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2-25
  

  • 全选
    |
    寒旱区水文与水资源
  • 高前兆;王 润;Ernst Giese
    冰川冻土. 2008, 30(1): 1-01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河水资源主要来自天山南坡两条源流,选择西段阿克苏河和中段开都河-孔雀河作为研究区. 1956 2003年研究河源山区气温呈持续升温且降水波动增加的趋势,其中1995-2003年升温强劲,升温速率高出48a期间平均的3倍以上;降水自1986年后持续增加,20世纪90年代较80年代增幅达18%,并显示出河源山区湿岛向塔里木盆地扩展. 因高山缺少气象观测,出山径流过程变化可以综合反映中高山带的气候变化. 塔里木河来自天山的地表径流在1986-2003年间持续增长,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库玛拉克河,1994年以来年径流量增加已在前期平均值基础上提升了一个台阶;开都河以降水径流补给为主,1986-2002年出现了观测记录以来的丰水期,并使1986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快速上升,恢复到1958年记录的最高水位以上. 两河年径流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也显示有西、中段的气候变化局部差异,出现丰枯水期的不一致;然而,在近16a升温过程中,年径流增长幅度和快慢相近.
  • 李锋瑞
    冰川冻土. 2008, 30(1): 12-01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之本,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西北内陆干旱区来说,这种瓶颈制约效应更加显著. 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及水危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在于缺少各种节水技术(包括工程、生物和农艺节水措施)和水污染治理技术,更重要的是缺少一个能有效促进全社会水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 从表面上看,我国的水危机属于资源性危机,但从深层次看,更多地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致. 因此,对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创新,是根本上解决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和水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重点围绕我国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及如何建立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初步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刘忠方;田立德;姚檀栋;巩同梁;尹常亮;余武生
    冰川冻土. 2008, 30(1): 20-02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雅鲁藏布江流域2005年干流的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4个站点河水中δ18O实测数据以及相关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河水中δ18O的变化特征. 通过与同期该流域降水中δ18O的比较,初步研究了流域内河水中δ18O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河水中δ18O的变化大致以7月中旬为界划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前一阶段河水中δ18O呈上升趋势,以相对高值为特征;而后一阶段则呈下降趋势,以相对低值为特征;河水中δ18O的这种季节变化可以很好地被正弦波变化所揭示. 从空间上来看,由于受到支流、地下水和蒸发等的影响,河水中δ18O变化比较复杂,在青藏高原夏季季风降水期间,由下游的奴下站至中游的奴各沙站,河水中的δ18O逐渐递减,其由高程效应和水平距离所造成的递减率分别为0.21‰•(100m)-1和0.45‰•(100km)-1. 河水中δ18O变化受到降水中δ18O强烈影响,但其波动远小于降水,在青藏高原夏季季风降水期间,河水中δ18O的平均波动幅度为4.8‰,比流域降水中δ18O的平均波动幅度低了19.7‰. 整个流域均到受蒸发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夏季季风降水期间,降水中δ18O的加权平均值为-17.4‰,河水中δ18O的平均值为-16.6‰,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降水和河水中的稳定同位素又通过蒸发发生分馏.
  • 李万莉;王可丽*;傅慎明;江灏
    冰川冻土. 2008, 30(1): 28-03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51-1999年NCEP/NCAR(2.5°×2.5°)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的平均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夏季,西风气流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载体,大西洋、北冰洋、黑海和里海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源地;西风气流输入到西北地区的大部分水汽继续向东扩散,最后从东边界输出. 选择夏季,根据设计的区域西风指数研究了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水汽输送以及收支的指示性,经检验,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有良好的指示性,夏季区域西风指数异常强(弱)年份西风气流输入西北地区的水汽量大(小),同时水汽净收支大(小),有(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 任雨;张雪芹;李生辰;陶杰;
    冰川冻土. 2008, 30(1): 35-04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1961-2004年青南高原汛期降水变化的区域特征,并依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典型多雨和少雨年份的大气水汽输送. 研究表明:青南高原汛期降水变化的区域性较强,其东北部、西部和中南部变化形势差异显著,各区典型异常年份出现的时段和频率以及对应的水汽来源不同. 其中,来自赤道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是青南高原东北部地区汛期降水的主要来源,而西北冷空气是降水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西部地区汛期降水主要受到来自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和西风水汽输送的影响,同时欧洲东部和西西伯利亚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对其亦有一定影响;中南部地区汛期降水主要来源于西南季风的水汽输送,此外也受到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的影响.
  • 王毅荣;张书余
    冰川冻土. 2008, 30(1): 43-05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黄土高原地区1951—2004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小波分析、EOF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降水诸要素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以及非降水气候要素对降水响应的敏感性问题. 结果表明:秋季干旱化趋势突出,冬季降水增多,夏季高原西部湿润化、东部干旱化. 各季节降水量的区域响应敏感程度和敏感区不同,敏感区从春到冬响应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移动. 降水诸要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响应敏感性不相同,但区域响应的年际变化基本同步,年代际变化的趋势、周期、阶段、转折等存在明显差异. 大多非降水要素对降水变化响应不够敏感.
  • 黎涛;杨俊仓
    冰川冻土. 2008, 30(1): 52-0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昌宁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系统采集了不同深度(0-140m)的8组岩土样,进行了重金属及盐分含量分析和室内吸附实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受区内包气带岩土层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的影响,废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微弱,包气带对地下水起到了很好的屏障作用;重金属及盐分在地下岩土中的分布明显受地下水、岩性及颗粒大小等影响,并存在两个峰值,即地下水位变动带(地下65-85m深)和多层粉土、粘土层区(地下130-140m深).
  • 邓振镛;张强;辛吉武;赵鸿;王全福;王鹤龄
    冰川冻土. 2008, 30(1): 57-06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冬暖夏干, 采用脆弱度和影响指数方法定量评价了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重点阐述了西北现代气候变化对干旱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这两个领域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现代气候变干变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导致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甘南高原和黄河首曲的地域生态环境有不断退化的趋势. 气候变干使渭河上游、黄河上游(洮河和大夏河)以及黄土高原中部7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引起水资源短缺.
  • 武震;张世强;张小文
    冰川冻土. 2008, 30(1): 64-07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文参数优化是水文模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水循环过程模拟中的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复杂优化问题,回顾了水文模型优化算法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算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SCE-UA﹑粒子群算法等常用算法的参数设定及一般流程,并对编码遗传算法﹑单纯形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和运用融合技术的几种遗传算法以及其它几种常用算法在新安江模型中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混合加速遗传算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系统研究现代优化算法与传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优化算法的融合技术和法则可能是进一步提高参数优化算法性能的方向.
  • 邵春;沈永平;张姣
    冰川冻土. 2008, 30(1): 72-0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的变异性变得越来越极端,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地上升. 气候变化改变了水文循环,其变化趋势对世界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包括降水、蒸散发、径流、降雪与积雪面积、冰川和冻土等方面的影响: 近百年来,全球降水在波动中略有增加;在北半球水面蒸发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径流量及其时空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以积雪形式的降水越来越少,且积雪面积越来越小;冰川出现加速退缩的现象. 随着全球变暖,多年冻土融化,导致活动层厚度有明显增大趋势. 所有现存的模型都表明了一个更暖的未来世界,为降低地球各圈层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需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更精确的气候预测模型,提高水资源管理者的技术水平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以解决人类的水资源需求问题.
  •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 刘德祥;孙兰东;宁惠芳
    冰川冻土. 2008, 30(1): 81-0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全省80个站1961-2006年资料统计6~7月干热风次数,采用小波分析其演变周期,用相关方法研究干热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甘肃干热风可划分为最重区、较重区、最轻区和无干热风区;近46a来全省和河西的干热风次数随时间的变化呈增加趋势,小波分析显示出存在准6a周期演变;干热风气象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在气候暖干时期干热风强度强,次数多,危害重,而在气候凉湿期强度弱,次数少,危害轻.
  • 王杰;叶柏生;吴锦奎;何晓波
    冰川冻土. 2008, 30(1): 87-09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提取的农业绿洲NDVI累积作为人类活动因素综合,结合石羊河流域主要河流出山口水文站和下游控制站蔡旗水文站1981年10月~2003年9月平均径流资料,分析近20a来人类活动,主要是中下游人工绿洲农业活动对石羊河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近20年来在出山口径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下游蔡旗水文站的来水量明显减少;中游人工绿洲NDVI累积与蔡旗水文站径流量呈明显负相关,而与上下游径流差呈正相关,这表明可用NDVI累积数据代表人类活动因素分析其对径流变化影响的研究.1992年以后中游人工绿洲NDVI累积与上下游径流差相关关系明显好于1992年以前的关系,由此可见1992年以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要强于1992年以前. 中游人工绿洲NDVI累积与上下游径流差呈正相关表明,中游人类活动直接导致下游径流量的减少,而下游绿洲NDVI累积的变化与下游河流来水量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可能与下游绿洲的发展依靠地下水的过渡开采实现,这种方式的绿洲发展可能难以长期维持. 农业绿洲NDVI累积趋势分析表明,中游农业绿洲有向外扩张趋势,而下游民勤农业绿洲有东退西进之势。

  • 李向应;丁永建;刘时银;李晶;李忠勤
    冰川冻土. 2008, 30(1): 93-09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2006年获取的43个雪坑和2004年的28个雪坑资料,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分冰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1号冰川东、西支消融带和渗浸-冰结带界限(平均值)分别位于海拔4068m和4086m,渗浸-冰结带和渗浸带的界限分别位于海拔4086m和4122m处;东、西支顶部的渗浸-冰结带和渗浸带界限分别位于海拔4184m和4435m处。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1号冰川顶部的渗浸-冰结带面积增大,渗浸带和冰川中部的渗浸-冰结带面积缩小
  • 章新平;王晓云;牛国跃;杨宗良;黄一民;张剑明
    冰川冻土. 2008, 30(1): 100-10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稳定同位素效应引入CLM(Community Land Model),并对巴西马瑙斯站在平衡年的稳定水同位素的逐日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 结果表明:降水、水汽和地表径流中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与相应的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凝结物中δ18O与地面凝结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发水汽中δ18O与蒸发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受土壤贮水削峰功能的影响,表层土壤和根区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全无. 植被层蒸发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与大气的干湿程度存在密切联系:当降水量少时,大气干燥,植被层的蒸发较少,植被蒸发中δ18O较高;当降水量较大时,空气湿润,植被层的蒸发量较大,蒸发中δ18O则较低. 植被蒸腾中δ18O的变化与源区水体中δ18O的变化保持一致,尤其是与根区水中的δ18O. 由于地下径流直接源自根区水的补充,因此,地下径流中δ18O等于根区水中的δ18O. 模拟结果还显示,降水MWL (大气水线)的梯度项和常数项均比全球平均MWL略偏小. 尽管主要来自降水的贡献,但地表径流和植被层水体的MWLs与降水MWL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方面与两类水体在蒸发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富集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CLM模拟的水量有关. 大气水汽线与降水的MWL的梯度值相近,说明大气水汽与降水近似处于稳定同位素平衡状态. 另外,模拟的地面的凝结线与植被层的凝结线均与全球大气水线相近,且具有非常高相关程度,说明CLM的模拟是合理的.
  • 周天;潘保田;刘秀菊;苏怀;胡振波
    冰川冻土. 2008, 30(1): 108-1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发现鄂尔多斯地区发育有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楔假型,并根据此发现结合以往资料恢复了中国倒数第二次冰期多年冻土的边界,即105°E以东,118°E太行山一线以西地区的冻土南界在36°33′N附近,太行山以东地区位于40°20′N附近;而105°E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则分布在36°-29°N,现代海拔为2000~3100m的地区. 边界倒数第二次冰期时的年均气温比现今要低10~15℃.
  • 张坤;李忠勤;王飞腾;李传金
    冰川冻土. 2008, 30(1): 113-11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处12个月、每周1次的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号冰川气溶胶与表层雪中Ca2+、Mg2+的平均浓度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气溶胶中Ca2+、Mg2+浓度变化规律极其相似,二者在一年内出现两次峰值,第1次出现在春季,第2次出现在夏末秋初.表层雪中这两种离子浓度变化趋势也相似,峰值均出现在夏季,且Ca2+浓度峰值的出现稍早于Mg2+,二者浓度在冬季都有所升高,尤其Ca2+ 更为显著.气溶胶和表层雪中对应离子间在整体变化趋势上较为相似,且在日时间尺度上的对应关系有显著的特点.相应离子的对应关系,可能受粉尘微粒的溶解、离子的清除比率、离子的淋溶强弱等性质的影响.
  • 姚济敏;赵林;丁永建;谷良雷;乔永平
    冰川冻土. 2008, 30(1): 119-12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2005年涡动系统和10m气象塔数据资料, 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地表能量收支状况. 结果表明: 感热与潜热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感热春季较大,夏季有下降趋势; 潜热夏秋季节较大,冬春季节较小;净辐射在冬春季节主要转化为感热,夏秋季节转化为潜热,这些主要受季风、活动层冻、融过程及净辐射变化的影响. Bowen比夏秋季节平均为0.7,冬春季节平均为3.4,变化范围为-1.0-17.9. 另外,研究显示降雨对感热、潜热通量影响较大.
  • 李明慧;康世昌;郑绵平
    冰川冻土. 2008, 30(1): 125-13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英抗风化能力强,表面特征保留了许多环境信息, 用扫描电镜方法对石英砂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的石英颗粒以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撞击坑、贝壳状断口、平行解理和水下磨光面等机械特征出现频率较高;化学特征有二氧化硅沉淀、蜂窝状溶蚀面、硅质球和蚀坑/洞. 石英颗粒经历冲洪积作用,搬运至湖泊后又经历了水下机械和化学作用. 在142~60 ka BP扎布耶茶卡湖区气候寒冷,但无冰川作用存在,石英颗粒搬运距离近,机械特征主要是强烈的物理风化与冲洪积作用形成的,化学特征与弱的水动力条件有关;8.5~3.7 ka BP湖区气候温暖,但变化频繁,湖水进一步咸化、退缩,山坡后退变缓,机械特征主要由物理风化及搬运中的碰撞造成,化学特征则与弱的水动力条件和高盐环境有关.
  • 郝晓华;王建;李弘毅;
    冰川冻土. 2008, 30(1): 132-13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SIDC发布的MODIS全球积雪面积产品采用的NDSI阈值为0.40,但在我国并没有验证,在区域积雪制图中仍然需要进行NDSI阈值选取的试验.选择祁连山中部山区常年积雪区作为研究区,利用SNOMAP方法从Landsat-ETM+影像中提取积雪图. 通过与目视解译获取的积雪图作比较,该方法提取积雪面积总体精度超过96%,可将其作为地面真实积雪. 然后选用MODIS 1B资料,采用NDSI方法得到研究区积雪图,通过改变NDSI阈值得到不同的MODIS积雪图与假设真实值Landsat-ETM+积雪图进行对比. 比较结果表明:NSIDC发布的MODIS积雪面积产品采用的NDSI阈值0.40偏高,造成研究区积雪面积的低估;通过对3个子研究区积雪图对比及统计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合理阈值为0.33.
  • 龙训建;钱鞠;张春敏;王根绪;李元寿
    冰川冻土. 2008, 30(1): 139-14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空间内插法,对黄河源区达日县跨热洼尔玛流域高寒草甸小流域典型景观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全氮、有机质、全磷)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在小流域尺度范围内,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依次为:全氮>有机质>全磷;其中高寒草甸土壤全氮含量具有强空间变异,块金系数(C0/(C0+C))为23.5%,有机质和全磷属于中等空间变异,其块金系数(C0/(C0+C))分别为35.9%、41.7%;全氮、有机质和全磷的有效变程分别为2133m、1412m和1239m. 区域土壤养分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和平衡状况存在差异,其空间变异主要受海拔、地形、坡度、植被、根系分布状况等因素影响.
  • 寒区科学与技术
  • 李金城
    冰川冻土. 2008, 30(1): 147-15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2001年开始,随着铁路路基、桥梁等构筑物的建设施工,多年冻土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多年冻土的工程稳定性.通过对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历年来寒季暖季的冻害现场调查,在2002年寒季调查中发现多年冻土区的路基出现裂缝,2003年寒季调查发现冰椎、冰墁、混凝土剥蚀、沙害等,2004年又发现边坡渗水、涵洞积冰等冻害,2005年寒季调查发现新生病害较少.通过现场分析和及时治理,逐步提出了多年冻土区的补强措施,制定了主动保护措施为主、被动保护措施为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在设计方面,增加了对多年冻土的认识,及时将调查情况反馈到设计中去,调整设计思路,转变设计理念,实现青藏铁路的动态设计理念.
  • 刘建坤;韩小刚;刘争平;葛建军
    冰川冻土. 2008, 30(1): 153-1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堤、路堑过渡段的结构形式: 为保护路基下面多年冻土,在整个过渡段在暖季到来之前铺设保温材料;为了减少地表水的影响,在路肩线以下设置了复合土工膜防渗层;为了保证过渡段低于临界高度部分路基的稳定,对基底进行了换填;为了增加稳定性,在开挖地段设置了台阶并开展了现场实体试验. 对采用此过渡形式的青藏铁路北麓河路堤路堑过渡段进行了现场观测和分析,验证了其适应性.
  • 曹伟;盛煜;陈继
    冰川冻土. 2008, 30(1): 157-16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评价木里煤田冻土环境,在分析了煤矿开采与冻土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冻土热稳定性、冻土冻融侵蚀敏感性和冻土生态脆弱性子系统组成的木里煤田冻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计算了因子权重,利用文献和野外考察资料,通过权重和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加权计算建立了评价等级标准并对木里煤田冻土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木里煤田冻土环境质量为一般状态,冻土退化现象已经明显,冻融侵蚀现象已经出现,冻土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冻土环境已经受到干扰;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与实际相符;AHP法应用于冻土环境评价是科学的,有效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 姚晓亮;齐吉琳;宋春霞
    冰川冻土. 2008, 30(1): 165-16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藏粘土的重塑饱和土样为研究对象,使土样在封闭系统下经历一个冻融循环,通过试验考察土的工程性质在冻融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试验表明: 冻融循环对不同初始密度的土具有双重作用,使低密度的土变得密实,而高密度的土密度降低. 密度变化的同时,其力学性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试验分析了在相同冻结条件下,随着初始密度变化冻融后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
  • 李国玉;金会军;盛煜;张建明;俞祁浩;齐吉琳;温智;吕兰芝;童长江;郭东信;王绍令;魏智;吉延俊;于少鹏;何瑞霞;常晓丽;郝加前;陈友昌;吴伟;翟镇远;赵意民
    冰川冻土. 2008, 30(1): 170-17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2005-2007年期间,先后3次对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科学考察,开展了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评价和预测研究. 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在各类融区、季节冻土和水系等分隔作用下呈片状或岛状分布,沿线岛状、稀疏岛状及零星岛状占多年冻土区段的40%左右;管道沿线多年冻土随着气候的转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退化. 地形地貌单元、植被分布、地表水分条件的变化等局部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和地下冰的赋存产生重要的影响,管道沿线大约分布有50km左右的沼泽湿地,其表层为腐殖质土及泥炭层,泥炭层下面分布着含土冰层或地下冰,是管道沿线最差的冻土工程地质地段;由于中俄原油管道沿线水系发育多,冻胀丘、冰锥和冰幔等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 科学考察的成果为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管道的稳定性影响分析以及后期的长期检测系统设置等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为即将开工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 常晓丽;金会军;何瑞霞;杨思忠;于少鹏;吕兰芝;郭东信;王绍令;康兴成
    冰川冻土. 2008, 30(1): 176-18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经济开发时的冻土研究高潮之后,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研究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的气候变化与冻土退化对管道工程地基基础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问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7年7-8月组织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环境”科学考察,考察的主要区域涉及大兴安岭西坡从漠河(不连续多年冻土区)至阿尔山(多年冻土南界和下界附近)以及东坡从漠河、大杨树(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至嫩江平原北部大庆附近(季节冻土区). 考察中发现多处重要古冻土遗迹和重新研究了乌玛和伊图里河不活动冰楔群,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研究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演化和变化. 考察过程中,对大兴安岭(漠河-黄岗梁)和长白山的针叶林优势种(兴安松和章子松)树木年轮进行了系统采样,以详细研究小冰期晚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考察结果表明:最近50a来,受显著气候变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已经产生显著退化,南界有较大幅度(40-120 km)北移. 根据最新预测表明,在未来50-100a气候变暖情景下,多年冻土将继续退化,但面积上的变化将较慢. 这可能归结于东北地区较好的地表覆被条件和丰富的地下冰、雪盖减少,以及可能显著增强的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在冬季形成的强大、稳定和广泛的大气逆温层结对兴安-贝加尔型冻土的控制作用.
  • 张惠清;岳平七;李海军
    冰川冻土. 2008, 30(1): 183-18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8.0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水-定西公路工程通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环境地质安全如果不加以重视,易造成道路的地质灾害,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根据已有资料及野外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共发育80处;此外尚有黄土湿陷、软土等工程地质问题. 其中,发育滑坡32处,现状评估稳定性好的21处、较差的7处、差的4处,其中危险性中等的2处,危险性小的30处;崩塌13处,现状评估稳定性差的8处、较差的5处,其中现状危险性中等的1处,危险性小的12处;泥石流沟谷35条,现状评估中易发12条、低易发23条,其中危险性大的2条,危险性中等的11条,危险性小的22条. 区内黄土丘陵和河谷区黄土广布,黄土湿陷性普遍存在; 软土在雨水和施工机械联合影响下,会造成路面翻浆变形,但易于清理,其危险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