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6-02-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徐敩祖, J.L. 奥利奋特, A.R. 泰斯
    冰川冻土. 1985, 7(1): 1-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土水体系中的水分迁移是由于该体系中的水处于不平衡状态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状态是由许多力,包括物理、物理化学、力学和水分迁移期间产生的其它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重力水之外,土中各种水都受到土矿物颗粒表面能的作用,或者说受到毛细力和吸附力的作用。
  • 王绍令, 张维信
    冰川冻土. 1985, 7(1): 15-2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随着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楚玛尔河高平原清水河地区发现了较完整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湖滨相地层。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地层系统采样进行了C14年代测定、孢粉分析、土的矿物成分、含盐量、水和冰的化学成分分析及X光衍射测定。本文基于前人的工作并根据上述分析资料及地层的沉积特征试图恢复清水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的变化,并着重探讨其多年冻土的演化过程。
  • 孙作哲, 陈要武, 尤根祥, 韩建康
    冰川冻土. 1985, 7(1): 27-4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于天山中部喀拉乌成山脉北坡的乌鲁木齐河源,是一条冰斗-山谷冰川。全长2.33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由东、西两支冰川组成。冰斗后壁最高峰海拔4483.6米,冰舌末端3734米。冰面较为平整、洁白,裂隙不甚发育。 1号冰川的运动观测开始于1959年。1962年张长庆对前三年的运动资料进行了总结。1973年8-9月王文颖对该冰川的15个流速点作了短期观测,并和1962年的运动状况作了对比。本文在1980年以来两年多的冰川运动进行观测的基础上,应用冰川学的基本理论,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1号冰川的运动特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 韩建康, 陈晓梅, 孙作哲
    冰川冻土. 1985, 7(1): 41-4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运动研究中,在注意运动速度时空分布特点的同时,人们更注意研究冰川的应变率分布状况。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揭示冰体流动速度的变化特点,表明速度的变化梯度,以及速度变化的动力学原因,而且能把流动速度的分布与冰川表面形态、槽谷形状等影响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通过对应变率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它与冰川物质平衡等的关系。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面应变率的研究,就是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开展的。
  • 曾群柱
    冰川冻土. 1985, 7(1): 50-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国际冰川协会秘书处通知,第二届冰川遥感学术会议将于1986年9月6-1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同时举行国际冰川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会。
  • 李树德, 童伯良, 张廷军
    冰川冻土. 1985, 7(1): 51-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泰山脉横亘于中苏蒙三国边境。我国阿尔泰山属该山脉的中段和西段,由一系列走向北西-东南的断块山地所组成。地势从西南向北东呈带状逐次升高,地貌上呈现出平原、低山、中山及高山。西南部海拔高度一般1000-3500米,北部最高峰──友谊峰4374米。
  • 张廷军, 童伯良, 李树德
    冰川冻土. 1985, 7(1): 57-6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冻土是岩石经过地表与大气圈之间热交换的产物,在这种交换过程中,各种地质地理因素都不同程度地促进或削弱了多年冻土的形成和退化。季节性积雪在空间上位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在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地表散热时期。因此,它在气-地热交换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多年冻土的形成、退化及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
  • 曹继业
    冰川冻土. 1985, 7(1): 65-7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部在祁连山中、东段(东经98°-102°,北纬37°20′-39°20′,总面积为23900平方公里)进行了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评价地下水天然资源,为该区四化建设服务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 姜忠
    冰川冻土. 1985, 7(1): 77-8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藏公路线上,在可可西里山中的一个山间盆地边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3°10′,与北纬35°16′的交汇处,海拔4600多米。据当地气象站资料,1971-1980年年平均气温为-5.4℃,气温极值最高达22.4℃,最低-33.1℃。年平均降水量为259.4毫米,蒸发量1421.4毫米,相对湿度57.6%,是多年冻土地区。 笔者有幸于1972年随钻机去五道梁打供水井,在打井过程中,进行了确定冻土层下限的工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
  • 陈肖柏
    冰川冻土. 1985, 7(1): 82-8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会议定于1985年8月5-7日在日本国札幌市举行,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所长木下诚一担任东道国组织委员会主席,福田正已博士担任会议秘书长。
  • 杨海蓉
    冰川冻土. 1985, 7(1): 83-8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多年冻土地区的青藏公路、东北铁路的运营调查以及国外资料介绍,对多年冻土地区修筑的路基来说,最多而且最危险的是路基在夏季不断地发生融化下沉和边坡滑塌等现象,影响地基的稳定。为此,必须将路基基底与边坡上的人为上限控制在指定的深度范围内。例如,对路堑可回填一定厚度的土石,对路堤可由填筑一定的高度来保证。
  • 冯兆东, 秦大河
    冰川冻土. 1985, 7(1): 89-9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人们对冰川沉积物仍是朦胧不清的。四十年代以后,学者们不仅进行了大量冰碛地层学的研究,而且对冰碛的某些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未超出“杂乱无章”的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冰碛的多变性和多成因性。六十年代后,人们已充分意识到成因对其性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主要根据各类冰碛的特征,作出了其成因的理论推测。
  • 宋明琨
    冰川冻土. 1985, 7(1): 98-9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5.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组成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冰川组,围绕研究横断山区现代冰川之基本特征,先后有三十多名冰川工作者,自1981年6月至1983年8月,对横断山区的玉龙山、白芒雪山、梅丽雪山、雪宝顶、雀儿山等山脉的现代冰川进行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