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8-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98, 20(3): 197-20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给出了冰冻圈的含义与组成,新生代42Ma前南极冰盖出现至中更新世,是地球上冰冻圈发展的漫长过程.青藏高原在早更新世只在个别高峰有冰川作用,直到1.1~0.6MaBP的昆(仑)黄(河)运动,将高原面抬升至3500m左右高度的降温作用和同时期地球接受日射的轨道转型(由4.1万年周期的轨道倾斜率过渡为10万年周期的轨道偏心率控制)及相伴的降温作用相耦合,形成了测年数据在0.6~0.8MaBP间的倒数第三次冰期或最大冰期.冰川规模最大时相当于MIS16阶段,冰川面积在5×105km2以上,其时冰川平衡线处夏季气温1~2℃,高于现代冰川,降水量在中东部4个山区为现代的1.8~3.2倍,在干旱的西昆仑山仅较现代多30%.高原西部有大规模的多年冻土发育,除夏季外,高原存在厚度不等的稳定积雪.反射率大幅度提高与积雪融化耗热,导致高原从以前的热源作用转变成多数月份起冷源作用,使地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加强高原外吹的冬季风,减弱了夏季的西南季风降水.但高原中东部受稳定的南支西风急流与夏季热低压影响,降水仍然较丰富,形成湿冷气候,这对高原本身和四周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位于倒数第三次冰期与倒数第二次冰期间的间冰期可以MIS13阶段?
  • 冰川冻土. 1998, 20(3): 209-2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8年5月5日至5月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举办了以“冰芯研究与全球变化”为主题的国际高级讲习班.
  • 程国栋
    冰川冻土. 1998, 20(3): 213-22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40年来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及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冰冻圈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以及在气候转暖条件下开展干旱与寒区水资源和寒区工程及减灾防灾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加快发展地理信息科学的必要性.
  • 秦大河, 任贾文, 康世昌
    冰川冻土. 1998, 20(3): 227-23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扼要回顾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历程、当前国际南极冰川学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并从南极冰盖雪冰物理特征研究、冰盖气候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研究以及冰芯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南极冰川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认为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成果显着,尤其是对南极冰盖气候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居于国际研究的前沿地位.
  • 姚檀栋
    冰川冻土. 1998, 20(3): 233-23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芯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冰芯因其分辨率高、信息量大、保真性强、时间序列长和洁净度高而成为研究地球系统中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的最好媒体.文章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基本内容,即与冰芯研究相关的过程研究和冰芯记录研究.然后对近10多年来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将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主要成果归纳为5个方面.同时指出青藏高原冰芯研究在8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最后,从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工作两个方面对未来青藏高原冰芯研究的实施战略进行了阐述.
  • 康尔泗
    冰川冻土. 1998, 20(3): 238-24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寒区和干旱区水文研究在冰川、积雪、冻土、高寒山区和山前地带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观测实验和研究体系.80年代以来,在冰川融水径流、出山径流形成的观测实验、寒区水文过程、冰川作用流域水文过程和大气过程相互关系、乌鲁木齐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高亚洲冰冻圈水文、冰川洪水和融雪径流以及干旱区水文等方面已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近年来,寒区和干旱区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在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冰雪水资源和出山径流变化及趋势预测以及水资源形成与变化的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十余年内,我国寒区和干旱区水文学的研究将发展到以水圈为中心的包括大气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各圈层在时间空间上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阶段,而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研究也将有新的突破,从而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
  • 冯学智, 陈贤章
    冰川冻土. 1998, 20(3): 245-24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之际,文章对雪冰遥感及应用研究的主要工作做概要的回顾,并着重介绍在雪冰遥感监测与融雪径流模拟,以及雪灾遥感、灾情损失评估等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与应用效益.根据当前积雪遥感研究中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动向,还对进一步开展积雪遥感研究的前景作了概要的分析与展望.
  • 曲耀光
    冰川冻土. 1998, 20(3): 248-24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国纬教授的《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于1997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国内有关水文循环大气过程的第一部专着,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 祁龙
    冰川冻土. 1998, 20(3): 249-25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总结了40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冰川、积雪和泥石流灾害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与进展,分析了冰雪和泥石流灾害的形势,提出了灾害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有加强全球变化对灾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及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西移后,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各类灾害的预研究等.最后提出了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 何兴, 徐月珍, 祝国存, 梁红
    冰川冻土. 1998, 20(3): 258-26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川冻土》学术期刊创办20年来已出版87期,发表论文1331篇,总字数1411万,现已进入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地球科学类影响因子位居第8名.这是院所领导关怀支持、编委努力和编辑辛勤劳动的结果.在进入21世纪之际,《冰川冻土》努力的目标应是进入国际优秀科技期刊的行列.
  • 马巍, 朱元林, 徐学祖
    冰川冻土. 1998, 20(3): 264-27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一个以冻土工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室,其建设和发展对促进我国冻土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迎来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之际,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走过了近9年的历程.回顾昨天,展望未来,只有紧紧把握冻土学科前沿,创新超前,解决国家在寒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基础性、关键性和综合性的工程和资源环境问题,才能创建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国冻土工程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 秦大河, 姚檀栋
    冰川冻土. 1998, 20(3): 273-27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际和国内冰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冰芯与寒区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的硬件(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和软件(科研力量)方面进行了简介.目前冰芯与寒区环境开研究实验室的三大研究领域为:1)冰川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2)冰芯记录研究;3)雪冰物理学研究.实验室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课题有32项,发表论文300多篇,专着9部,有4项成果获奖,并同国际多家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实验室今后发展目标是,在寒区气候环境记录和寒区现代过程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还将进一步培养和吸收人才.
  • 李忠勤, 叶佰生
    冰川冻土. 1998, 20(3): 280-2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详尽地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10年来在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赵林, 郭东信, 李述训
    冰川冻土. 1998, 20(3): 287-29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8.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研究站从1988年建站到1998年以来,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横向生产性项目的开展和完成不仅解决了部队和地方的实际问题,而且缓和了观测研究站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我所冻土学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在生产中实践的机会.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专项资助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在多年冻土变化、活动层水热过程、多年冻土与土壤沙化的关系、高原气候变化以及多年冻土与大气间的关系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开展了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展望未来,着眼于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广泛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及国际间的合作与研究,相信会取得更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