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程国栋
    冰川冻土. 2002, 24(4): 335-34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从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研究黑河流域的诸多生态经济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黑河流域的水资源不仅是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子,而且是联系流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纽带.在系统总结国际上关于流域尺度生态经济研究状况、进展和黑河流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综合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生态过程模拟模型的研究;2)宏观经济水资源模拟模型的研究;3)环境变化条件下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5)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最后,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在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综合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张志强, 程国栋, 徐中民
    冰川冻土. 2002, 24(4): 344-36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保护同盟(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最后,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 程国栋
    冰川冻土. 2002, 24(4): 361-36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承载力概念的历史、特征和缺陷及其应用背景和条件,对承载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承载力概念的变化划分为3阶段:1)萌芽阶段,环境容纳能力概念的提出;2)发展阶段,容纳能力概念中强调资源和环境与种群增长之间的状态均衡;3)完善阶段,承载力的概念强调人文价值选择,追求的目标,强调生态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承载力的估计变为一种范围估计.承载力概念应用在与人文活动及人文目标等有关的领域的时候,是一个复杂的规范概念,受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规律,人类价值取向,目标体制背景及管理措施等的影响.最后,在分析总结我国已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框架。
  • 徐中民, 陈东景
    冰川冻土. 2002, 24(4): 368-37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要阐述乘子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账户体系,详细地推导了社会账户体系的产出乘子,将其分为组内影响、额外影响和组间的相互影响三部分.以甘肃省临泽县平川乡为例,详细阐述了社会账户体系的建立过程,并基于所建立的2000年简化的投入产出表和社会账户体系,对其社会账户的产出乘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平川乡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 陈东景, 徐中民
    冰川冻土. 2002, 24(4): 374-37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值理论(emergytheory)是综合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能量流的转换机理,并定量研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关系的重要理论.在简要阐述能值理论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能值的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表明,张掖地区的农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环境负荷不断增加、产出率降低、产品经济成本增加、能值持续性指数下降等,这使得该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小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
  • 巩增泰, 徐中民
    冰川冻土. 2002, 24(4): 380-3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多目标问题.在可持续利用框架下、在全流域可按某些标准划分为若干特定地域的假设前提下,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配置数学模型.首先,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框架下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这些目标在可持续利用框架下、在全流域可按某些标准划分为若干特定地域的假设前提下的定量表示;其次,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持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多目标数学模型;最后,考虑到水资源分配的特殊性,通过建立流域内不同决策者对某种分配方案的模糊满意度函数,给出了所建决策模型的模糊满意解。
  • 李自珍, 惠苍, 徐中民, 刘发明
    冰川冻土. 2002, 24(4): 387-39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位构建理论是对生态位研究的新进展.以沙区植物梭梭为研究对象,从进化生态学角度探讨了沙区植物生态位构建机理,扩展了生态位构建的概念,建立了沙区植物种生态位的n维“超体积”构建模式、构建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及适宜度计测公式.实例分析表明:梭梭的生态位构建作用主要表现在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上,它能改变和营建局部环境,其多枝的形态结构与叶面生理代谢特征,能有效地截留降水、富集养分在根部土壤中发育为肥岛.计算结果显示,在种植密度梯度上,随着营林密度的减少,其构建动力和适宜度呈上升趋势,试验条件下密度为518株·hm-2时具有最大的构建动力和最高适宜度值,这为梭梭人工林营建提供了定量依据。
  • 苏华, 王忠静
    冰川冻土. 2002, 24(4): 393-39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内蒙古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未充分合理利用的现实问题,建立了该区域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经济及生态系统的多目标模型.在多目标优化预测中,利用天然草场的载畜量为传递因子,拟定包含生态质量信息的“绿色净面积”为目标变量之一,宏观的刻画了牧区草原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模型研究了节水力度、区外工程投资力度、草原载畜量、供水工程规划等4个可决策边界条件的不同方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和影响.在牧区发展策略方面,模型计算出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最佳减畜速率.通过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模型目标变量接口的计算,进一步支持了模型优化所得的减畜方案。
  • 苏志勇, 徐中民, 张志强, 陈东景, 龙爱华, 张勃
    冰川冻土. 2002, 24(4): 400-40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是联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纽带,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进行综合集成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为例,提出了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模型和纳入生态价值模块的途径和方法,从价值量的角度对流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耦合研究,并根据模型的优化分析结果分析了未来20a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
  • 龙爱华, 徐中民, 张志强, 王劲峰, 苏志勇
    冰川冻土. 2002, 24(4): 407-41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边际效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原理,运用水资源利用的边际效益空间动态优化方法,研究了黑河中游张掖地区调水后启动分水的时序和数量,阐述了净边际效益的求解过程和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当调入水量W≥1.1905×108t,高台县、临泽县、山丹县都应依次得到分水.最后分析了优化结果和问题处理,并对边际效益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预测分析。
  • 张勃, 张凯
    冰川冻土. 2002, 24(4): 414-42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干旱区绿洲的物质和能量空间分异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不同类型绿洲形成和演化的自然背景和农业资源组合的特点,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河流域绿洲为例,在综合分析影响绿洲空间分异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化学性质、土壤性状和水资源供应状况等自然地理要素基础上,将黑河绿洲划分为高位绿洲、中位绿洲和低位绿洲等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河流域不同类型绿洲主要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的空间分异,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张武文, 史生胜
    冰川冻土. 2002, 24(4): 421-42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九五”期间承担的原地质矿产部重点项目和科技部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对额济纳绿洲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近年来额济纳平原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排泄量,含水层储量每年减少92.5×106m3,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中深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不显著,潜水动态变化复杂,水位普遍下降,部分地区降幅在2.0~3.0m.受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绿洲区植被严重退化,胡杨林、柽柳林等地表植被大面积死亡,土地沙漠化加剧,绿洲的主要生态功能衰退.在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对绿洲植被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调整地下水动态,保护和恢复绿洲植被的途径和措施。
  • 殷永元
    冰川冻土. 2002, 24(4): 426-43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对策方法评估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建立和应用先进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对气候变化脆弱性和适应对策进行科学评估.因此需要了解当前已经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决策分析工具,掌握和了解各种适应对策评估工具的关键特性及其优缺点.首先介绍各种有关适应对策的定义及两大类适应评估方法途径,同时举例介绍不同方法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研究中的应用.常规的适应对策评估分析主要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对策评估技术指南中的方法工具为代表,另一种适应对策研究则致力于改善各种对气候变化敏感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复原能力.文中对各种适应对策评估方法和工具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提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新方向。
  • 胡国华, 夏军
    冰川冻土. 2002, 24(4): 433-43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概率论和灰色系统理论方法为基础,利用灰色概率、灰色概率分布、灰色期望及灰色方差等基本概念,针对环境系统的随机不确定性和灰色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灰色概率的非突发性环境风险度的量化方法.将非突发性环境风险归因于环境系统的随机不确定性和灰色不确定性,将影响环境容量和环境负荷耗用量的变量的分布处理成灰色概率分布,并用具有灰色概率形式的环境风险度来量化环境系统的非突发性失效风险性.最后,将具有灰色概率形式的环境风险度转化成一般的系统失效风险率,进而用改进一阶二矩法进行计算.作为算例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嘉陵江苍溪段有机污染风险度的估算。
  • 谢炳庚, 李晓青, 吕辉红, 贺曲夫
    冰川冻土. 2002, 24(4): 438-44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湖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利用栅格数据结构为主的数字环境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探索适合以山高坡陡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山区生态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属一般.总体环境状况东南部好于西北部,河谷盆地优于山地.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数据采集快速、客观,评价和制图自动化,评价结果空间定位精度高,直观性与实用性强等优点。
  • 毛德华, 夏军
    冰川冻土. 2002, 24(4): 444-45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1999─2001年的监测和调查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水质污染加剧,富营养化趋势明显;血吸虫病疫区扩展,危害反弹;洪涝灾害频繁严重,气候灾害多样;湿地资源衰退,生态平衡遭破坏等.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总体与具体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
  • 马明国, 角媛梅, 王雪梅, 程国栋
    冰川冻土. 2002, 24(4): 452-4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研究区内两个时期(1986—1990年和1999—2000年)20景LandsatTM5或Landsat ETM7影像图进行多波段合成、色彩优化、几何配准和数字镶嵌等预处理工作,生成试验区两个时期的TM/ETM+影像数字镶嵌图,并利用均方根(Root means quare,RMS)误差法评价几何配准的精度,用采样法评价数字镶嵌的精度.结果表明,单景TM/ETM+影像图几何配准的精度可以控制在1个像元以内.多景数字镶嵌时多数点的RMS误差小于2个像元,总的RMS误差在13~15之间.利用影像图作为几何配准的数据源的方法要优于利用地形图作为几何配准的数据源的方法。
  • 王录仓, 石培基
    冰川冻土. 2002, 24(4): 457-46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藏高原东缘区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元民族、经济结构的制约,民族宗教文化、民族贸易的超常亲合及资源开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低水平、小规模、职能分工不明确、空间分布差异大是城镇发展的主要特征.严酷封闭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是主要的障碍因素.因此选择“小规模、多中心、多层次、适当集中”的区域城镇化模式,强化城镇及区域特色产业,优化生态环境,营造城镇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中心城镇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张志斌, 张小平
    冰川冻土. 2002, 24(4): 463-46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西地区城镇体系在空间地域结构上,表现出绿洲城镇的特点;在职能类型结构上,以综合性城镇为主;在规模等级结构上,具有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体系的共性.未来城镇体系建设,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宏观思路出发,统一构建与绿洲环境相协调的城镇体系格局,使水资源能够支持重点城镇的发展,围绕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和敦煌市4个区域中心城市,有意识地利用“点—轴”结构,积极培育次级中心,形成空间分布合理、职能类型多样、规模等级协调的城镇体系网络,促进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 石惠春, 程国栋, 徐中民, 张志强, 张勃
    冰川冻土. 2002, 24(4): 470-47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2.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整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以个人为主的单干式科学研究已不能适应科技一体化发展趋势.多学科交叉与应用,不仅能够创造性地丰富科学知识体系,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而且还可以形成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研究团队群体创新实力.要发挥多学科专业人员团队科研整体潜力,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作为当前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以及彼得·圣吉的五项训练的学习型组织模型,并以学习型组织为理论基础和管理原则,详细介绍了将这一管理原则在生态经济研究团队建设、具体的科研任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