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2097-6879(网络)
ISSN 1000-0240(印刷)
CN 62-1072/P
RSS服务
|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出版伦理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1980年, 第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1-08-25
全选
|
研究论文
Select
天山中部现代冰缘作用
季子修
冰川冻土. 1980, 2(3): 1-1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3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山山脉处于干燥的中亚腹地,但山地内部的自然景观与周围地区截然不同。在现代冰川外围的现代冰缘区内,有着特殊的地形形成作用和生成物。但是,过去对天山地区的冰缘作用却很少为人们所了解。1958年以来,我国学者杨怀仁等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作者1965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天山冰川定位站附近和博格多峰北坡三工河流域的考察中,发现这里冰缘作用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后来参阅了有关文献和资料,撰成此文。
Select
喀喇昆仑山音苏盖提冰川及其邻近冰川的近期变化
张祥松
冰川冻土. 1980, 2(3): 12-1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4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喀喇昆仑山,以崎岖的地形、巨大的海拨、以及广泛的冰川作用而闻名于世界。整个山系长度只有800公里,仅为喜马拉雅山长度的三分之一,甚至比欧洲阿尔卑斯山还要短些。呈西北—东南走向。她拥有乔戈里峰(8,611米)、迦雪布鲁姆Ⅰ峰(8,068米)、布罗德峰(8,047米)和迦雪布鲁姆Ⅱ峰(8,035米)等4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7,500米以上高峰15座。平均海拔达5,500米(阿尔卑斯山的平均高度仅1,300米)。
Select
略论我国西部高山高原区的冻土工程地质勘探问题
邱国庆
冰川冻土. 1980, 2(3): 17-2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5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资料说明,我国西部高山高原区多年冻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而其它各种地方性的地理-地质因素,对冻土的分布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1、2、3、4]
。我国西部高山高原地区多年冻土的分布情况相当复杂:多年冻土的分布下界是弯曲的;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就可以遇到各种类型的冻土,其稳定性、冷生组构、含冰量和物理力学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冻土区内,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融区,也可以出现种类繁多的冻土现象。
Select
粒度成分对细砂冻胀性的影响
王正秋
冰川冻土. 1980, 2(3): 24-2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6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土冻胀有直接影响的因素中,土的固体颗粒(矿物成分、粒度大小)是一个很重要方面。对于砂类土这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粒度成份上,其中最具强烈影响的是粉粘粒含量。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对细砂土冻胀性判别标准规定为:只要大于0.1毫米颗粒含量超过全重85%时,不论其它条件(含水量、地下水)如何,都认为是不冻胀的(按“规范”编制说明其冻胀系数K≤1%),否则按粉砂确定。
Select
重复地面立体摄影量测冰川表面的空间变化
陈建明
冰川冻土. 1980, 2(3): 29-3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7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冰川表面的每个点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变化,是现在冰川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冰川表面的空间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在不同的冰川表面,空间变化是不同的;甚至在邻近的两点上,由于地形、坡向或覆盖物等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变化也各不相同。所以,研究冰川表面的空间变化,应在大量观测点的资料基础上,再参照当地历年水文、气温、降水等有关因素,而后才能作出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推理判断。测定冰川表面空间变化的方法很多,诸如普通测量、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等等。重复地面立体摄影测量也是这些量测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Select
高山冰川雷达探测试验
黄以职, 顾钟炜, 万天祺, 高元金
冰川冻土. 1980, 2(3): 37-3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8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雷达探测主要采用调制脉冲雷达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向冰川发射载波频率为几十至几百兆周的无线电波,接收来自冰川内部或底部反射的回波,藉此来测定冰川的厚度,研究冰川的内部构造、温度和运动状况等。由于冷性冰川冰对电磁波的吸收率很小,吸收系数一般小于几分贝/100米,相对介电常数也较稳定,一般为3.2左右;冰川体(尤其是冷性冰川)一般较均匀。因此,有利于雷达探测技术的应用。六十年代初,首先在极地冰川上使用雷达探测技术,成功地取得了冰层厚度的资料。此种方法适合在飞机上测量,具有快速、经济、准确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冰川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Select
不同地下水埋深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冻结和冻胀试验研究
王希尧
冰川冻土. 1980, 2(3): 40-4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39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土壤的冻胀特性,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报告。然而,对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和不同土壤条件的野外冻结和冻胀的试验研究,还是不够的。随着在季节冻土带有地下水补给地区的工程的进展,板式构筑物的冻胀破坏显得十分严重。譬如,输水渠道的混凝土衬砌,往往事倍功半,冻胀破坏后的维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往往影响渠道的正常输水;公路混凝土或沥青铺面、农村社队的混凝土板式场、厂建筑等,也多见冻胀破坏的现象存在。因此,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冻结和冻胀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elect
西藏土门格拉煤矿井巷热状态及其稳定性
李树德, 郭东信
冰川冻土. 1980, 2(3): 46-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0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土门格拉煤矿于1964年11月—1967年5月先后开拓竖井、斜井及平硐进行井下开采。竖、斜井以平硐连通(图1)。为取得多年冻土地区进行井下开采确定合理的通风方法、予测围岩融化层的变化、以及评价井巷工程稳定性的科学依据,我们曾在开拓和运营期间对井巷气温、围岩温度、融化圈的形成以及稳定性作了系统观测研究。
Select
跃动冰川
费金深
冰川冻土. 1980, 2(3): 50-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1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常的冰川运动速度,一年不过30-300米左右。可是,有些冰川会出现周期性地暴发式向前推进的现象。为了与那些流速正常的冰川有所区别,冰川学者把暴发式前进的冰川叫做跃动冰川,也有人把它叫做波动冰川、飞跑冰川或灾难性前进冰川。 现在已知,世界上至少有三百条以上的跃动冰川。仅阿拉斯加一地,就有跃动冰川二百条左右。此外,它们还分布在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帕米尔、阿尔卑斯山、南美安弟斯山、加拿大北极诸岛、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冰岛、格陵兰岛。
Select
川西平原一个“泥砾”剖面的讨论
刘兴诗
冰川冻土. 1980, 2(3): 51-5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2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这一期起,本刊开辟《中国第四纪古冰川讨论》专栏,为古冰川研究中的不同见解提供一个“争鸣”园地。讨论将主要围绕着如何鉴定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为中心来进行。讨论范围不受地区限制。欢迎大家参加讨论,来稿请注明“讨论稿”。
Select
对西藏南部第四纪冰期划分的几点意见
李炳元, 张青松
冰川冻土. 1980, 2(3): 52-5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3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希夏邦马峰和珠穆朗玛峰地区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建立,为青藏高原的第四纪研究打下了基础
[1、2]
。近年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又揭示出一些新问题。
Select
北京十三陵盆地基底地形是冰川塑造的吗
李容全, 赵希涛
冰川冻土. 1980, 2(3): 55-5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4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三陵盆地是北京地区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之一,它是个座落在燕山南麓与华北平原交界线上的山前盆地。 对十三陵盆地松散沉积下的基底地形,《华北地区的冰期和间冰期问题》一文认为是冰川挖掘出的基岩凹地,而且“是一个被泥砾填充和表面沉积物复盖的基岩凹地”。并指出;“只要是有冰川的地区,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地貌,虽然它们一般不是冰川流行的鲜明证据。反之,如果一个地区没有这样的地貌,就可以推断,在那里冰川不可能存在”
[1]
。
Select
日本雪冰学界一瞥
施雅风,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80, 2(3): 59-6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5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去年十月,我们应日本雪冰学会邀请,出席了该学会秋季大会,会后参观访问了日本雪冰研究机构。对于日本雪冰学机构多,队伍大,技术先进,基础宏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有着深刻印象。
Select
从“运动中的雪讨论会”看国际积雪研究
王文颖, 王中隆, 仇家琪
冰川冻土. 1980, 2(3): 61-6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6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去年八月我们参加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举行的国际“运动中的雪科学讨论会”,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结交了朋友,较具体地了解了国际雪崩、风雪流和冰川研究的成就与特点。
Select
登山消息拾零——1968—1977年间攀登的7,010米以上的高峰
张祥松
冰川冻土. 1980, 2(3): 65-6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80.0047
https://www.cstr.cn/32264.14.j.issn.1000-0240.1980.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统计,世界上高度超过7,010米的高峰共有250余座,迄今已攀登了150多座,在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尚有100多座未经攀登的处女峰。在1968—1977年间,各国登山队攀登过的山峰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