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4-25
  

  • 全选
    |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 石 英;;;高学杰;吴佳;F. Giorgi;董文杰
    冰川冻土. 2010, 32(2): 215-22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 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所模拟的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未来积雪变化进行了分析. 检验了模式对当代(1961-1990年)积雪日数、积雪量、积雪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模拟,结果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对这些变量均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但模拟的积雪日数和积雪量偏多,积雪开始时间偏早,结束日期偏晚. 21世纪末(2071-2100年)在IPCC SRES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量将减少; 积雪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提前,但在各个地区表现也有所不同,并在个别地区出现相反的变化. 将中国区域分为东北、西北、青藏高原3个分区,结果显示: 各分区平均积雪量均为减少,积雪开始时间推后,而积雪结束时间则都将提前,其中, 青藏高原地区的变化最为显著.
  • 赵 林;;刘广岳;;焦克勤;;李 韧;;乔永平;;Chien-Lu Ping
    冰川冻土. 2010, 32(2): 223-23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多年冻土变化的研究, 对于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 天山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由多年冻土变化引起的植被土壤演化、水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1991以来河源区海拔3500 m左右的气温、降水、地温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河源区的活动层呈逐渐增厚趋势, 最大活动层厚度出现在2007年, 达到1.60 m, 较1992年增加了0.35 m; 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变化与河源区夏半年(5-10月)的水热状况密切相关, 活动层厚度随融化指数、夏半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多年冻土年变化深度由1993年的10 m增加到12 m左右; 年平均地温上升明显, 由1993年的-1.6 ℃上升到2008年的-1.0 ℃. 年变化层以下的温度, 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年均增温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推断长期持续的气候变暖是导致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升温的主要驱动力. 估算2008年的多年冻土下限深度约为86.8 m, 较1992年减小了7.7 m, 河源区多年冻土很可能正在发生自下而上的迅速退化.
  • 段克勤;洪健昌
    冰川冻土. 2010, 32(2): 231-23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Ox作为化石燃料燃烧的重要产物,在大气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重要的酸雨物质,它的最终产物是NO3. 为研究亚洲地区大气中NOx的变化历史,从喜马拉雅山中部达索普冰芯中恢复了1600-1997年期间降水中NO3- 的浓度变化. 结果表明: 工业革命以前,大气降水中NO3浓度变化较为平缓,在1600-1870年期间年平均NO3浓度保持在约50μL• m-3; 工业革命后,NO3 浓度开始增加,特别是1930年以后,伴随着人类活动排放的NOx持续增加,NO3平均浓度开始迅速增加,1970年以后NO3平均浓度达到了115μL•m-3,是工业革命前降水中NO3浓度的两倍多. 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NOx已影响到喜马拉雅山高山地带.
  • 赵 勇;崔彩霞;李红军
    冰川冻土. 2010, 32(2): 235-24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61-2006年全疆32个测雪站的逐日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北疆区域积雪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气候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积雪开始和结束时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地形高度变化引起的. 积雪开始时间以12a和6a左右的周期振荡为主,积雪结束时间则以5a和8a左右的周期振荡为主. 在不同海拔,积雪开始时间均呈偏晚趋势,积雪结束时间在较低海拔地区(≤1000m)呈偏晚趋势,而在较高海拔地区(1001~2000m)呈偏早趋势. 积雪开始时间相对结束时间的趋势变化更为显著. 积雪开始和结束时间和海拔关系密切, 积雪开始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前,积雪结束时间则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 曹 泊;潘保田;高红山;姜少飞;张 忱;上官冬辉;王 杰;郭万钦;许君利
    冰川冻土. 2010, 32(2): 242-24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72年绘制的地形图, 1994年Landsat TM 遥感影像, 2000年中巴遥感影像和2007年获取的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解译对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冰川进行研究, 分别得到1972年, 1994年, 2000年和2007年冷龙岭区冰川边界并绘制冰川边界图, 进而分析了该区近年来的冰川变化. 结果表明:1972-2007 年近35a以来冷龙岭冰川全部处于退缩状态, 有27条冰川消失, 冰川面积减少了23.6%; 有后期加速趋势的特征, 南坡比北坡退缩幅度要大.
  • 韩春坛;陈仁升;;刘俊峰;;阳 勇;;卿文武;
    冰川冻土. 2010, 32(2): 249-2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在水文循环中是截然不同的,当前大多数水文模型采用临界气温法来分离降雨和降雪,但这个临界值是用户自定的,没有统一的临界值. 根据1961-1979年全国643个基本和基准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1980年以后数据库中未标记降水形态而无法应用)来统计降雨和降雪的临界气温值. 选取单站降雨和降雪均为98.5%的保证率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值,作为固液降水分离的临界气温值,绘制我国范围的临界气温等值线图. 同时,引进月固态降水比率分离法,判断流域内某月是否有固态降水,固态降水量多少,但该方法易受站点分布的影响.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辅助.
  • 谯程骏;何晓波;叶柏生
    冰川冻土. 2010, 32(2): 257-26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度日模型通过正积温将冰雪消融和气温有效的联系到一起,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是度日因子,即为正积温对应时段内的消融量. 根据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冰川2008年的实测资料,计算得到夏季消融期内冰川上的度日因子,并分析其空间变化规律. 雪度日因子平均值为8.5mm•-1•d-1,大冬克玛底冰川雪冰混融度日因子和冰度日因子从海拔5330m到5520m分别为4.5-9.6mm•-1•d-1和8.7-11.6mm•-1•d-1;小冬克玛底雪冰混融度日因子和冰度日因子从海拔5460m到5710m分别为4.4-14.6mm•-1•d-1和9.9-16.1mm•-1•d-1. 度日因子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可能是随海拔增加,温度降低而太阳辐射增强所致. 局地气候,地形等其它因素也使得度日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差异.
  • 崔玉环;叶柏生;王 杰;刘友存;井哲帆
    冰川冻土. 2010, 32(2): 265-27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度日模型是估算冰川消融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度日因子是该模型的重要参数,反映了单位正积温产生的冰雪消融量,其时空变化特征对不同模型模拟冰雪消融过程的精度有较大影响.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22a的物质平衡花杆观测资料和大西沟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冰川度日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融雪度日因子年际变化不大,融冰度日因子随年际变化有增加趋势,且这种增加趋势在冰川中下部要比冰川上部明显;空间尺度上,随海拔升高,度日因子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2004年与1983-1989年相比,1号冰川东、西支夏季物质平衡变化量分别为-240mm和-290mm,其中气候变化直接引起的变化量为-206mm和-175mm.
  • 周德成;罗格平;尹昌应;;许文强;冯异星
    冰川冻土. 2010, 32(2): 275-28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干旱区跨境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薄弱、无法满足环境变化评价的问题,选择西天山跨越吉尔吉斯斯坦国和中国的阿克苏河流域为研究区,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获取了近50a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并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对该流域LUCC的过程、趋势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变化从前期(1960-1990年)的准平衡状态转变为后期(1990-2008年)的不平衡状态,土地类型也呈现出从双向转换向单向转换过渡,且不同类型差异较大;流域后期LUCC的速度是前期的2.1倍,其中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最快而沼泽地和盐碱地减少最快,草地变化速度最小. 流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且流域下游绿洲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其变化较大. 政策调整、人类活动增强、气候变化以及径流变化是LUCC的主要驱动因子.
  • 李雪梅;姜逢清;李兰海;王桂钢;韦炳干;
    冰川冻土. 2010, 32(2): 285-29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塔里木河北源及干流区12个代表气象站1959-2004年的年降水系列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平滑方法和Morlet小波功率谱等分析方法,对比塔里木河北源与其干流两个不同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与多尺度特征. 趋势分析表明: 近46a来,两区域年降水都存在增加的趋势,但北源区增加的幅度要明显大于干流区;两个区域在1986年前后,降水增加更趋明显. 多尺度分析显示,两区域年降水存在集中于2~8a尺度带上的显著周期. 其中,北源区域年降水尺度较为分散,大部分站点年降水集中在在2~4a尺度带上,准5a~准8a尺度上也有少量分布;干流区域则主要集中于准3a尺度上. 另外,由于时间序列长度的限制和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区域部分站点检测出的16a以上的年代际尺度不显著.
  • 白庆梅;田文寿;冯兆东;王澄海;靳立亚
    冰川冻土. 2010, 32(2): 295-30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ERA 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 结果表明: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剔除季节变化的水汽、降水与三个大洋暖池(WPWP、EIOWP和EP)区在南北纬10o之间区域水汽、海温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中, 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东印度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最好,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次之,与El Nino1+2区的相关性较弱;El Nino区越靠近中太平洋,亚洲干旱区与El Nino区水汽的相关性就越强.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夏季的降水与EIOWP1、WPWP1/2和EP三个大洋暖池四季的海温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对EIOWP1的海温变化响应最快(降水变化延后海温变化1~3月),对WPWP1/2区海温变化的响应最慢(延迟4个月). 就季节尺度而言,在El Nino年冬季和La Nina年的夏季,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都比常年偏多. 近年来由于西风减弱和印度季风的增强,使得更多的印度季风区和东亚季风区水汽被输送到亚洲干旱/半干旱区,是干旱区上空水汽增加,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
  • 李茂善;胡泽勇;马伟强;孙方林;谷良雷;高洪春
    冰川冻土. 2010, 32(2): 309-31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黑河流域上游阿柔观测站2008年6月10日至7月13日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方差和湍流谱的统计特征以及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 结果表明:黑河流域无量纲化三维风速、温度和湿度方差与稳定度的关系满足Monin-Obukov相似理论;湍流能谱基本符合Monin-Obukov相似理论,但个别能谱在某些频段存在谱隙,近地层湍流输送由于局地山谷地形影响出现大气湍流的非均匀和各向异性. 夏季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感热通量在夜间有明显向下输送的特点.
  • 胡 恩;易朝路;李艳军
    冰川冻土. 2010, 32(2): 316-32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后差分GPS方法对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河谷中时期的冰碛地貌进行实地测量与研究,结合该河谷数值年代,得到时间序列上关于各期次冰碛地貌终碛垄的平面面积、表面面积、体积等参数:基龙寺终碛平面面积、表面面积以及体积分别为1.53×106m2、1.90×106m2和1.98×108m2;绒布寺终碛为1.03×106m2、1.24×106m2和0.82×108m3;绒布德新冰期终碛为1.72×106m2、2.0×106m2和1.98×108m2;小冰期终碛及现代表碛为2.43×106m2、2.60×106m2和1.69×108m2. 对比分析认为:河谷地形差异是控制绒布河谷冰碛地貌表面形态的主要因素,冰碛地貌形成过程中冰川退缩方式以及形成以后所遭受的流水切割、搬运等外力作用是影响冰碛垄规模大小差异的基本原因. 受局地小气候差异影响,同期次侧碛表现出形态特征的不对称性:新冰期东坡侧碛坡度值大于西坡侧碛,前者为30.7°~46°,后者为30.7°~37.9°,另外在东坡侧碛发育有冰碛土柱,西坡侧碛未见分布.
  • 寒区科学与技术
  • 牛富俊;徐志英;葛建军;冯文杰;刘 华
    冰川冻土. 2010, 32(2): 325-33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阳辐射是导致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遮挡了太阳直接辐射后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基于青藏铁路冻土区遮阳棚路基试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了遮阳棚内外的气温差异和路基地温特征. 结果表明:遮阳棚能够降低棚内气温,监测期间棚内年平均气温低于天然条件下平均气温值0.6℃;监测期内天然条件下近地表0.1~0.3m范围的气温高于1.0m以上气温近1℃,但在棚体内部仅相差约0.3℃;日最高气温值在棚体内外的单日差值达6.0℃,平均气温值在地面0.1m高度处相差4.2℃,1.5m高度处相差2.1℃;在遮阳棚的作用下,棚体内部及附近土体地温有所降低,且多年冻土上限有一定的抬升,抬升最大幅度达1.0m. 监测结果显示了遮阳棚对于保护路基下冻土的良好效果.
  • 李靖波;赵爱国;杨玉贵;董元宏
    冰川冻土. 2010, 32(2): 335-34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块石通风路基是青藏铁路建设中保护多年冻土的主要措施,准确地描述空气在块石中的流动是块碎石路基冷却效应数值分析的首要问题.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块石层内部渗流速度和压力梯度的关系, 试验中块石的平均粒径为12.5 cm,孔隙率为0.487,风速和压力差数据是在不同的风机转速下测得.结果表明:块石层内空气渗流速度随压力梯度增大而增大,压力梯度与渗流速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基于Forchheimer方程,利用试验数据获得了块石层的渗透率和惯性阻力系数. 这些结果可为各种块石结构路基降温效果的数值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 林战举;牛富俊;葛建军;王 平;董元宏
    冰川冻土. 2010, 32(2): 341-3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多年冻土区热融湖的发育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日益显著.以北麓河地区的一典型热融湖为例,通过对湖岸坍塌及年地温变化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热融湖湖岸逐年坍塌,坍塌主要发生在靠近铁路一侧厚层地下冰发育区域,年平均坍塌宽度大约为0.5m,湖心下原约83.0m多年冻土已全部融化. 根据210Pb测年,估算该热融湖形成于约890aBP前. 在热融湖的影响下,湖心至路基坡脚天然孔之间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及多年冻土厚度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湖近岸多年冻土上限深度比路基坡脚天然孔多年冻土上限深约0.65m,湖边多年冻土厚度也比路基坡脚天然孔多年冻土厚度薄约60m;湖心至路基坡脚天然孔之间土层在水平方向形成明显的地温差异,在相同深度,湖心下土层地温年平均值比天然孔地温年平均值高5.0℃左右. 热融湖作为热量的载体,以二维热传导方式将热量向其周围传递,导致附近多年冻土温度升高,热稳定性降低.

  • 田怀植;王大雁;马巍;关辉
    冰川冻土. 2010, 32(2): 351-35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等压固结的方法将深部粘土在室内恢复至其原始地压状态,研究高压力作用下形成冻土在径向卸载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强度特征.结果表明:经等压固结再冻结的粘土试样在整个径向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行为属于典型的粘-塑性破坏类型, 其三轴屈服强度与初始围压无关, 而随冻土温度的降低呈现线性增大的趋势. 卸载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行为符合修正后的Duncan-Chang模型.
  • 杨思忠;金会军;于少朋;陈友昌;郝加权;翟正元
    冰川冻土. 2010, 32(2): 358-36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俄输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全长约965km,其中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约441 km. 管道将穿越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和松嫩平原的北部. 沿线地形复杂,冻土类型及分布情况复杂. 该区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寒温带森林、冻土湿地分布地区,冻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管道建设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沿线植被、冻土、湿地、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要素. 分析了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区主要的冻土环境特征,工程地质和环境风险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由于冻土区管道在商业运行的初期和后期,发生各类泄漏事故的几率较高. 因此,中俄输油管道还需准备应急预案和措施.
  • 寒旱区水文学
  • 刘伟刚;任贾文;秦 翔;刘景时;康世昌;崔晓庆;王强
    冰川冻土. 2010, 32(2): 367-3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珠穆朗玛峰峰绒布冰川强消融期6月的日径流资料可知,由于绒布冰川末端冰湖较为发育、冰川面积较大,冰川末端水文站显示白天流量小于晚上流量,冰川储水性较强. 最大流量出现时间滞后於最高气温(消融最强)时间9~14h. 随着消融强度增大,冰川排水系统发育越来越完善,滞后时间缩短. 据2005年定日县气象站无降水日日平均气温资料和同期珠穆朗玛峰绒布河日均径流量,获得气温驱动下绒布河日均径流量表达式;利用1959年珠峰科考时一个水文年中无降水日绒布河日均流量资料和同期定日县气象站日均气温检验该表达式表明,该表达式在利用定日无降水日日均气温模拟绒布河径流量时表现较好. 绒布河的径流可分割成两部分: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 根据1959年降水驱动产生的流量,得出降水对河流补给贡献率为19.2%,冰川融水补给率为80.8%.
  • 王双合;胡兴林;赵治文;陈颂平;王 静
    冰川冻土. 2010, 32(2): 373-3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甘肃省108条主要河流、128个监测站点近60a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全省河流按天然水化学特征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甘肃河流的天然水化学分布状况可根据主要离子浓度接近、水化学类型趋同原则, 划分为祁连山区、甘南高原区、黄土高原干旱区、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和陇南湿润区5大区域;全省河流加权平均的主要离子浓度整体略高于全黄河流域均值,但明显高于全长江流域均值. 主要离子中Cl-、Na+的空间变异性最大,而HCO3-、Ca2+空间变异性最小,SO42- 、Mg2+居中;主导水化学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深,各主要离子与径流深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径流深<120mm相关性最为显著,径流深>120mm相关性减弱,优势离子在径流深5~46mm区间内根据径流深的变化而转换,表现出随径流深变化的规律性.
  • 尹义星;许有鹏;陈 莹
    冰川冻土. 2010, 32(2): 381-38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太湖流域1950-2003年近50a来洪旱灾害等级序列及相应气候指数,采用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流域洪旱灾害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 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在20世纪80、90年代洪灾加剧,原因在于东亚夏季风在70年代末以来呈减弱的趋势,使梅雨期长度和雨量增加. 近50a太湖流域洪旱灾害频谱结构发生变化,从以年代际振荡成分为主减弱为以年际变化为主,即变化周期在逐渐变小,同时东亚夏季风指数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域洪旱灾害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联系,在70年代以后强于70年代以前,二者反位相关系以1975-1985年左右最为显著.
  • 毛德华;邹 君;李 杰;李景保;金菊良
    冰川冻土. 2010, 32(2): 389-39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多数易损性评价方法, 都需先定分级标准,且评价结果等级分辩率较粗. 权重的确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权重值因人而异,导致评价结果存在差异. 投影寻踪方法(PP方法),可以克服以上的不足.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可以解决PP方法计算量很大的问题. 运用改进的遗传投影寻踪法,选择5个典型指标对湖南省洞庭湖区30个堤垸洪灾易损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影响洞庭湖区洪涝易损性的主要因素是险堤长占总堤长的比例、控制点堤顶高程与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差额. 洞庭湖区洪涝易损性总体程度较高且无明显地区差异;重点堤垸与蓄洪堤垸易损性程度差异较大,前轻后重;易损性程度呈现出堤垸平均规模越小、易损性程度越高的规律. 同时,与基于因素成对比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表明PP方法客观可靠,表征信息丰富,结果合理,具有有效性和通用性.
  • 陈 昊;南卓铜
    冰川冻土. 2010, 32(2): 397-40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文模型是人们认识水文循环过程,进行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管理事务中,针对具体的预报和决策目标,需要根据研究区本身特征、各类数据现状,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水文模型. 详细分析水文模型选择的必要性及其在水文建模及模型应用中的地位,在回顾水文模型选择研究现状基础上,总结水文模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对各种水文模型选择方法进行分类,进而明确提出水文模型选择的概念,最后提出基于知识、水文模型特性及数据资料等相结合的综合水文模型智能选择框架,探讨水文模型选择的发展趋势.
  • 寒旱区生态与环境
  • 陈生云;赵 林;秦大河;岳广阳;李元寿;赵拥华;
    冰川冻土. 2010, 32(2): 405-41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3种高寒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样地,并结合附近活动层观测场环境因子数据,定量分析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各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对总生物量的贡献率最大,而地下生物量在0~10cm集中分布;对于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各因子影响程度大小次序为:土壤盐分>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而对地上生物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土壤盐分>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同生物量存在负相关关系. 同时,伴随多年冻土退化,活动层表层不同深度(10~50cm)土壤温度明显升高,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盐分不断增加,从而使高寒草地植被类型出现由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至高寒草原的逆向演替过程,群落总盖度及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
  • 李红梅;马玉寿;白彦芳
    冰川冻土. 2010, 32(2): 414-42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青海省1961-2007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以198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段,用综合顺序分类法划分1961-1987年时段和1988-2007年时段青海省植被类型;依据CO2倍增时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量,模拟了未来气候条件下,CO2倍增时青海省植被类型的演变趋势. 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每个阶段的植被类型都是朝着暖干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气候暖干化的发展,植被类型逐渐减少.
  • 满苏尔&#;沙比提;胡江玲
    冰川冻土. 2010, 32(2): 422-42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实际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特征对天然植被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研究区近10a间地下水位及水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位约下降了1m左右,地下水矿化度平均降低0.54g•c1,地下水变淡与地下水水位下降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渭干河-库车河冲积扇下部荒漠区矿化度较大,地表积盐,地下水水质成为天然植被的限制因素. 由于防治土壤盐渍化,灌溉排泻地下水,在绿洲区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以及河水对地下水补给不断减少等原因,造成三角洲下部绿洲外围荒漠区的地下水位逐渐下降,致使绿洲周边天然灌丛及草本植物的衰退.
  • 杨涛;勾晓华;李颖俊;彭剑锋
    冰川冻土. 2010, 32(2): 429-43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焦文献;徐中民
    冰川冻土. 2010, 32(2): 438-44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21世纪环境问题范围的扩大和严重性的恶化,人们需要建立集成模型分析、描绘自然和人类系统之间复杂的过程,辨析人文因素的作用. 对于人文因素作用的集成评价和模拟,既有全球尺度的模型,还包括环境问题的局地和区域模型.回顾和评述了国际上的一些常用集成模拟模型,在分析这些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来集成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模块化、分等级的模型结构可以简化集成模型的建立过程,自然和社会过程的耦合是集成研究的焦点内容.

  • 论文
  • 冰川冻土. 2010, 32(2): 444-44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10.00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