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1000-0240
CN 62-1072/P
RSS服务
|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出版伦理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1984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5-11-25
全选
|
研究论文
Select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若干关系
张祥松, 孙作哲, 张金华, 康兴成
冰川冻土. 1984, 6(4): 1-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变化是现代冰川学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早在1773年,J.Walcher就提出了冰川变化与天气状况紧密有关的假设
[1]
。
Select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频率响应特性的计算与分析
王文悌, 刘宗香
冰川冻土. 1984, 6(4): 13-2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气候的变化造成了冰川的发展和衰退。人们对于冰川的考察,往往希望知道气候是如何影响着冰川,即冰川对气候如何响应。自从Nye的五篇文章
[1-5]
发表后,冰川频率响应特性理论得到广泛的重视。
Select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与气候相互关系的研究
张金华, 王晓军, 李军
冰川冻土. 1984, 6(4): 25-3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下称为1号冰川)物质平衡,谢自楚、张金华等先后作过研究
[1、2]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近三年(1979—1982年)的资料,并利用距1号冰川2.5公里,海拔高度3588.6米的天山气象站资料(1958年9月—1982年8月),试图讨论二十四年来1号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Select
我国西部高原冻土地区气温的估算
王清逸, 程国栋
冰川冻土. 1984, 6(4): 37-4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多年冻土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除大、小兴安岭外,几乎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个地区地域辽阔,海拔高度差异大,而气象台站却很少。在冻土、冰川、气候、生物研究及农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知道高山、高原地区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温度状况,因而进行这些地区的气温估算越发显得重要。
Select
美国冻土工程代表团访问兰州冰川冻土所
顾钟炜
冰川冻土. 1984, 6(4): 48-4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铁道部邀请,以美国冻土协会主席布朗博士和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裴韦博士为首的美国冻土工程代表团一行15人,于1984年7月15日至8月1日来国访问。他们先后访问和参观了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牙克石林业勘测设计院、齐齐哈尔铁路科研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和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场考察了大兴安岭牙林铁路沿线的多年冻土和冻土观测站。
Select
青藏公路沿线的多边形-脉构造及其古气候意义
梁凤仙, 程国栋
冰川冻土. 1984, 6(4): 49-6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藏公路沿线的多边形-脉构造有着广泛的分布(图1),但对这些构造的属性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原生土脉
[1]
,有的则认为是冰楔假型
[2]
。本文试图对青藏公路沿线的各种多边形-脉构造作更进一步的分析,确定属性,以利于这一重要古气候标志更合理的应用。
Select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参数测定
沈言琍, 王雅卿
冰川冻土. 1984, 6(4): 61-6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配合甘肃张掖冻胀试验场中渠道入渗及冻结时基土水分迁移机制研究工作,对该场四种典型土:粘土(张冻1)、亚粘土(张冻2)、亚砂土(张冻3)、极细砂(张冻4)的土壤水分运动基本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实验室测定,包括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S
—
θ
、导水率(水力传导度)
K
(θ)及扩散率
D
(θ)。本文简述了试验方法,列出试验结果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Select
大兴安岭主峰黄岗梁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冰缘沉积环境
谢又予
冰川冻土. 1984, 6(4): 69-7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岗梁位于大兴安岭的最南端,内蒙克什克腾旗境内,海拔2029米,为大兴安岭的主峰。区内现有多年冻土。
Select
试从长江中、下游流域钉螺分布格局探讨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
聂国祥
冰川冻土. 1984, 6(4): 79-8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自三十年代初期李四光教授根据庐山、黄山等地的地质地貌现象确认有第四纪冰川流行以来,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论的双方都能在地质、地貌、气候、古生物等方面列举一些例证,并在理论上加以阐释。笔者从事钉螺研究数年,深感钉螺的存在与古冰川说法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兹据现代钉螺的宏观分布格局、生态环境及演化历史对中国东部庐山等地有否第四纪冰川流行发表一点管见。
Select
我国应用雪冰学术讨论会将于1985年9月在新疆伊宁举行
何兴
冰川冻土. 1984, 6(4): 84-8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发起召开的我国应用雪冰学术讨论会将于1985年9月在新疆伊宁举行。
Select
国外地衣测量研究的概况
陈吉阳
冰川冻土. 1984, 6(4): 85-9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衣测量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一种年代测定技术,它出现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冰川及其邻近地区新冰期以来环境变化的研究,并被公认为晚近时期冰川及冰缘沉积物测年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奥地利学者R.E.贝歇尔是地衣测量的首创者和倡导者,他继1950年提出这种测年技术之后,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于1960年对其作了系统的阐述。以后,地衣测量技术又不断得到发展和补充。1975年C.埃姆布莱顿等在《冰川地貌学》中把地衣测量列为全新世测年的六大方法之一,标志着该测年技术的成熟
[1]
。
Select
怀念黑岩大助教授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84, 6(4): 94-94,7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4.0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10月28日,黑岩大助教授逝世一周年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悼这位杰出的冰雪学前辈。黑岩教授1916年9月6日出生于日本高知县,1934年3月毕业于高知工业学校,1940年3月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1943年5月进入创办不久的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工作,1975年起任该所所长直到1980年4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