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黄培华
    冰川冻土. 1982, 4(3): 1-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63年时,作者曾侧重古生物学角度并结合冰川学与土壤学方面研究成果,初次恢复了我国各大区域第四纪各个时期气候演变的图式[1];并对长江以南地区冰川遗迹问题提出了质疑[2]。近十八年来,我国的冰川冻土学、第四纪地质学、微体古生物学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进展;同时,古地磁和同位素年龄测定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开展。本文根据这些学科的新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前文中提出的论点作进一步的阐明和补充。
  • 张祥松, 米德生
    冰川冻土. 1982, 4(3): 15-2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喀喇昆仑山,以崎岖的地形,巨大的海拔,以及广泛的冰川作用闻名于世界。它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系,约28—37%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1、2]。我们根据陆地卫星影像统计,整个山系的冰川面积达18,009平方公里,约有102条冰川长度超过10公里(图1)。喀喇昆仑山,地处中亚内陆干旱地区,为什么能发育规模如此巨大的冰川,这些冰川的时空分布、区域性特征、物理特征、近期变化等问题,是人们所感兴趣的课题。
  • 朱元林, 张家懿
    冰川冻土. 1982, 4(3): 29-3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冻土在负温下的变形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为冻土地基即使在负温不变的情况下,在外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沉降变形,特别是对于“高温”塑性冻土地基,这种压缩沉降量是很可观的,常常是基础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作者完全同意这样一种观点[1],即当对建筑于多年冻土上的建筑物基础进行地基沉降预报时,必须考虑其下卧塑性冻土地基的压缩变形,特别是对大、中型建筑物。近两年来,作者对75组225个冻土及人造冰试样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无侧胀压缩试验研究,旨在为设计部门提供冻土地基在保持冻结状态下的沉降计算指标和方法。同时,作者还对冻土的弹性性质(可恢复变形)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
  • 蔡祥兴, 李鸿琏
    冰川冻土. 1982, 4(3): 40-4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王文浚同志1937年生于湖北宜昌,1960年毕业于武汉水利学院,同年10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曾任该所冰川水文课题组组长和水文研究室负责人等职务。参加过新疆天山、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天水等地的冰川水文及泥石流研究工作。不幸于1969年12月因患肝癌,与世长辞,终年仅32岁。
  • 周阜成
    冰川冻土. 1982, 4(3): 41-5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冻土的电阻率远大于上覆融化层的电阻率,圈定多年冻土分布可视为有限分布、浅埋藏的高阻水平板的地球物理问题。本文将介绍圈定多年冻土的一种物探方法——偶极装置电位差比法的理论计算、模拟试验及实测效果。
  • 戴竞波
    冰川冻土. 1982, 4(3): 53-6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温是多年冻土层的重要表征,一般以冻土年平均地温值的高低作为标志,用以评价多年冻土的稳定状态,研究多年冻土的发展趋势,及作为各种工程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大兴安岭地区自北纬50°以北,广泛分布着多年冻士层。对多年冻土层的温度以前虽曾做过一些研究,如1957、1965年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在根河、满归,1963、1965年牙克石林业勘察设计院在牙克石、牛耳河等地,但大都局限在某一地点的小范围内,时间很短,而且深度较浅,因此尚不能揭示多年冻土层地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
  • 黎兴国, 刘光联, 许国英, 李凤朝, 王福林
    冰川冻土. 1982, 4(3): 65-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6年裴文中教授在我国东北境内首次发现冰缘现象,并予以科学记述。与此同时,还根据化石和层位关系划分了“期”和时代。 近年来,不少单位对扎赉诺尔地区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一地区“冰滑作用”的地质时代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料不同,因此认识颇不一致。有人将扎赉诺尔新冰期(即裴文中的B层)划为全新世;荒山间冰缘阶(即裴文中的D层)划为更新世晚期。最近几年又发现“灵泉”冰缘阶,其地质时代定为中更新世。
  • 阎永定
    冰川冻土. 1982, 4(3): 73-7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萨拉乌苏河位于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它是无定河上游——红柳河的蒙语名称。这里出露有良好的晚更新世地层剖面,是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代表性地层——萨拉乌苏组的得名地。除萨拉乌苏河河谷外,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及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乌审旗等地,亦有萨拉乌苏组的普遍出露,面积计达2万余平方公里。这一广大范围,我们称其为萨拉乌苏地区,它实乃古萨拉乌苏湖的湖区所在。现今的毛乌苏沙漠,即发育于该湖盆内(图1)。
  • 张维信, 张廷军
    冰川冻土. 1982, 4(3): 77-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边形土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冰缘现象之一,它的发生是和冰缘环境密切相联系的。
  •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82, 4(3): 81-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历时十年的灾害性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后,中国的科学技术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78年是中国冰川冻土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在原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的基础上分建了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派出了冰川学代表团访问瑞士、法国和英国,结束了以往的孤立状态;举行了第一次中国冰川冻土学术会议,会议上宣读和印发了178篇论文或摘要。1979年创办了《冰川冻土》学术期刊。1980年举行了冰川冻土测试技术会议,宣读论文62篇,并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学分会。下面简单叙述1978至1980年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若干工作的新进展。
  • 夏开儒
    冰川冻土. 1982, 4(3): 87-9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吉林省地理学会函嘱笔者介绍一些有关美国研究冰缘地貌的情况。在接受这个任务的同时,笔者有感于过去从事冰缘研究的工作不多,涉猎美国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也太少;加之时间仓促,所需参考的图书期刊又不易到手,因此,这篇短文仅是在现有条件下,作一片断资料性的报道罢了。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逐步予以充实。 本文所叙述的内容,系根据在美国出版的书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献和资料。笔者大都引述原文论点,很少予以评论。某些观点与某些冰缘术语,希望读者在参考时能够依据我国的实际研究成果,予以批判采用。笔者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参考研究起见,特整理出一份美国冰缘地貌重要参考文献,附列在本文之末(限于篇幅,本刊在载出时略去——编者)。
  • 徐斅祖
    冰川冻土. 1982, 4(3): 97-10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外发表的有关文献[1-7],并参考了清华大学水利系农田水利教研组编写的讲义《非饱和土壤水运动基本原理》,力图勾画出七十年代国外对冻土中水分迁移课题的研究概貌,以供有关同志参考。由于水平所限,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82, 4(3): 104-10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2.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弗里茨·牟勒(Fritz Muller1926—1980),是世界著名的冰川学者,瑞士联邦高等技术学院(ETH)地理系主任,世界冰川目录和世界冰川变化等国际性合作研究的组织者,对我国极为友好,不幸于1980年7月26日,在瑞士龙冰川(Rhone Glacier)上工作之际,心脏病突发,以54岁的盛壮之年而离开了人间。作者在得知噩耗后,曾代表中国冰川学界去电表示深切的哀悼和对他家属的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