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8-12-25
  

  • 全选
    |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 张强;俞亚勋;张杰
    冰川冻土. 2008, 30(6): 907-91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区为西风带、青藏高原季风、东南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耦合区,其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特征受大气环流影响比较显著.根据已公布文献提供的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年平均降水与海拔和大气环流影响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祁连山发育的内陆河流域的绿洲水平空间尺度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海拔和绿洲植被密集度对绿洲地表蒸发力的影响,揭示了绿洲单位面积耗水量与绿洲灌溉率之间的关系. 最后,讨论了内陆河流域绿洲的特点以及开发和保护的思路.
  • 王宁练;张世彪;蒲建辰;贺建桥;蒋 熹;武小波
    冰川冻土. 2008, 30(6): 914-92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间在黑河上游莺落峡、祁连和扎麻什3个水文站等地点所采集的河水与降水样品,重点分析了其中的δ18O变化,揭示出黑河干流上游山区河水中 δ18O具有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主要受控于降水中δ18O的变化. 祁连水文站河水中δ18O月平均值与月平均流量乘积和该站降水中 δ18O加权月平均值与月降水量乘积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从同位素示踪的角度说明降水是黑河干流上游山区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黑河上游祁连山区降水中δ18O变化存在明显的“海拔效应”,并且3个水文站点降水中δ18O值均低于其河水中δ18O值,这表明上游径流主要形成于高海拔山区. 根据黑河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站河水中δ18O值以及上游山区降水中δ18O的“海拔效应”,估计黑河干流出山径流主要形成于海拔3350--4600m之间的高山地区,该高度区域对应的植被带主要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寒漠草甸.
  • 陈亚宁;徐长春;郝兴明;李卫红;陈亚鹏;朱成刚
    冰川冻土. 2008, 30(6): 921-92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塔里木河源流区1958-2004年的水文气象数据,利用Mann-Whitney和Mann-Kendall非参数技术检验,对塔里木河源流区近50a来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径流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流域气温和降水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跳跃式的突变,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和降水均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90年代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温暖的10a. 阿克苏河区和开孔河区增温幅度大于叶尔羌河区和和田河区,除和田河区外,各区的增湿幅度基本上都超过了10%. 与气候变化相一致,塔里木河上游源流区的年径流量除和田河表现出轻微减少趋势外,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的年径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阿克苏河的年径流量增加了10.9%. 流域气温、降水与厄尔尼诺的χ2独立性检验表明,El Nino与La Nina事件对流域年均气温和年降水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 赵林;李韧;丁永建
    冰川冻土. 2008, 30(6): 930-93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唐古拉监测点实测气象及活动层土壤水热资料,结合SHAW模型,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的水热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SHAW模型对活动层陆面能量通量(净辐射、地表面热通量、潜热及感热)和活动层土壤温度的模拟比较成功;对活动层水分的模拟结果参差不齐,有些深度土壤水分模拟不理想,但有一半以上观测深度的模拟结果相对较好. 土壤水分量的模拟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比较复杂,初始含水量的选取、土壤结构参数及水热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模拟结果误差的可能原因. 总体上,SHAW模型是研究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过程较理想的陆面模式.
  • 周尚哲;刘继鹏;郗增福;周凌云
    冰川冻土. 2008, 30(6): 938-94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岭及其相邻最高山地多保持在接近海拔2000m的高度, 大部分山地顶部夷平面已荡然无存,只有少数山岭的顶部还残留着原始夷平面. 这些残留的夷平面曾相互连为一体,暗示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在晚近地质时期曾一度处于准平原状态. 这个古老的原始夷平面形成于渐新世末,即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运动之后的地壳长期稳定时期,与青藏高原山顶夷平面以及华北北台期夷平面形成时间相当. 说明中国大陆各部虽相距遥远,甚至处于不同的板块和构造体系,但在渐新世末却处于统一的准平原状态,大范围长尺度造山运动的脉搏似乎是一致的.
  • 王淑红;谢自楚. *;李巧媛
    冰川冻土. 2008, 30(6): 946-95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数十年来天山冰川强烈退缩,但东、西天山冰川的退缩幅度差别很大.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作为东天山代表性冰川,图尤克苏冰川为西天山代表性冰川,在近约40a来它们的冰川年净物质平衡分别为-235mm及-409mm,冰川末端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0.0018/a及-0.0047/a,冰川面积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0.0029/a及-0.0046/a,东、西天山较大范围的冰川面积变化率也分别为-0.0018/a及-0.0072/a. 东、西天山气候格局大致相似,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冰川的退缩主要由夏季气温上升引起,但变化率的巨大差异则可用不同的冰川物质平衡水平及稳定性系数来解释. 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及图尤克苏冰川物质平衡水平分别为633mm及1180mm,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514及0.326,物质平衡水平愈高及稳定性系数愈低,冰川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愈敏感.
  • 程尊兰;朱平一;党超;;刘晶晶;
    冰川冻土. 2008, 30(6): 954-95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湖溃决泥石流是高山冰湖溃决洪水引起的突发性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 西藏冰湖溃决泥石流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波曲及朋曲流域等. 冰湖溃决泥石流常形成灾害链对藏东南社会、经济危害严重.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对冰湖溃决和及其所形成的泥石流的影响,认为冰湖的溃决大部分是由于异常气候条件造成的,冷湿的气候有利于冰川的积累,当气候转为湿热和干热或气温突然升高0.6~1.2℃时最易引起冰湖溃决泥石流.通过对西藏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对未来50a藏东南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探讨. 一般来讲,气温升高,冰川融水的增加有个临界点,当过了临界点后其冰川融水将会减少,冰湖溃决可能性减少,冰湖溃决泥石流也将减少. 也就是说,未来西藏东南部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将呈倒“U”字型. 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突发性的降雨增多.
  • 吕玉香;王根绪
    冰川冻土. 2008, 30(6): 960-96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1990-2007年近20a的径流和相应的降水、温度等资料,对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冰川河年径流与季节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年径流与季节径流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不同,各个季节径流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也有差异. 平均地温逐年升高是海螺沟年平均径流量的增加的关键因素,相对影响力为77%,降水因子占23%. 春季径流量的增加归因于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其影响程度为68%; 温度同样是影响夏季径流的主要因子,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较差相对影响程度分别为34%、31%; 降水量增多、平均地温升高是秋季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相对影响程度分别是35%、65%; 影响冬季径流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平均地温,影响程度分别是36%,64%. 温度是影响冰川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共性主导因素,气温升高及其导致的地温显著增加是海螺沟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
  • 韩海东;刘时银;丁永建;邓晓峰;王强;谢昌卫;王建;张勇;李晶;上官冬辉;张鹏飞;赵井东;牛丽;陈彩苹
    冰川冻土. 2008, 30(6): 967-97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3-2006年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科其喀尔巴西冰川的考察资料,对该冰川近地层的基本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冰川从4月中下旬开始即有明显消融,主消融期为5-9月,1月冰川区的气温最低. 冰川中上部的气温直减率较小,说明该处的冰川冷效应较弱;而冰川下部较大的气温直减率,则可能主要与消融区连续的表碛覆盖有关. 5-9月集中了全年约75%的降水,而冬季的降水稀少. 降水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高低分带,低降水带位于冰川中上部的海拔3700 m附近,而冰川末端和冰川上部的降水量较大. 受地形和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冰川下部的山谷风非常发育,而冰川上部局地环流较弱.
  • 席海洋;冯起;程玉菲;司建华;常宗强;苏永红;郭 瑞
    冰川冻土. 2008, 30(6): 976-98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水分入渗是自然界水循环中的重要部分, 土壤水分入渗与土壤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应用Guelph渗透仪测定了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测得的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的几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其大小关系为:西戈壁>七道桥保护区沙枣林>二道桥胡杨林>林工站棉花地>二道桥柽柳林>梭梭苗圃地;通过因子的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影响土壤入渗的因子被归类为三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壤疏松程度因子、土壤水分因子、容重和阴阳离子总量因子,他们的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427%,其中粘粒质量分数因子对于土壤入渗的影响最大,土壤中含有阴阳离子总量因子和容重因子是影响最小的因子.
  • 杨荣;苏永中
    冰川冻土. 2008, 30(6): 983-99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区域采样的方法,对黑河中游绿洲农田灌区71眼水井硝态氮(NO3--N)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调查水井的NO3--N平均含量为(10.66±0.19) mg•L-1 ,其中32.4%的水井NO3--N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NO3- -N含量>10 mg•L-1),16.9%的水井NO3- -N含量严重超标(NO3- -N 含量>20 mg•L-1). 被调查的手压水井NO3- -N含量平均为17.41 mg•L-1,比饮用水机井((5.75±0.20) mg•L-1)、灌溉水机井((11.44±1.70) mg•L-1)分别高67.0%和34.3%,超标和严重超标机井所占比例分别为52.4%和28.6%;地下水观测井NO3- -N含量的平均值为(11.53±0.92)mg•L-1,超标和严重超标机井所占比例分别为50.0%和25.0%. 该区域浅层地下水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区域内深层水井也受到污染威胁.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NO3- -N含量顺序为:蔬菜大棚>制种玉米>菜田 >带田>水稻>小城镇. 蔬菜大棚、菜田和制种玉米种植区域内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 沙质土壤地区地下水NO3- -N含量平均值为(27.20±1.96) mg•L-1,比壤土地区的(9.93±0.87) mg•L-1高2.74倍,地下水NO3- -N含量的最大和最小值均高于壤土地区,超标率高28.3%,严重超标高52.5%,表明地下水NO3- -N污染受土壤质地影响,沙质土壤区域内的地下水更易受到污染.
  • 李全莲;王宁练;武小波;贺建桥;蒋 熹
    冰川冻土. 2008, 30(6): 991-99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祁连山七一冰川流域各介质中总共检测出2~7环的多环芳烃50多种,其中16种美国EPA优控物质中,只有二氢苊和二苯并[a,h]蒽没有被检测到.雪冰和冰川融水样品中相对富集3环和4环,雪冰不溶微粒和冰尘以及七一冰川周围表层土壤样品主要以4~6环为主,这是由PAHs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荧蒽/芘,菲/蒽比值表明,研究区检测出来的多环芳烃可能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特别是煤的燃烧和机车尾气排放产生.大气污染传输与干湿沉降是七一冰川及其周围土壤中PAHs的主要输入途径. 
  • 伏洋;肖建设;校瑞香;李凤霞;张娟;刘宝康;苏文将;李甫;冯蜀青
    冰川冻土. 2008, 30(6): 998-100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气象、水文和遥感资料, 对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流域湖泊、湿地和水文状况进行了分析. 对柴达木盆地克鲁克湖流域1990-2006年TM卫星影像图解译,并与20世纪50-70年代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发现,克鲁克湖以及湿地沼泽群的面积变化不显著,而位于河流尾闾的托素湖水域面积以8.71km2•(10a)-1的趋势缩小. 建立了气候因子与湖泊面积回归方程,计算表明:上一年8-10月降水及年降水对克鲁克湖影响为正效应,而蒸发量及年干燥度对湖泊影响为负效应;气温对托素湖面积影响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年均水汽压饱和差,均为负效应. 当降水量不变,气温每升高1℃,托素湖面积将减小5.40km2;1989年以前,人为因子对托素湖萎缩占主导作用,贡献率为72.73%~85.03%; 1989年之后,克鲁克湖维系了一个新的平衡,气候因子对湖泊萎缩贡献率占居主导作用,贡献率为78.39%.
  • 寒区科学与技术
  • 刘亚平;侯书贵;李月芳;李真;王业堂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07-10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有的酸洗过程都是在1000级净化室和净化室内100级层流超净工作台进行的.超纯水是由Millipore RO和Milli-Q Element 超纯水系统制备. 三种纯度的硝酸选用Merck 公司试剂纯硝酸、Fisher 公司“TraceMetal”级和“Optima”级超纯硝酸. 各种与样品直接接触的容器及相关工具、耗材主要选用Nalgene低密度聚乙烯和特氟隆材料制成的产品. 酸洗程序是在四周时间内把样品瓶等依次浸泡在四遍不同浓度和纯度逐渐增加的硝酸溶液里进行清洗. 除了第一遍酸洗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以外,后三遍酸洗都是用加热板加热使硝酸溶液表面温度保持在45℃左右. 用Finnigan MAT Elemen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本方法酸洗的样品瓶进行了空白检验,结果表明: 所有测量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都低于检测限. 该方法对促进我国极地雪冰重金属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也可应用到其它环境介质中超痕量重金属分析.
  • 冯勇;何建新;刘亮;杨力行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13-101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粒土在季节变化条件下的冻融循环造成了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给实际工程施工带来危害. 通过室内均匀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含水量、密实度、易溶盐含量和粘粒含量的细粒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不同状态下细粒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运用PPR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试验各因素对细粒土抗剪强度指标CΦ值影响变化的重要性排序.
  • 罗立辉;张耀南;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18-102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作为淡水库存资源和气候指示器,对其观测手段的改进非常重要. 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无线网络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和优势.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极端环境冰川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部署的网络结构,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途径,以及冰川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关注的操作系统功能、传感器材质、长时间能耗、冰下部署的通讯能力等问题,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技术方面. 结合集成网络摄像机,利用Google Earth、Google SketchUp等技术给出了构建全天候的观测网络和实时数据展示平台的措施. 讨论了将特定冰川观测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观测数据,与天空中的遥感卫星监测数据进行结合,构成“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研究系统的可行性.
  • 吴锦奎;杨淇越;叶柏生;丁永建;魏智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24-103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50a来,同位素技术在流域水文研究中取得了两个方向上的重要进展:从时间上讲,主要是对水体贮存、运移时间变化的评估,这里重点介绍了对地下水滞留时间估算上的重要进展;从空间上讲,主要是对流域水文过程的评估,从对河流-地下水系统内水体的相互转化、径流分割和生物化学过程3个方面的进展进行评述. 同位素技术和方法在流域水文研究中将向着理解大流域水文过程的方向发展,同位素信息用来校正和检验降水-径流模型及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定量化研究等方面的潜在价值有待实现.
  • 寒区生物学
  • 林 娟;张新芳. *;安黎哲;姚檀栋;李忠勤;王飞腾;徐世健;*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33-104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钻取的5.18m长的浅冰芯为研究对象,对冰芯不同层面的微生物总数、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种类进行分析. 发现天山1号冰芯微生物总数为103-105细胞•mL-1, 可培养细菌数为0-300cfu•mL-1,冰层中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粒雪层,可能是淋溶作用使细菌移动并保存在冰层中;分离到的细菌分属于14个属,大部分与来自海洋和其它陆地冰川的细菌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不同的气泡冰层的细菌在数量和种类组成上都有较大的差异. 其中Frigoribacterium、Flavobacterium、Arthrobacter为天山1号冰芯中的主要优势菌,Brevundimona、Pseudomonas和Pedobacter为次要优势菌,并且Frigoribacterium和Flavobacterium在冰芯不同深度均有分布,其数量与冰层中可培养细菌数量变化相一致;Cohnella和unclassified_Paenibacillaceae所代表的属的细菌未在其它低温环境下发现,可能为天山冰川的地方种类.
  • 刘晓波;康世昌;刘勇勤;韩文武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41-104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流式细胞计数和构建环境样品16S rRNA基因的克隆文库,分析了纳木错湖水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并与阿尔卑斯高山湖泊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 纳木错6月湖水细菌数为1.21×106•mL-1,与其它高山湖泊相似. β-Proteobacteria类细菌是纳木错湖水细菌的主要类群,占总数的61%. 纳木错湖水细菌与分离自其它水生环境的细菌相似,但具耐寒的特征. 由于营养条件、地理状况等物理化学特征的不同,纳木错湖与阿尔卑斯高山湖泊(Jöri XIII湖)细菌的种属完全不同,纳木错湖细菌以耐寒和嗜寒细菌为主,且多样性低.
  • 林玲;陈立同;郑伟烈;罗建;赵长明;*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48-105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藏高原东南部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和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自然分布海拔范围内采集叶片样品,测定其δ13C与单位面积的叶片重量(LMA),研究了急尖长苞冷杉和川滇高山栎叶片δ13C与单位面积的叶片重量(LMA)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 急尖长苞冷杉叶片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8.88‰~-27.06‰之间,平均值是-28.11‰;而川滇高山栎叶片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9.11‰~-25.57‰之间,平均值是-27.63‰;与全球高海拔和青藏高原植物叶片的δ13C值相比,前者变化范围小且偏低,而后者变化范围及平均值相对比较接近. 随着海拔的升高,急尖长苞冷杉叶片δ13C和LMA并不是线性增加,而是呈不规则的变化,而川滇高山栎叶片δ13C和LMA则显著线性增加,且δ13C和LMA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这说明,在青藏高原东南部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虽然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叶片δ13C和LMA响应趋势不同,但是δ13C和LMA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却不受树种种类影响而具有普遍性;这种差异可能是由群落内物种种内和种间竞争能力大小的差异,以及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温度、降水等共同作用而造成的结果.
  • 张永明;翟禄新;宋孝玉;沈 冰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55-106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设定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环境质量刻度,采用主观概率累和法,对疏勒河流域天然植被退缩量、河湖萎缩与消亡、区域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六大子系统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一般”,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存在诸多隐患,在流域开发决策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 寒旱区资源环境与开发
  • 王勇;肖洪浪;王瑞芳;陆明峰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61-106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投入产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价值-实物混合型的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以张掖市为例,从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特征、各产业部门间的水关系以及地区商品贸易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造成水资源稀缺的社会经济原因. 结果表明:尽管张掖水资源短缺,但它却拥有一个较强耗水能力的经济体系,其经济系统运行对水资源的需求几乎是其当前可用自然形态水的两倍,远远超出其水资源供给能力,对当地有限的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特征及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了张掖市经济生产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难以通过贸易的形式转移到其它富水地区,然而其贸易结构却造成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水资源随商品以虚拟水的形式流向外地,并最终导致了张掖市水资源的社会性稀缺.
  • 孙本国;沈永平*;王国亚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68-10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4-2007年的54a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叶尔羌河流域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水循环加强,年径流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冰湖溃决洪水增加. 随着径流和洪水的增加,叶尔羌河水年含沙量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年输沙量也呈显增加. 21世纪以来,栏杆站的含沙量与输沙量占卡群站的比例有明显增大,但与年径流量的变化是相反的. 由于冰雪径流与降水增加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共同影响,使得河流水文过程变化更加复杂.
  • 巴合提瓦尔.马苏尔;熊凤英;哈德尔.阿布都哈力克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73-107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塔什库尔干河的基本情况,根据流域的多年水文、气象资料,从冰川、气候、降水、径流、蒸发、洪水、泥沙等方面对河道的水文、气象特性进行了分析。
  • 刘长江;杨宗义;贺宵鹏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78-108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水)宝(鸡)高速公路牛背之天水段所经过的多断裂带、岩性较差、多地质灾害且处高地震裂度的不良地质区域,公路工程可能遭受滑坡、泥石流、崩塌、黄土湿陷等地质灾害威胁,同时工程开挖形成的一些边坡其稳定性较差,有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地质灾害主要对居民、公路、农田等构成危害,但现状评估无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对区内地质灾害在采取必要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条件下,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能够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达到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 简讯
  • 苏宏超
    冰川冻土. 2008, 30(6): 1084-108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