-02-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杨大庆, 刘潮海, 王纯足, K.Elder, R.Kattelmann, С.Н.Ушнуруев, С.Чичаков
    冰川冻土. 1992, 14(1): 1-1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号冰川物质平衡花杆对断面雪深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积累量测量和计算的花杆-等值线法基本上能够反映冰川上积累的一般状况。网格测量-等值线法观测工作量大,计算精度高,能够准确描述冰川积累量的空间分布。因此,这种方法是评价花杆(雪尺)和雪坑资料的空间代表性以及选择物质平衡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有效手段。高度区间法观测工作量适中,计算简便,能够清晰地揭示积累量随高度的变化特征,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测点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 姚檀栋, J.Petit
    冰川冻土. 1992, 14(1): 11-1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东南极冰盖边缘(靠近法国冰川站)一冰芯的冰晶变化,并讨论了与冰晶相关的气候意义。对该冰芯的分析结果与附近其它冰芯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冰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冰晶在末次冰期的突变认为,气候条件不但影响冰晶生长速率,而且影响特定气候条件(如末次冰期)下的冰晶尺寸的变化。气候变化信息在冰盖边缘仍然保存这一事实说明,冰晶生长速率主要受冰面温度储存记忆影响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冰盖边缘。
  • 蓝永超, 王新民
    冰川冻土. 1992, 14(1): 18-2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岭回归分析是一种非线性的有偏估计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多变量回归计算,给出使岭估计的风险小于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条件,且具有预报功能。本文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龙羊峡水库春季融雪期各旬平均入库流量的预报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 张国威, 刘志辉, 商思臣, 霍勇
    冰川冻土. 1992, 14(1): 25-3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用水箱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和自适应修正预报模型,对新疆部分河流的日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其模型的适用条件和特点作了比较分析。根据新疆内陆干旱区河流的特点和产流特性,对融雪、蒸散发计算和模型结构作了改进。用改进后的模型,在乌鲁木齐河、头屯河、哈什河、布尔津河以及昆马力克河的日径流过程模拟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 刘俊峰
    冰川冻土. 1992, 14(1): 33-4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野外剖面观测及古地磁资料,将会宁黄土地层与兰州、洛川黄土地层进行对比。在孢粉分析的基础上,把该区约66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演变历史划分为13个阶段,并将其与深海沉积氧同位素阶段及冰期旋回进行了对比。约66万年以来,该地植被变化于温性针阔叶混交林与荒漠草原之间,气候变化于温暖半湿润-寒冷干旱之间。
  • 王绍令, 李位乾
    冰川冻土. 1992, 14(1): 45-54,4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第四纪地层及各类试验资料,重建本区第四纪以来古地理环境及演化过程。早更新世时为温、湿的森林草原环境;中更新世时气候从温、湿向冷、干演化,形成查哈西里冰期;晚更新世时气候继续变冷,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早期为哈拉滩冰期,中期为间冰期,晚期为布尔汉布达山冰期,期间经历了疏林草原-草原环境交替演化过程;全新世时处于冷、干的冰缘气候下的草原环境。
  • 王保来
    冰川冻土. 1992, 14(1): 55-6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冻土热状况的数学模拟表明,海岸后退使海底冻土在加拿大北极大陆架上广泛分布。尽管在厚度上海底冻土可与陆地冻土十分接近,但其温度,尤其浅层温度要比陆地冻土高3-4℃。海底200m以下的冻土温度受海水的影响甚小。该模型还揭示,沿北极海岸所测得的深孔地温曲线不适于研究气候变化。因为海水的热影响会掩盖气候变化的作用。
  • 乌尔坤, 叶玮, 陈显峰
    冰川冻土. 1992, 14(1): 63-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泰山第四纪期间曾广泛发生冰川作用,其中东山区古冰川遗迹保存较好。本文通过对西岔河矿区砂金矿的研究,认为古冰川作用与砂金矿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古冰川作用不仅产生了各种地貌形态,而且为后期砂金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吕儒仁, 高生淮
    冰川冻土. 1992, 14(1): 73-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螺沟冰川冰舌地段1976年以来发生过两次大的冰雪雨水泥石流。1989年7月8日和26日观景台西沟的泥石流通过1.7km长的冰面后,在冰川末端前形成一个5.5×104m3的扇形地;1976年8月长草坝3号冰川下部冰碛体边坡的两处滑坡泥石流在开阔地上扩散堆积后,达1317.8m3/s的泥石流和洪水下到冰川上。今后每年雨季还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泥石流,值得人们警惕。
  • 黄以职, 郭东信
    冰川冻土. 1992, 14(1): 87-90,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座落在岛状融区中的青藏高原沱沱河兵站楼房,由于跨年度施工,楼房各部位季节冻深和融化速度不一,引起不均匀下沉,致使墙体产生严重裂缝。岛状融区是工程地质环境敏感区。在太阳辐射强烈的青藏高原,现行建筑规范中房屋采暖对冻深的影响系数偏小,建议对北外墙中段和角端应比规范规定系数分别增大0.2和0.3。
  • 贺益贤, 黄以职
    冰川冻土. 1992, 14(1): 91-8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用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的地震仪测出的路心融化深度,与钻孔测温确定的融化深度相比,其解释误差小于7%。路基和涵洞横剖面的探测结果能反映出融化层变化的主要趋势。不同路堤高度的路基形成的融化横剖面均呈下凹形,而涵洞下形成的融化横剖面则是涵洞中心的融化深度小于两端洞口处的融化深度。因此,地震折射法将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修筑和稳定性研究提供一种简捷、可靠的探测手段。
  • 秦大河
    冰川冻土. 1992, 14(1): 91-9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9月18-22日,由SCAR(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组织的“南极洲全球变化研究专家工作组”在德国布莱梅港市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举行专家会议,就南极洲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今后国际南极研究围绕全球变化应采取的对策和研究方向进行讨论,达成了共识,完成了全球变化研究南极洲执行计划。应SCAR邀请,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我参加了专家工作组第三组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做一报道。
  • 杨大庆
    冰川冻土. 1992, 14(1): 95-9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1年11月27日至28日,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天山站)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举行。会议由天山站学术委员会主任施雅风教授主持,11名学术委员和冰川冻土研究所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天山站1991年度的工作汇报,重点在科学研究新进展和管理工作以及9月初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组织专家检查评议天山站的主要意见。另外,6项天山站基金课题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向学术委员会作阶段或总结学术报告。
  • 范云伟, 杨发怀
    冰川冻土. 1992, 14(1): 95-9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2.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国际冰川学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赞助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山地冰川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31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冰岛、瑞士、英国、挪威、苏联及中国等9个国家的49名科学家(其中国外代表26人,国内代表23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到会致开幕词,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出席了招待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