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8-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秦大河
    冰川冻土. 1987, 9(3): 190-20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雪的密实化过程中雪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将其划分为暖型、冷型和交替型三种类型,并认为具有明显的地理地带性特征,暖型密实化作用区分布在南极冰盖边缘、年平均温度介于-10—-15℃的地区,并伴有此温度作用下雪的若干性质;冷型密实化作用区占据了内陆广袤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25℃;交替型密实化作用区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 M. 库勒
    冰川冻土. 1987, 9(3): 207-2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类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在一定的景观条件下,雪线的位置决定地形结构,因而也决定冰川作用类型。根据特征地形参数有可能对冰川进行分类。 作者提出一种计算图,它同雪线确定法相结合,能判定不久以前的冰川和现代冰川的特征坡度关系(Kuhle,1985a)。以阿列奇冰川为例来说明这一方法(图1和图2)。其中,中值高度(即少妇峰4158m的最高峰值与1503m的冰川末端值的数学平均)以上各支冰川顶点(只算顶峰)的平均值视作冰川积累区的上限。效仿霍费尔(V.Höfer,1879)的方法,将积累区的平均上限(3875m)与冰川末端高度(1503m)进行数学平均,求出数学雪线(S(m)=2689m)。沿冰川流动方向,从S(m)点量到积累区最高点(只到积累区平均上限),取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作为水平距离(b)。若是复合型冰川,水平距离则要对每主要支冰川逐一进行计算。以同样的方法算出冰川末端到S(m)的水平距离(e)。用正切关系式,不难从水平和垂直距离求出倾角αδ(图2)。作者计算了地球上12个不同山区的223条冰川的α和δ值,并点绘成分布图(图3)。 为了使数值分类具有现象学特点,即概念上易被接受,分类仍采用施奈德述语(Schneider,1962)。冰川的分布情况表明,数值分类法给出一种有意义的冰川分类。其思路如图3所示。明显可见,各别现象类型明显地构成固定的冰川群,群间有搭接。
  • J.W.格林
    冰川冻土. 1987, 9(3): 215-22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的固态——冰,是人们了解和研究得最多的固体,但它仍有许多有趣的物理问题没有得到最后答案。从几方面来看,冰是一种不寻常的固体。它的固态密度小于液态密度,这样的物质为数不多。
  • 童长江, 程恩远
    冰川冻土. 1987, 9(3): 221-22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庆地区采取了千余个季节冻土的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融化压缩试验。依据使用特点,试验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先融化后压缩,二是融化与压缩同时进行。试验表明,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之间的融化压缩特性具有良好的共性关系,但它们之间亦有一些差异,工程设计选值时应予足够的注意。
  • 王曼华
    冰川冻土. 1987, 9(3): 229-23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5个地点孢粉分析,东北平原距今1.1—6万年的晚更新世晚期气候有三次波动,前后两期冷干,中期湿润。同时,将东北划分为三个植被区,即以森林植被为主的三江平原区和下辽河平原区,其冰盛期的降温幅度分别为7.6℃和5.4℃;以草原植被为主的松嫩平原区,其降温为6.9℃。
  • 张兴, 李荫荣, 宋征远
    冰川冻土. 1987, 9(3): 239-2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集包括《吉林省标准冻深Z0等值线图》、《积雪影响系数β等值线图》、《天然积雪条件下冻深Cr等值线图》和《吉林省寒季历时分区图》4幅,反映区域内季节冻土冻深值的空间分布及其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动态变化,并用辅助图表可以确定不同地理分区中冻深值因纬度和海拔变化产生的定量差异。
  • 方小敏, 牟昀智, 奚晓霞
    冰川冻土. 1987, 9(3): 251-2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衔山南麓混杂堆积物的石英砂扫描电镜观察揭示,颗粒表面有密集分布的贝壳状断口、“V”形坑、断块等,且有不规则的棱角状外形,部分颗粒出现擦痕和水下磨光面,表面化学溶蚀和沉淀析出现象不发育,属泥石流成因,反映温暖干凉的沉积环境。
  • 贾名超, 苑福, 程国栋
    冰川冻土. 1987, 9(3): 257-26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3年在中国东北的北纬50°32′、东经121°29′的伊图里河首次发现冰楔。这些冰楔可能为不活动冰楔。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冰楔,也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发现的纬度最靠南的冰楔。
  • 张志忠, 王文悌
    冰川冻土. 1987, 9(3): 261-26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雪檐雪崩是天山独库公路主要的雪崩类型之一。笔者于1983—1984年度运用应变圆法对雪檐内部应力变化作了对比观测,按均匀变形理论进行了应力计算,分析了雪檐内部主应变、主应变速度和最大剪应变与气温、雪檐所在位置坡度及朝向的关系,对雪檐雪崩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 张园
    冰川冻土. 1987, 9(3): 266-26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中国和日本科学家联合对我国西昆仑冰川首次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双方队员已于5月15日从兰州陆续出发进入考察地区。
  • 隋铁龄, 那文杰
    冰川冻土. 1987, 9(3): 267-2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用于挡墙上的水平冻胀力是季节冻土区挡土墙设计的主要荷载。本文介绍哈尔滨郊区万家冻土试验场全约束状态的层迭对顶式模型挡土墙的设计及用荷重传感器、静态应变仪测试挡墙水平冻胀力的方法。
  • 顾佩, 卜觉英
    冰川冻土. 1987, 9(3): 273-27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概述了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山等区域冰川分布图的编制,着重考虑了制图资料的选择,比例尺的确定,冰川专题要素与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以及制图综合等。为提高冰川分布图的质量和精度,适应国际冰川编目原则和准确反映我国冰川分布特征及规律,作了有益的尝试。
  • 邱国庆, 李吉均, 冯兆东
    冰川冻土. 1987, 9(3): 279-28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去年5月,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学术讨论会,祝贺北美冻土学和冰缘地质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阿尔伯特·林肯·华斯本75岁寿辰。
  • 冰川冻土. 1987, 9(3): 286-2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7.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根据《会章》规定,第二届理事会任期已满,因此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以会员通讯选举的方式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并于今年三月二十八日正式上任。第三届理事会由37人组成,其中24人为上届留任理事,13人为新当选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