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1-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李培基
    冰川冻土. 1991, 13(3): 189-20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学家普遍认为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异常可能构成10年或更长尺度气候变化的支配因子,甚至导致一场大规模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已从CO2问题扩展到痕量气体问题。大气环流模式发展到能模拟瞬时非平衡态响应。海洋模式可以将热量向深海扩散和沿表层向极地输送,表层环流能够响应气候的变化。新近模拟表明,温室增温已接近可被探测出来的关键阶段。一二十年后增温将超出温度自然波动幅度。但是,现阶段还无法把温室效应从气候自然噪音中区分出来。所谓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存在的说法还仅仅是合乎逻辑的推断。
  • О.Н.索洛明娜, Н.Г.麦利尼科娃
    冰川冻土. 1991, 13(3): 201-2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树木年轮和对冰碛物系列的地衣测年资料恢复了图尔盖-阿克苏河谷近380年的气候变化曲线。在利用树木年轮资料和地农测年资料重建曲线时,既考虑了生物本身生长规律和气候因子的影响作用,又参考了冰碛物系列的特征。把重建曲线与现代气象台站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并对重建曲线进行了较正。研究表明,近几百年来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波动,峰值在1670,1720,1750,1770-1790和1830年左右,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降水量直线减少,冰川面积总的趋势在缩小。
  • 丁永建, 谢自楚
    冰川冻土. 1991, 13(3): 213-21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数学证明,当冰川处于零平衡状态时,冰川的平均总积累(或总消融)量等于此时平衡线处的总积累(或总消融)量。根据这一结果,探讨了利用气候因子计算冰川物质平衡的途径,提出了相对物质平衡的概念。相对物质平衡与物质平衡在判断冰川物质补给盈亏状况上具有同等的意义。
  • 康尔泗
    冰川冻土. 1991, 13(3): 219-22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号冰川冰面和冰侧排水道发育,部分融水流入冰裂隙和冰面融洞,经冰内、冰下水道流出冰川。根据盐示踪试验和扩散方程的计算,得出1号冰川冰内、冰下排水道较单一,冰川对融水的阻滞和贮存作用不强,而对融水的汇流作用过程较迅速的结论。
  • 朱守森
    冰川冻土. 1991, 13(3): 229-23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30年来1号冰川一直在后退,冰川径流60年代平水,70年代偏枯,80年代丰水。冰川径流丰枯变化不是由冰川进退变化引起的,二者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对气候滞后反应时间尺度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通过高低水年径流分析,揭示了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年径流变化特征。计算得到1号水文点5-9月气温升高1℃,水增量为9.86×105m3,1号冰川5-9月气温升高1℃,水增量为1.577×106m3
  • 马巍, 吴紫汪
    冰川冻土. 1991, 13(3): 237-24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考虑人工冻结竖井变形的各种主要因素,将冻土体看成是弹塑性材料,给出了工作面变形(底鼓)的半解析公式,同时运用此模型还可得到冻结壁超前位移和最大位移的半解析公式,并通过淮南潘三东风井的模拟计算,认为此方法是可行的。
  • 陈肖柏, А.Е.科特, 王雅卿, 盛煜
    冰川冻土. 1991, 13(3): 247-25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富水碳酸钙粉沫冻结时,将出现大量分凝冰,产生强的冻胀。试验结果经回归分析后得到下列有关方程:在封闭系统中,Tf=-5199.62W-3.274,R=-15.40+5.71 lnW;在开敞系统中,η=4.495Vf-1.109式中Tf,W,R,η及Vf分别为冻结温度、初始含水量、冻胀速率、冻胀率及冻结速率。控制其含水量,或在其中掺和抗冻剂,可以减经、甚至消除其冻胀敏感性。
  • 邱国庆
    冰川冻土. 1991, 13(3): 254-25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冻土研究所从1991年开始联合进行中亚高山冻土研究工作。苏方参加者有A.戈尔布诺夫、E.叶尔莫林和C.H.提特科夫等;中方参加者有邱国庆、曾仲巩、王淑娟、赵林、金会军等。1991年工作重点在苏联外伊犁阿拉套山,中国天格尔山和博格达山西段,进行了路线考察、钻探、电探和坑探工作。
  • 贺益贤
    冰川冻土. 1991, 13(3): 255-26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用电测深法探明新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南、北分布界限分别位于多玛以西30km、海拔4630m的沼泽地和大红柳滩以南10km、海拔4450m的谷地;甜水海湖盆区多年冻土厚度84m,地下冰厚度20m,有利于认识该区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
  • 朱国才, 韩建康, 梁素云, 高新生, 张万昌, 张永亮, 王晓军
    冰川冻土. 1991, 13(3): 261-26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ZXJ是设计钻探深度为200m的超轻型冰岩芯机械钻机。该钻机总重量130kg,其中动力钻头部分仅重11kg。设备总体三维体积不大于1.2×0.4×0.4m。切削时消耗功率200W。平均切削速度为8-10mm/s。1990年11月应用该钻在天山1号冰川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冰川透底钻探。在顶部40m,钻探进尺速度为5-6m/h,90m平均进尺速度为3m/h。实践证明,这种钻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运输便利、操作简单、钻探效率高、岩芯质量好等优点,适于在高寒地区冰川上开展冰岩芯钻取工作。
  •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91, 13(3): 267-2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日本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系著名气候学家吉野正敏教授为首组织的气候对环境与社会影响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ic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society,简称CIES),于1991年1月27日至2月1日在东京附近的科学城筑波举行,作者应邀并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旅费前往参加,收获颇丰,现简报如后。
  • 王保来
    冰川冻土. 1991, 13(3): 273-2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生及后生冰楔早已被人们所熟悉,最近又发现了第三种冰楔,称为反共生冰楔。在过去认为不会有冰楔活动的地区,发现了新生的和正在活动的冰楔。人们正在探讨冰楔的多级生长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冰皋研究的进展在于建立了冰核下水体与冰皋生存的关系,并为古气候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大块地下冰的成因机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埋藏的冰川冰和侵入-分凝冰。
  • 王保来
    冰川冻土. 1991, 13(3): 281-25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想到北极,人们眼前便浮现出一片遥远、寒冷,冬季黑暗,且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封锁区”。那么,在这片神奇的冻原上,加拿大北极地区包括冰川冻土在内的科研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呢?在北极条件下搞科学考察的情景又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