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丁永建, 叶佰生, 刘时银
    冰川冻土. 2000, 22(3): 193-19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40a中,我国西北内陆流域山区气候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主要对祁连山中部的黑河和讨赖河流域山区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气候变化特点讨论了气候要素与年径流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山区径流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敏感的反应.不同流域、径流对不同气候要素具有不同的依赖性,这主要与冰川、积雪和冻土等寒区水文要素的分布和规模有关.黑河流域径流呈增加之势,主要与降水量增加密切相关;而讨赖河径流则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主要由气温的上升所致.同时还对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径流的贡献进行了讨论.
  • 王根绪, 沈永平, 程国栋
    冰川冻土. 2000, 22(3): 200-20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3个时期的卫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对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相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强度分析,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和90年代以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原化草甸为代表的主要生态体系均呈现明显退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剧烈,荒漠化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气候干暖化及其引起的多年冻土退化.
  • 赖远明, 吴紫汪, 朱元林, 廖全荣
    冰川冻土. 2000, 22(3): 206-21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大坂山隧道围岩的抗冻特性,将采自隧道K106+400截面处的岩样加工成24块样品,样品的高度和直径均为0mm。将样品分成4组,每组6个样品。根据《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中的岩石抗冻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隧道围岩试样的冻融损伤试验。4组样品分别进行了0次,7次,14次和2次冻融.试样冻融后的抗压强度分别为77.71,68.9,63.77和0.77MPa.实验结果表明,该隧道围岩抗冻性能良好,不会由于冻融产生过快的风化,力学性能较稳定.此外,还利用CT对冻融前后的试样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冻融使试样的强度、密度和CT均值降低,CT的均方值增大.这种现象说明冻融损伤使试样的物理性能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冻融对试样的表层损伤较大,内部损伤较小.
  • 康世昌, 秦大河, Paul A. Mayewski, Cameron P. Wake, 任贾文
    冰川冻土. 2000, 22(3): 211-21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年5月中美联合珠穆朗玛峰地区绒布冰川考察期间,在远东绒布冰川海拔6500m的北支冰流粒雪盆内钻取到一支41m长冰芯.通过数年层法并根据β活化度的参照年(1954年和1963年),对远东绒布冰芯实施定年,冰芯底部为1814年,冰芯年平均净积累量为224mm(冰当量).根据远东绒布冰芯δ18O的变化,重建了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近200a气候变化,发现有5次冷期和5次暖期,且总趋势为变暖,这与本世纪北半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相一致.远东绒布冰芯气候记录同古里雅冰芯比较,两者的冷暖波动较为一致,说明青藏高原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共性.但是,远东绒布冰芯中δ18O的变化在短时间尺度上与降水量变化存在某些反相关性,这种关系并未影响到δ18O反映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
  • 丁卫华, 仵彦卿, 蒲毅彬, 廖全荣
    冰川冻土. 2000, 22(3): 218-22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岩石实验的CT动态观测现状,提出了密度损伤增量新概念.从理论上推导出CT数H与密度损伤增量的定量关系,应用密度损伤增量定量分析图像特征,并与基于灰度变化的传统的CT图像分析方法作了对比,说明密度损伤增量的优越性在于物理含义明确,可以定量刻划岩石任意应力状态.任意位置的损伤程度.借助于CT技术,密度损伤增量的量测得到实现,从而真实地观测到岩石细观损伤过程.
  • 苏珍, 施雅风
    冰川冻土. 2000, 22(3): 223-22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季风温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覆盖面积为占我国冰川 总面积的22.2%由于这类冰川的特性,对气候变暖极为敏感自小冰期最盛时(1世纪)以来,温冰川区平均升温0.8C,冰川面积减小相当现代面积的30%.为3921.2预估中国季风温冰川区2100年的升温值2.1℃,届时冰川面积将减少75%。达9900左右,考虑到降水增加趋势等因素,实际冰川退缩比例不大于80%,但这已足以说明温冰川的大规模衰退,其后果将对当地水资源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 金菊良, 杨晓华, 金保明, 丁晶
    冰川冻土. 2000, 22(3): 230-23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用门限回归模型(TR)来描述年径流时间上复杂的统计特性,并研制了TR建模的一套简便通用的方案.用作者改进的遗传算法可同时优化门限值和回归系数,从而解决了TR建模过程所涉及的大量优化工作这一难题,为TR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实例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案在其它自然资源中长期预测中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 何元庆, 姚檀栋, 杨梅学, 沈永平
    冰川冻土. 2000, 22(3): 235-24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9年夏季首次在玉龙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钻取了一支穿透整个粒雪层的10m冰芯,获取了近期数年的气候环境记录。深度78m以上δ18O周期性波动变化特征明显,通过与可溶性离子,电导率和PH值,以及粒雪中污化冰层位置的对比分析,可鉴别出5个平衡年度的冰雪层,每年平均净积累折合水当量约900mm.由于融水渗浸的影响产生“均质化作用”,δ18O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在7.8m以下,δ18O值变为均匀分布,气候记录波动变化特征逐渐消失,但由于粒雪层内融水再冻结层的保护作用,仍使以上若干年的气候环境信息得以保存。可溶性离子以Ca2+和Mg2+浓度较高,Cl-和Na+含量很低。说明冰芯内以冬季风形成的陆源沉积为主。Cl-和Na+的同步变化趋势指示出它们的相同来源,大部分层位上SO42-和NO3-浓度都很低,说明冰川区很少受到人类污染。根据冰芯内年平均净积累厚度和积累区的消融情况,粗略估计粒雪盆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400~3100mm之间。本研究为探索我国季风区温冰川现代过程找出一条新途径.
  • 张东启, 周尚哲
    冰川冻土. 2000, 22(3): 243-34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冰川区降水的形成因素,阐述了冰川作为特殊性质的下垫面对降水产生影响的机制,并定量化地计算出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对降水的贡献.冰川作为特殊性质下垫面对降水产生影响,其主要是通过致冷效应以及由此引发的温跃现象、逆温现象、冰川风现象、凝结高度降低现象和水平降水现象的作用来实现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作为特殊性质的下垫面对年降水的贡献比重随高度的不同而变化,从冰舌附近的1%向上逐渐增大,在粒雪盆处达到最大,占冰面年降水量的7.55%,再向上又有所减小.平均来说.冰川特殊下垫面对降水的贡献相当于冰川上年降水总量的5.60%.
  • 焦克勤, 姚檀栋, 李世杰
    冰川冻土. 2000, 22(3): 250-2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室样品分析和年代测定,综台讨论了西昆仑山32ka以来几个特征时段的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末次冰期冰盛期,气温比现代低9℃,降水量不足200mm.冰川规模比现代大2.2倍,平衡线降低值在300~400m.新仙女术期,除气温急剧降低外,并伴随着大气尘埃含量的迅速增加全新世早期,气候波动非常之剧烈,并导致了降温事什和与之相伴随的冰进事件,但这并没有改变升温的总趋势全新世中期,最暖期时,温度高于现代1.5℃并在末次冰期冰盛期的冰碛上发育了土壤和古土壤全新世晚期,新冰期开始于4000aBP.何明显分为3次小冰期的3次冷期发生在15,17和19世纪,其寒冷程度以19世纪最大.
  • 马明国, 陈贤章, 李新
    冰川冻土. 2000, 22(3): 257-26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冰冻圈资源在世界冰冻圈资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已生成的中国冰冻圈数据库由6个子库组成.采取HTTP和FTP两种协议传输数据,应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型的运作方式,基于CGI调用IDC程序实现属性数据的网上查询,通过VRML和Java等技术实现空间数据的网上发布,从而使冰冻圈信息可以更广泛、更快捷地服务于广大冰冻圈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从这些有益的尝试中可以看到,网络技术在未来的地球信息科学中特别是在数据库的发布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是建立中国数字冰冻圈的重要基础.
  • 秦大河, 姚檀栋
    冰川冻土. 2000, 22(3): 262-26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心清, 秦大河, 任贾文, 周会
    冰川冻土. 2000, 22(3): 270-27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目前生物有机酸的来源及其测试分析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目前已知的生物有机酸的来源有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直接释放、有机物质的燃烧、机动车辆燃油的尾气排放、稀烃等不饱和有机物的大气氧化、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甲酸蚁社会活动过程中的释放等等.有机酸来源的一个判别指标是甲酸/乙酸比值的大小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来源中,甲酸/乙酸比值<1,而自然源的两者比值>1要准确地测定降水中生物有机酸的含量必须考虑有机酸的易挥发、易污染及低含量等特性不同样品中生物有机酸的定量测定虽然原理相同,但由于其离子组成的差异,因而出现了针对不同样品的测试分析方法目前较好的有机酸测试分析方法可使其分析误差降低到3%~5%左右.
  • 汪崇鲜, 楼根达, 马玉峰
    冰川冻土. 2000, 22(3): 278-28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上海繁华市区内地铁建设工程实践,介绍了含水软粘土地层中水平冻结加固和暗挖法施工技术.在借鉴传统地层冻结法的基础上,应用新近开发的冻结孔孔口密封装置、组合钻头以及"跟管"钻进技术,解决了含水软粘土地层中水平冻结管铺设的关键技术;采用特制的低温伸缩接头,解决了超长距离盐水干管在盐水降温过程中的冷缩问题;应用"新奥法"原理,通过设置土体冻胀卸压孔、冻土融沉注浆技术、合理的支护技术等综合技术措施,将地表沉降和地铁隧道最终位移控制在10mm以内.该技术在我国上海繁华市区内首次应用成功,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繁华市区的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 段克勤, 姚檀栋, 李月芳, 唐富荣
    冰川冻土. 2000, 22(3): 282-28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格陵兰冰芯揭示出工业化社会以来Pb含量较工业化以前增加了200倍[1]以来,Pb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受到重视。现代北半球对流层中,人类活动释放的Pb已占北半球对流层中Pb含量的90%以上[1~3].然而,对于像南北极及青藏高原这样偏远的地区,Pb的环境测试资料非常有限。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占据冰冻图典型的地理位置,具监测寒区和全球环境变化的突出优势[4].
  • 谢自楚
    冰川冻土. 2000, 22(3): 284-28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2000.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冰雪资源地图集》(The World At Atlas of Snow and Ice Resources)是由原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国际雪冰委员会等支持下。经过20余年努力于1997年由俄罗斯地图出版社((MAP))出版的冰川学巨着,主编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地理研究所所长V.M.Kotlyakov,副主编及编委共23人,参加编辑的单位25个,科学家100余人,提供资料及参加有关图幅审查的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冰川学家。由于苏联解体等因素影响,该图集出版时间推迟了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