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3-08-2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程国栋, 徐学祖
    冰川冻土. 1993, 15(3): 421-42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国际冻土协会下挂的中国冰川冻土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织的第六届国际冻土会议于1993年7月5-9日在我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21个国家、约300名国内外冻土专家、学者在这里交流学识、切磋技艺。大会共设立三个分会场,同时宣读普通冻土学;冻土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冻胀;多年冻土工程等三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 施雅风
    冰川冻土. 1993, 15(3): 424-43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第27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1992年8月9-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笔者得到中国科学院批准和资助参加,于7月10日抵美,9月1日回国。除参加大会外,另参加8月5-8日的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访问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宇航局、马里兰大学地理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访问与游览了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现就地理学大会、全球变化研究讯息和美国大学地理系研究生培养三方面简报于后。
  • 秦大河
    冰川冻土. 1993, 15(3): 431-43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3年3月26-3l日,由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沿领域研讨会(ARW)资助召开的“南北极冰芯内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记录研究”研讨会在法国东部城市Annecy举行。会议主席为法国格勒诺布尔“冰川与环境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大气化学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冰川学家D.J.Delmas博士。
  • 徐钦琦
    冰川冻土. 1993, 15(3): 435-44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藏高原上更新世的三次冰期分别发生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2-4,6和14-16阶段。介于它们之间的乃是间冰期。所以寒冷期不等于冰期,间冰期不等于温暖期。如果考察过去73万年以来全球所获得的北半球冬半年平均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那么第2-4,6和14-16阶段乃是太阳辐射量比较低的时期。因此青藏高原的更新世冰期是服从天文气候学的基本规律的,是受天文因素的自然变化所控制的。
  • Vladimir B. Aizen, Elena M. Aizen, Victor N. Nesterov, David D. Sexton
    冰川冻土. 1993, 15(3): 442-459.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冰川学、气象学、日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以及野外观测和统计分析,认清了控制-内陆冰川作用大系统的各主要过程。野外工作包括不同天气类型和不同高度(积累区、粒雪界和消融区)的气象条件、各辐射和热量平衡分量、积累和消融。.划分了成冰带,提出系统内水转换的估算方法,可能对各水文要素作短期和长期预报。
  •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 1993, 15(3): 460-46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给出了1991年5月中美冰川考察队对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区的部分考察结果,初步分析了该区冰雪区和非冰雪区的温度、环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区的非冰雪区的温度变化幅度大于冰雪区;非冰雪区盛行偏西风,这与冰雪区强烈冷却作用形成的冷空气下沉有关;来自冰雪区的空气温度低、湿度大,来自非冰雪区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小;在冰雪区和非冰雪区的过渡带,可能存在冰川锋现象,它为解释冰雪区与非冰雪区之间的温度差异、风向突变以及第二大降水高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 李月芳, 姚檀栋, 皇翠兰, L. Thompson
    冰川冻土. 1993, 15(3): 467-473.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表面样和钻取样的离子浓度都随采样点距最高点(6800m)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钻取样的这一变化比表面样更明显。这种变化可归因于雪中的杂质主要来自陆源物质。在距最高点5km处离子浓度及δ18O的变化反映了雪的融化作用。
  • 刘耕年, 刘岳峰
    冰川冻土. 1993, 15(3): 474-48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天山中部乌鲁木齐河源区海拔3600-3900m之间的分选环是冰缘环境演化的产物。空冰斗后壁3930m发育弱分选高中心分选环,空冰斗3880m发育强烈活动的分选环,空冰斗3820m的冰坎处发育弱活动分选环,大西沟气象站西北3600-3650m发育残余的拉长的分选环。它们的海拔高度、形态、分选性、组构特点、活动性和发育时间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根据地貌部位和古冰碛分布判断,3930m分选环系小冰期以来的产物,3880m和3600m处分选环系新冰期以来的产物,3820m处分选环系上望峰冰期以来的产物。降水丰富,一年中气温在0℃上下波动的天数较多,有利于分选环的发育。
  • 蓝永超
    冰川冻土. 1993, 15(3): 481-48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灰色系统即信息不完全的系统,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中一种判断系统中各因素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量化方法。在灰关联空间中,可辨别系统因子的权重,确定因子的序化关系,划分系统主行为。本文首次将灰关联分析用于融雪径流预报中,以了解黄河上游(指龙羊峡水库以上,下同)各种影响因素对融雪径流作用的程度,从而为建立龙羊峡水库的春季融雪期(每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同)入库流量预报方程选取恰当的因子。
  • 高向群
    冰川冻土. 1993, 15(3): 487-491.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考察冰密度对最小应变率的影响,应用实验室制备冰和南极LawDome冰帽顶端附近的BHD冰芯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当密度由0.66Mg/m3增至0.80Mg/m3时,最小应变率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密度超过0.83Mg/m3时,最小应变率接近一恒定数值,该值与实验室制备冰(0.912Mg/m3)的实验结果相吻合。当密度<0.912Mg/m3时,为获得最小应变率所需要的总应变有所增加。当密度为0.66Mg/m3时,为获得最小应变率所需要的总应变为6-8%。为得到最小应变率而付出的额外应变的一部分被用于试样的密实化。
  • 米海珍, 吴紫汪, 马巍, 仙存德
    冰川冻土. 1993, 15(3): 492-497.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兰州细砂做了一系列的剪切蠕变试验,得到了其剪切蠕变特性及强度松驰方程。文中分析了蠕变破坏特征值与剪应力之间的关系,还证实在负温区可能存在一个界限值,以此为界,冻土的蠕变机制有所不同。
  • 廉乐明, 史金艳
    冰川冻土. 1993, 15(3): 498-50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鲁基杨诺夫等(1959)研究单体土冻结过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中,成功地引入了考虑土体湿迁移因素的迁移热修正项。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完成了土基冻结逐渐进行且伴随有湿迁移的路面体温度场的计算和冻结深度的确定。从理论上对试验路中出现的与传统概念相悖的现象,给予了合理的解释,从而为防冻害路基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 杨大庆
    冰川冻土. 1993, 15(3): 505-505.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astern Snow Conference(ESC)和Western Snow Conference(WSC)是美国与加拿大研究雪/水文科学的民间学术组织,其成员包括政府机构和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水资源管理、水电厂和气象及水文仪器公司的工程与技术人员。ESC与WSC每年于春末夏初分别在美国/加拿大的东部和西部召开会议。
  • 黄静山
    冰川冻土. 1993, 15(3): 506-510.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冻胀的概念和影响冻胀的基本因素。从点绘兰西县1990-1991年的冻结深度、冻胀量的历时曲线中看出,冻胀量随土壤的冻结深度增加而增长。冰冻期地面高程等于原地面暖土高程与冻胀量之和。分析了冻土与暖土高程混用对工程建设的不良结果。对年冻胀量微小的地区和使用测量成果精度要求不高的工程,可以应用冬季测量成果;反之,应使用非冰冻期测量成果,进行规划、设计、施工。
  •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93, 15(3): 511-512.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共同考察藏东南波密县境内的米堆冰川,发现冰川凹陷现象。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 李培基
    冰川冻土. 1993, 15(3): 513-5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曾一度沦落为古气候研究薄弱环节的陆地地质气候记录,当前又成为古气候研究的主要突破方向。最近从美国获得的陆地地质气候记录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向近20年来海洋地质气候记录取得的辉煌成绩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 韩建康
    冰川冻土. 1993, 15(3): 514-514.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继在美国那不拉斯加大学(1974年),加拿大卡鲁加林大学(1982年)和法国格林诺布尔环境冰川学地球物理学研究所(1988年)召开的第一、二、三届国际冰钻技术讨论会后,由日本极地所和日本雪冰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冰钻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4月20-23日本东京举行。
  • 苏珍
    冰川冻土. 1993, 15(3): 515-51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祁连山冰川、气候及径流变化监测与寒区水文研究》专集,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祁连山冰川及利用研究队的部分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对祁连山冰川的观测研究和室内分析总结完成的,并于1992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第7号”的形式正式出版。
  • 黄茂桓
    冰川冻土. 1993, 15(3): 516-516. https://doi.org/10.7522/j.issn.1000-0240.1993.0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12月21日在山西省保德县黄河天桥水电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冰工程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山西省水利学会和山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并由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天桥水电厂和河曲县水利水保局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