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1-05-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М. 久尔格洛夫
    冰川冻土. 1991, 13(2): 95-10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对物质平衡的高度结构分析着手,解释了山地冰川波动的原因和机制,引入了物质平衡形成过程多重性这一概念,总结了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的一般规律。认为物质平衡变化包含了两个过程,即随着绝对高度增大,Bs的变率在年物质平衡中的贡献减小,而Bw的变率在年平衡中的贡献增大。每一条冰川由于只占有高度区间的一部分,因而各条冰川物质平衡过程先后不同,较好地解释了同一系统内各条冰川对气候反应有极大差异这一重要冰川学问题。
  • В. Н. 米哈连科
    冰川冻土. 1991, 13(2): 107-1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顶冰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物质交换的区域特征。格里戈里耶夫平顶冰川所处的中天山地区,夏季固态降水量最大(约占年降水总量的80%),使冰川表面经常保持高的反射率,有利于4500m以上的冰川区不断收入物质。由于渗浸冻结成冰作用在夏季期间占有大的份额,融水不能全部变为径流,而部分补给了冰川。以附加冰形式保留在冰川上的融水份额,在消融期间的变化是,1987年7月前半月为57%,后半月为48%,8月前半月为11%。研究格里戈里耶夫冰川物质平衡形成过程,可由确定短时间间隔内的物质平衡各分量而获得。格里戈里耶夫冰川年物质平衡1986—1987年为+21.7g/cm2,1987—1988年为-29.1g/cm2
  • 秦大河
    冰川冻土. 1991, 13(2): 115-13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城湾及毗邻区海冰稳定性差,覆盖时间短。从结构、组构和物理特征来看,本区海冰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别。湾内的雪冰和冻结冰在海冰总厚度中所占比例倒置。海冰呈“双向”生长。枝晶现象并非冻结冰独具的特征。冻结冰晶体C轴组构为小圆环分布,雪冰和快速水成冰的亦非随机分布。尽管如此,本区海冰的盐度曲线及其变化与其他地区无明显差异。
  • 王绍令, 罗祥瑞, 郭鹏飞
    冰川冻土. 1991, 13(2): 131-14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东部边缘带,发育着片状、岛状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内多年冻土面积144000km2,占该区面积的61%。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受海拔控制,同时又呈现出纬向和经向地带性规律,平均纬度降低1°,多年冻土下界升高约130m。根据冻土平面分布的差异性,可将研究区分为四个冻土区。
  • 王宗太
    冰川冻土. 1991, 13(2): 141-146,15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亚洲大陆性气候区的附加冰的补给作用,随地形条件和积消特征而差别很大;冰体厚度深受冰床地形影响;冰面消融状况主要决定于小气候特征,并出现不吻合于大区域气候的现象;冰川温度依赖于冰面融水量及渗入特征;地形条件对冰川的稳定性影响甚大,并形成地形型稳定性冰川。
  • 孔繁业, 曾华烟, 吴水木
    冰川冻土. 1991, 13(2): 147-15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桂林一带分布较广的第四系亚粘土砾石层的成因和时代,前人做过不少工作,提出过诸如冰川堆积物等看法。我们在进行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时,有针对性地勘探剖面和测制人工露头剖面各两条。根据采集样品的差热、光谱、化学和孢粉分析,说明它的沉积环境是湿热的。根据堆积的展布和岩性特征,以及14C年代测定资料认为,这一套堆积物属第四系中更新统泥石流堆积,并非冰川和冰水堆积物。
  • 郭旭东, 严富华, 金增信
    冰川冻土. 1991, 13(2): 159-16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发现的若干古冰缘现象,北京西山可以划分为6次更新世冰缘期。在冰缘期期间,地表气温比现今低12—15℃;冬季固体降水量比现今大;多年冻土深度达-3—20m以上;自然环境为稀树草原或冻原。中国东部冰缘区南界达38°N。
  • 皇翠兰
    冰川冻土. 1991, 13(2): 168-16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蒸汽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最近几年来获得迅速发展。原子吸收仪不仅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准确度、精密度都很高,尤其适于低浓度测定,是分析微量元素的理想方法。原子吸收仪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可测元素达70多个。
  • 曾仲巩, 邱国庆
    冰川冻土. 1991, 13(2): 169-17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释1989年在乌鲁木齐河源地区完成的12个直流电测深曲线,得到以下一些结果:大西沟气象站附近(海拔3540m左右)多年冻土厚度为50—70m,空冰斗内(3870m左右)冻层厚度增大到90—100m。5号石冰川表现出高的电阻率,可能岩屑富含孔隙冰。1号冰川东北冰舌末端当年消融退缩的地段内含有接近2m厚的埋藏冰川冰,而在4—5年前形成的前碛中,埋藏冰川冰体已消融掉。
  • 赵林, 邱国庆
    冰川冻土. 1991, 13(2): 177-1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西沟气象站附近普遍埋藏的腐殖质土,如在89-1号坑揭露了三层,其形成年代为:第一层(地表)是201±59a B.P.;第二层是3211±74aB.P.;第三层是4301±96aBP.。多层埋藏腐殖质土的存在,说明地层在加积,多年冻土上限在上升,从而揭示气候在波动。
  • 苏珍, А. В. 奥尔洛夫
    冰川冻土. 1991, 13(2): 181-18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即四川盆地以西向高原过渡带大雪山脉的中段。区内山势南北延伸,山体高大雄伟,最高峰达7514m,是我国重要的季风海洋性冰川作用区。据蒲建辰冰川编目统计,区内有现代冰川74条,冰川面积255.1km2(图1)。 中苏联合贡嘎山冰川考察,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协议中的“亚洲中部雪冰资源及其实际利用的可能性”课题,提出两国联合考察研究青藏高原冰川。此项目计划五年完成,前三年偏重于野外考察,后两年着重进行室内分析和总结。中苏联合贡嘎山冰川考察是此次计划实施的第一年。这次考察的目的是阐明气候变化的自然过程,以预测环境的发展。考察的内容包括:分析季风补给型冰川作用及其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积雪-冰川体系的演化。
  • 易朝露, 明庆忠
    冰川冻土. 1991, 13(2): 185-1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雪岭位于云南省东川市以西约60km处,属于近南北向延伸的拱王山(亦称轿子山)的支脉。许多山峰高逾4000m,与其东面的小江谷地垂直,高差达3000m之巨。第四纪冰川主要作用在二叠系的玄武岩、石炭——二叠系的灰岩、华力西期的辉绿岩和辉长岩、寒武系的板岩等地段。雪岭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横断山区最东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也是我国大陆上最靠南的古冰川遗迹之一(图1)。
  • 李世杰, 李树德
    冰川冻土. 1991, 13(2): 187-18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1.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7年夏,中日西昆仑山科学考察期间,我们首次在西昆仑山南坡甜水海湖积平原和现代湖滨打了两个钻孔,所采样品经室内分析,获得了近5万年以来甜水海的古环境演变资料,填补了西昆仑山地区有关方面的科研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