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4-11-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黄茂桓, 周韬, 井晓平, 王文悌
    冰川冻土. 1994, 16(4): 289-30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末端开挖了2号冰洞。观测表明,冰温接近且略低于冰的融点;冰晶粗大,平均直径一般达十余毫米;大部具有多极大型组构;冰川底部含岩屑层的变形对冰川运动的贡献显着;冰川末端是一个应力剧变区,应变大,纵向压缩和竖向上升明显。主应变率在10-1a-1的数量级。洞壁上应变椭圆主轴的伸长、缩短和旋转均自洞里向洞外增加。
  • 徐学祖, 张立新, 王家澄
    冰川冻土. 1994, 16(4): 301-30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假设达西定律仍适用于冻土中水分运动;讨论了开放系统单向冻结饱水正冻土中冻胀速度与冻结速度、入流速度及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端面温度恒定和调节土柱冷端面的冷却速度的室内受控冻结试验,证实有关推论是正确的,且随冷却速度不同,可分出土体冻胀速度发育的三种类型:峰值型、谷值型和递降型。而且,通过调节土柱冷端面的冷却速度,可控制总入流量随时间按直线变化,即形成稳定入流情况。
  • 岳汉森
    冰川冻土. 1994, 16(4): 308-31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土壤溶液冻结温度与其含量和溶盐离子组成的关系约束下,土壤中水分、热流和溶盐运移的基本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构成了土壤在冻融过程中水-热-盐耦合运移的数学模型。随着专项研究的深入,模型尚需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 易顺民, 唐辉明
    冰川冻土. 1994, 16(4): 314-31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据分形理论,研究了冻土粒度成分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冻土的分维介于2和3之间,平均值为2.6左右。分维的大小揭示了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冻土的形成演化特征,分维可作为描述冻土粒度成分的参数。
  • 崔广心, 李毅
    冰川冻土. 1994, 16(4): 320-32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用自行研制的冰点仪,对4个不同含水率的砂土,在0-10MPa条件下,试验研究其结冰温度。研究表明,不饱和水的砂土,其结冰温度与外载无关;对饱和和过饱和水的砂土获得了其结冰温度随外载变化的规律。
  • 沈忠言, 彭万巍, 刘永智
    冰川冻土. 1994, 16(4): 327-33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论证了径压法测定冻土抗拉强度具有良好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试样长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问题以及计算方法的修正问题。长度为25-130mm的7种试样在不同温度和机速下的试验结果表明,试样长度对径向压裂法的测定结果无实质的影响。在通常范围内,试样的长径比问题可以不予考虑。在同样温度和机速下,径向压裂法的测定值比直接拉伸法的抗拉强度小得多;但在不同温度和机速下,两种结果的比例相当接近,可用统一比例系数K对径压法强度进行修正,使之符合直拉法指标,达到可比要求,供实际应用。
  • 张寅生, 康尔泗, 刘潮海
    冰川冻土. 1994, 16(4): 333-34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区的地理特点使其气候特征与平原区不同;气温年变幅小,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在海拔1000-2400m处形成逆温层。根据不同台站同期年平均降水量分析,大致在海拔1900m和3500m左右有两个较大降水带。气温与湿度随海拔的变化在不同高度带内并不一致。60年代以来,其气温变化较平原地区要小得多,而降水量在减少的同时其变率增加。
  • 王光宇, 曾群柱
    冰川冻土. 1994, 16(4): 342-34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北半球1978年(多雪年)、1970年(少雪年)和冬季雪盖与500hPa高度距平场的关系。1978,1970年对应100hPa高度场脊线位置。结果表明,夏季高度距平值比冬季大;1970年冬、夏500hPa高度距平(正、负)值比1978年大。青藏高原冬季雪盖与夏季500hPa高度距平均相关较大。1978年夏季比1970年夏季100hPa脊线位置偏南,最大可达3.37个纬度(120°E,7月).
  • 皇翠兰, 李忠勤
    冰川冻土. 1994, 16(4): 346-35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用原子吸收光谱仪(AA)测定雪冰样品中主要阳离子浓度的技术。对比用火焰光度计和在美国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的资料得出,这种方法对于测定中国西部冰川雪冰样品中的Na+,Ca2+,Mg2+浓度十分适合。提出使用正确的取样及样品运输方法以避免对雪冰样品的污染。
  • 李纲, 王茂海, 黄茂桓, 王文悌
    冰川冻土. 1994, 16(4): 351-35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底部取冰样12个,加工成直径113mm,长200mm的试样,在-1±0.3℃和0.42MPa(其中一试样为0.84MPa)的条件下,作恒应力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试样岩屑含量为0.01-2.50%的体积比。试验得出最小应变率出现在应变为1%左右,流动参数A与纯冰实验结果相近,未发现岩屑含量对冰的蠕变有明显影响。
  • 孙维贞
    冰川冻土. 1994, 16(4): 357-36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合多年分析经验,运用现代分析手段,简述PD-1/2型特种自控吸液仪和微机数据处理在冰碛物颗粒分析中的应用,认为此仪器在各类沉积物的颗粒分析上,能提高工效和质量。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使用新的计算方法,能提高数据的分析精度。公式的修正和分析方法的改进能减少误差。
  • 李培基
    冰川冻土. 1994, 16(4): 363-37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evils岩洞50万年气候记录所反映的气候轮回似乎不存在准周期性变化。Broecker认为,DH-11δ18O序列的定年分析是空前出色的。倒数第二次冰期结束时间虽然比深海记录仅早了1.7万年,却足以构成对Milankovitch理论的挑战。Shackleton反驳说,由于Devils裂隙一直充满着水,水中过量的230Th造成断代误差高达5千年。Imbrie的分析表明,如果把Devils年代强加于洋海记录,则必需改变深海沉积速度。而这是难以令人置信的。因此把它直接转移到深海记录上也是不适当的。Emiliani指出,冰期结束时间是一段过渡时期,并不适合作为更新世气候转折的准确时间标志,而δ18O曲线的峰值和谷值才适合用于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Gallap等对Barbados阶地形成时间的深入论证表明,近20万年以来,所有高海平面均与北纬65°N夏季日照峰值相对应,证明全球气候变化为轨道变化所驱动。Crowley则认为Devils岩洞与深海沉积两者的年代都是正确的。至于倒数第二次冰期鼎盛时期之后的转暖时间两者出现的不一致性应理解为南伸冰盖第一阶段退缩引起的副极锋的北撤导致的Devils区域变暖所造成的。东方站冰芯新的年代判定结果(追溯到倒数第二次冰期)与SPECAMP的时间尺度吻合得很好,两者有关末次间冰期持续时间的差别缩小了一半。
  • 王建民, 钟巍
    冰川冻土. 1994, 16(4): 371-37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4.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生于10-11ka左右的新仙女木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气候突然变冷事件。目前的有关其成因的各种假说都不能完全解释它的形成机制,本文通过对比世界各地的有关此事件的地质记录,综合评判各种假说,目前关于此事件的成因尚未搞清。现有的知识表明,洋流的改变及与之相伴随的海一气系统的重新调整,对理解此事件及与此类似的气候突发事件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