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5-11-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谢自楚, 黄茂桓, 苏珍, 刘潮海
    冰川冻土. 1995, 17(4): 289-29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著名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样松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5年10月22逝世,享年58岁。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追悼这位与我们三十多年风两同舟的战友。
  • 李培基
    冰川冻土. 1995, 17(4): 291-29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亚洲是全球山地积雪的重要分布区,对探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诊断积雪与气候相互作用,以及预测海面上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78──1987年SMMR微波候积雪深度资料,1973──1989年NOAA周积雪面积图,以及青藏高原60个基本气象台站1957──1992年逐日积雪深度、密度和月积雪日数记录,揭示出亚洲高原积雪时空分布特征。
  • 曹梅盛
    冰川冻土. 1995, 17(4): 299-30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993/1994年青藏高原16幅NOAA积雪监测的分析,评价了NOAA/NESDIS积雪监测数字化的精度,证实本监测区域含50个以上NOAA/NESDIS网格单元时,该资料统计值才能满足WCRP监测雪盖率的精度要求。
  • 任贾文
    冰川冻土. 1995, 17(4): 303-30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ambert冰川是Amery冰架的补给源,为东南极冰盖最大的一支冰流。近几年对该冰流源区的路线考察表明,该地区积累速率相当低,大部分观测点低于150kg/(m2·a).考察区域表面年平均温度为-45-30℃。表面2m雪层的平均密度在400kg/m3左右变化。在1830-2700m海拔范围内的许多地点曾观测到深霜发育。表面运动速度基本上在20m/a以内。在低积累区,强烈的下降风和表面雪丘的发育使降雪重新堆积,导致应用稳定同位素比率剖面划分年层的可靠性下降。
  •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 1995, 17(4): 308-3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时间尺度dδ18O/dT的天气气候意义是不同的,其数值大小也是不一样的。本文根据对青藏高原沱沱河、德令哈、西宁三站大气降水中δ18O与温度关系的分析,并与具有长序列资料的地区进行比较,初步给出了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dδ18O/dT之间的差异。
  • 沈忠言, 彭万巍, 刘永智
    冰川冻土. 1995, 17(4): 315-32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冻结饱水黄土的拉伸试验表明,拉伸破坏均属脆性破坏类型,拉断面上矿物颗粒剪移错粒,裂隙发育。拉伸的应力-应变过程,视荷载作用的快慢大致可分为粘弹-塑性、粘-弹性和脆性破坏三类,它们可用统一的方程形式加以描述。此外,对饱水冻结黄土的峰值应力、破坏应变和破坏时间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抗拉、抗压强度作分析比较后指出,它们的比值为0.44-0.63,与负温和加载速率的关系不大。
  • 王廷栋, 赵希淑, 吴紫汪, 刘永智
    冰川冻土. 1995, 17(4): 322-32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线性粘弹性理论出发,在满足Boltzmann叠加原理的情况下,给出了模型实验应满足的一般相似条件。由此出发,进一步讨论了冻土蠕变模拟实验的相似条件,得出了由模型实验结果计算原型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公式。
  • 李洪升, 张小鹏, 朱元林, 彭万巍
    冰川冻土. 1995, 17(4): 328-33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参照有关的测试方法,制作三点弯曲试样,对冻土的断裂韧度KIC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含水量、温度及加载速率等是影响KIC值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获得KIC与主要因素之间的定量表达式。
  • 盛煜, 吴紫汪, 苗丽娜, 马巍
    冰川冻土. 1995, 17(4): 334-33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两级应力条件下冻结兰州砂土的蠕变试验发现,与单级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破坏相比,第二级应力作用下冻土的破坏时间增长,最小应变速率减小,即第一级应力对冻土有强化作用。在第一级应力作用时间相同时,这种强化作用的程度取决于第一级应力的大小,当第一级应力等于某临界值时,对冻土的强化作用最大。
  • 彭万巍, 张长庆, 张建明
    冰川冻土. 1995, 17(4): 339-34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由冻结黄土扭转试验得出的扭剪强度与其它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冻土的剪切强度不仅与土的物理性质有关外,而且还与其试验条件和方法有关。
  • 高向群, T.H.Jacka
    冰川冻土. 1995, 17(4): 343-34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单轴压缩蠕变实验结果。试样包括c轴取向为随机分布和非随机分布的冰、人造冰和取自南极洛多姆冰帽的冰芯冰。各向同性冰芯冰和人造冰的最小应变率存在差别,未获得合理的解释。方位组构与应力状态相容时,各向异性冰的最小应变率高于各向同性冰的最小应变率。随着第三应变阶段的发展,冰芯冰和人造冰的第三应变率趋近相同的恒定值。实验后冰芯冰和人造冰c轴方位组构类型相们,晶粒尺寸也接近。
  • 吴青柏, 童长江
    冰川冻土. 1995, 17(4): 350-35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转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多年冻土地温升高,厚度减薄,岛状多年冻土向北推移等,这些变化严重地于扰和影响了青藏公路的稳定性。考虑到这些变化和工程稳定性,青藏公路稳定性可分为6个带:极不稳定带;稳定带;基本稳定带;基本稳定过渡带;不稳定带;极不稳定带。
  • 刘宗香, 谢自楚
    冰川冻土. 1995, 17(4): 356-35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用中国冰川目录数据库中的青藏高原内陆水系冰川粒雪线、中值高度和地理坐标资料,利用计算机绘图方法,绘制出冰川粒雪线、中值高度在空间的变化趋势。以便全面认识该地区的冰川发育特征。
  • 研究综述
  •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95, 17(4): 360-37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学者1987年以来在国内外冰流动理论和试验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包括晶粒长大规律、异向性冰的第三蠕变、压剪联合作用下冰的流动以及全新世冰与冰期冰流动性质的差别等,并加以评论。
  • 马芹永
    冰川冻土. 1995, 17(4): 371-37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冻土的施工方法即钻爆法和机械挖掘法进行了回顾,实践证明,采用钻爆法施工比使用风镐掘进速度提高4倍左右,机械挖掘法国内尚处于试验改进阶段。对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书评
  • 吴紫汪,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95, 17(4): 377-378.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5.0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徐学祖和王家澄等五名作者撰写的《土体冻胀和盐胀机理》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全书共分土体冻胀和盐胀的基本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土中水的成冰作用和冻土中冷生构造形成的影响因素、土体冻胀和含盐土的盐胀和冻胀四章,共计21万字。我们热烈祝贺该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