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7年基于地面观测的新疆积雪时空变化研究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in Xinjiang based on surface observation from 1961 to 2017
通讯作者:
编委: 庞瑜
收稿日期: 2018-12-04 修回日期: 2019-04-14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18-12-04 Revised: 2019-04-14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王慧(1972-),女,山东昌邑人,高级工程师,2007年在新疆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气候预测、气候监测与评估、气候变化等领域相关研究.E-mail:
关键词: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王慧, 王胜利, 余行杰, 王梅霞, 韩雪云.
WANG Hui, WANG Shengli, YU Xingjie, WANG Meixia, HAN Xueyun.
0 引言
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全球气候变暖十分敏感, 是重要的淡水资源, 因此, 积雪变化和监测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此广泛关注, 并得到了许多研究成果。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的研究表明, 北半球的积雪显著减少, 尤其是2005年以来[2-3], 在过去几年喜马拉雅山地区季节性积雪深度和持续时间的平均值、 最大值均呈下降趋势[4]; 同时, 在北美洲[5]、 欧洲[6]、 亚洲[7]等地区, 通过地面积雪观测研究也得到积雪深度在较长的时间内呈现普遍下降趋势。另外, 我国学者也对中国积雪关键指标时空变化特征深入分析[8-10], 同时针对近年来中国积雪研究热点地区(如青藏高原、 新疆)的积雪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 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进一步探讨其水文与气候效应[11-15]。
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区, 地表水资源匮乏, 但季节性积雪资源丰富, 是中国季节性积雪储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新疆地形复杂, 积雪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积雪分布总体呈自西向东、 由北向南减少的特点, 南疆盆地干旱少雪[15]。随着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新疆积雪也发生显著的变化, 2009/2010年冬季北疆出现近60 a来最强雪灾, 雪深大于20 cm的总面积较历年同期偏大2 ~ 3成, 其中阿勒泰达94 cm, 山区在1 ~ 2 m之间, 23个气象站冬季降水量和13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近年来针对新疆积雪的研究多基于卫星遥感资料开展, 得到近十多年新疆[16-17]、 天山[18-22]、 阿尔泰地区[23]积雪覆盖面积呈减小趋势, 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变化, 干旱地区积雪首日提前、 积雪终日延后, 积雪天数、 积雪深度和积雪指数增加, 半干旱地区积雪首日延后、 积雪终日提前、 积雪天数减少; 但其缺点是资料时间序列较短。相对卫星遥感资料, 气象站的积雪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更长, 能更客观地反映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积雪的变化特征, 研究人员利用新疆现有气象站积雪观测资料研究分析新疆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分布及变化, 得到新疆区域近50 a积雪日数、 积雪深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24-27], 但多侧重于新疆部分区域变化趋势分析, 缺少对新疆全区域积雪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本文采用新疆89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积雪深度观测资料, 分析近60 a新疆区域及各气象站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同时, 将新疆89站逐日积雪深度分为5个等级统计其每个积雪观测年度出现的日数, 重点研究分析积雪日数及不同积雪深度日数在新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为自治区社会经济、 交通、 农牧业生产等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新疆1961—2017年有完整连续观测的89个气象站逐日积雪深度资料。选取当年7月至次年6月为一个积雪观测年, 即1961年7月—1962年6月作为1961年资料, 以此类推得到57 a时间序列。单站冬季最大积雪深度为一个积雪观测年内出现的日最大积雪深度, 通常最大雪深出现在冬季, 故本文分析中与新疆现有气候业务保持一致, 称为冬季最大积雪深度;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极值采用各气象站建站以来的冬季最大积雪深度; 区域冬季最大积雪深度为一个积雪观测年内区域所有气象站出现的日最大积雪深度的平均值。单站积雪日数为每个积雪观测年内积雪深度≥0.5 cm的日数, 区域积雪日数为区域所有气象站每个积雪观测年内积雪深度≥0.5 cm的日数平均值。为进一步研究近60 a新疆不同积雪深度变化情况, 本文又将积雪深度划分为≤5 cm、 5 ~ 10 cm、 10 ~ 20 cm、 20~30 cm、 >30 cm五个等级, 分别统计单站和区域不同积雪深度出现日数; 单站每一年不同积雪深度日数即利用该气象站逐日积雪深度观测资料分别统计一个积雪观测年内5个等级积雪深度出现的日数, 单位为d; 区域每一年不同积雪深度日数为一个积雪观测年内分别统计区域内所有气象站积雪深度≤5 cm、 5 ~ 10 cm、 10 ~ 20 cm、 20 ~ 30 cm、 >30 cm出现日数的平均值, 单位为d。
研究区域划分参照新疆气候特点及气候业务将新疆划分为新疆区域(89站)包括北疆地区(37站)、 天山山区(14站)、 南疆地区(38站)3个子区域进行分析(图1)。
图1
图1
新疆气象站点分布
Fig.1
Location of the selecte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njiang
在研究过程中,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28]进行线性倾向估计, 积雪变化趋势显著性检验采用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判断, 即相关系数通过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则判断为变化趋势显著。
2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时空特征分析
2.1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空间分布特征
积雪受地形和纬度影响很大, 新疆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山区大于平原, 以天山为界, 天山以北大于南部。青河站2010年3月21日曾观测到95 cm的积雪, 为全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 此外阿勒泰、 伊宁县、 大西沟也曾出现了94 cm的积雪。从新疆近60 a来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的空间分布看(图2), 北疆大部地区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均在40 cm以上, 其中北部阿尔泰山山麓地区、 塔城盆地以及伊犁河谷的大部地区在60 ~ 100 cm之间; 天山山区及北疆沿天山一带大部地区在30 ~ 60 cm之间; 南疆积雪少, 大部地区最大积雪深度不足20 cm。而且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 新疆北部多雪区冬季最大积雪深度极值多出现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和1996年以后, 尤其是1996年以后也是新疆气候由暖干转为暖湿的阶段[29], 参看王秋香等[30]的研究, 北疆平均最大积雪深度空间一致性的第一特征向量年际增加趋势十分显著, 1997年之后普遍偏深。
图2
图2
新疆冬季最大积雪深度极值空间分布
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inter maximum snow depth in Xinjiang
2.2 冬季最大积雪深度时间变化特征
图3
图3
1961—2017年新疆区域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变化
Fig.3
Annual variations of maximum snow depth in the Xinjiang (a), in Northern Xinjiang (b),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c) and in Southern Xinjiang (d)
根据1961—2017年新疆89个气象站各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年变化趋势(图4), 其中78个气象站(约占87.6%)呈增加趋势, 北疆和天山山区的20个气象站显著增加, 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区、 天山北坡以及天山中部的中山带地区; 11个气象站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呈现减少趋势, 均分布在南疆地区; 南疆其他27个气象站仍呈略增加趋势, 由于南疆冬季降水稀少, 区域平均降水量仅为4.9 mm, 大部地区冬季少雪或无雪, 除山区有积雪外, 平原区积雪少见, 因此各站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图4
图4
新疆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1961—2017年)
●表示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示未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snow cover depth variation in Xinjiang from 1961 to 2017
The filled circle represents pass the test of significance and the hollow circle represents failed
3 不同积雪深度日数特征分析
3.1 空间分布特征
近60 a新疆区域积雪日数年平均为69.3 d, ≤5 cm的积雪日数约占34.0%, 5 ~ 10 cm积雪日数占21.0%, 10 ~ 20 cm积雪日数占27.6%, 20 ~ 30 cm积雪日数占12.5%, >30 cm积雪日数占4.9%。其中, 北疆地区积雪日数平均为110.8 d, ≤5 cm积雪日数占26.3%, 5 ~ 10 cm积雪日数占21.6%, 10 ~20 cm积雪日数占32.4%, 20 ~ 30 cm积雪日数占14.4%, >30 cm积雪日数占5.4%; 天山山区积雪日数平均为106.9 d, ≤5 cm积雪日数占38.0%, 5 ~10 cm积雪日数分别占19.9%, 10 ~ 20 cm积雪日数占24.1%, 20 ~ 30 cm积雪日数占12.6%, >30 cm积雪日数也占5.4%; 南疆地区总体积雪呈现少而薄, 积雪日数平均为14.7 d, 以≤5 cm积雪为主, ≤5 cm积雪日数占区域积雪出现总日数的74.5%, 5 ~ 10 cm积雪日数占20.4%, 10 ~ 20 cm积雪日数占4.9%, >20 cm积雪很少出现(表1)。
表1 新疆区域1961—2017年不同积雪深度平均日数及其变化趋势
Table 1
新疆 区域 | 北疆 地区 | 天山 山区 | 南疆地区 | ||
---|---|---|---|---|---|
年平均日数/d | 69.3 | 110.8 | 106.9 | 14.7 | |
气候倾向率/[(d·(10a)-1] | -0.19 | -0.29 | -0.78 | 0.13 | |
≤5 cm | 年平均日数/d | 21.4 | 26.0 | 37.1 | 11.0 |
占比/% | 34 | 26 | 38 | 75 | |
气候倾向率/[(d·(10a)-1] | -0.85* | -1.72* | -0.92 | 0.02 | |
5~10 cm | 年平均日数/d | 13.2 | 21.3 | 19.5 | 3.0 |
占比/% | 21 | 22 | 20 | 20 | |
气候倾向率/[(d·(10a)-1] | -0.40 | -0.96* | -0.78* | 0.28 | |
10~20 cm | 年平均日数/d | 17.3 | 32.0 | 23.6 | 0.7 |
占比/% | 28 | 32 | 24 | 5 | |
气候倾向率/[(d·(10a)-1] | 0.05 | 0.14 | -0.06 | 0.00 | |
20~30 cm | 年平均日数/d | 7.9 | 14.2 | 12.3 | 0.0 |
占比/% | 12 | 14 | 13 | 0 | |
气候倾向率/[(d·(10a)-1] | 0.89* | 1.67* | 1.22* | 0.01 | |
>30 cm | 年平均日数/d | 9.5 | 17.3 | 14.4 | 0 |
占比/% | 5 | 5 | 5 | 0 | |
气候倾向率/[(d·(10a)-1] | 1.22* | 2.34* | 1.54* | 0.01 |
从新疆各站积雪日数空间分布看(图5), 北疆和天山山区的大部地区积雪日数平均在80 d以上, 南疆大部地区在30 d以下。其中, 高值区位于天山西部、 中部以及阿勒泰地区、 塔城北部地区, 均在120 d左右。根据不同积雪深度日数空间分布情况, 天山山区和天山以北的大部地区以>10 cm积雪为主, 阿尔泰山南坡、 准噶尔盆地和其他地区的积雪变化特征差异较大。新疆积雪深度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南坡、 塔城地区、 伊犁河谷及天山中部的中山带, 上述大部地区>20 cm的积雪平均每年出现50 ~ 100 d, 约占出现积雪总次数的50%左右, >30 cm的积雪出现频次也占出现积雪总次数的30%左右, 这些地区也是新疆4个大暴雪过程高发区[32]; 南疆地区以5 cm以下积雪为主。
图5
图5
新疆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和不同积雪深度日数空间分布
Fig.5
Distributions of multi-annual mean snow cover duration (a) and that of snow cover depth less than 5 cm (b), snow depth between 5 and 10 cm (c), snow depth between 10 cm and 20 cm (d), snow depth between 20 cm and 30 cm (e) and snow depth greater than 30 cm (f) in Xinjiang
3.2 年际变化特征
近60 a新疆区域积雪日数呈略减少趋势, 减少速率为0.19 d·(10a)-1。其中, ≤5 cm、 5 ~ 10 cm积雪日数呈现减少趋势, 减少速率分别为0.85 d·(10a)-1、 0.40 d·(10a)-1, 尤其≤5 cm积雪日数显著减少;10 ~ 20 cm积雪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 20 ~ 30 cm、>30 cm积雪日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 增加速率分别为0.89 d·(10a)-1、 1.22 d·(10a)-1。
北疆地区及天山山区积雪日数变化趋势总体与新疆区域一致, 但变化幅度大于新疆区域, 北疆地区积雪日数减少速率为0.29 d·(10a)-1。其中, ≤5 cm、 5 ~ 10 cm积雪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 减少速率分别为1.72 d·(10a)-1、 0.96 d·(10a)-1; >10 cm积雪日数均呈增加趋势, 10 ~ 20 cm积雪日数略有增加, 20 ~ 30 cm、 >30 cm积雪日数显著增加, 增加速率分别为0.14 d·(10a)-1、 1.67 d·(10a)-1、 2.34 d·(10a)-1。天山山区积雪日数减少速率为0.78 d·(10a)-1。其中, ≤5 cm、 5 ~ 10 cm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 且5 ~ 10 cm积雪日数显著减少, 减少速率分别为0.92 d·(10a)-1、 0.78 d·(10a)-1, 10 ~ 20 cm积雪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 20 ~ 30 cm、 >30 cm积雪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 增加速率分别为1.22 d·(10a)-1、 1.54 d·(10a)-1。
南疆地区积雪很少, 积雪日数变化与新疆区域、 北疆地区、 天山山区均不同, 呈略增加的趋势, 增加速率为0.13 d·(10a)-1; 南疆地区主要是5 ~ 10 cm积雪日数略增加, 增加速率为0.28 d·(10a)-1; >10 cm积雪出现极少, 因此>10 cm积雪日数变化趋势也不明显(表1)。
从近60 a新疆积雪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看, 各气象站变化趋势不同, 89站中48站积雪日数减少、 41站增加, 其中北疆和天山山区7站显著减少, 主要分布在阿勒泰东部、 塔城地区以及中天山一带的部分地区; 此外, 和布克赛尔、 精河、 焉耆、 和硕4站显著增加。≤5 cm积雪日数, 北疆、 天山山区、 南疆西部以及昆仑山南麓的大部地区减少, 天山南坡的大部地区略增加; 5 ~ 10 cm积雪日数变化趋势基本与≤5 cm积雪日数变化一致, 两者区别在于南疆西部5 ~ 10 cm积雪日数表现为略增加; ≤5 cm、 5 ~ 10 cm积雪日数显著减少的区域与积雪日数一致, 主要分布在阿勒泰东部、 塔城地区以及中天山一带的部分地区。10 ~ 20 cm积雪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 89个气象站中52站增加、 37站减少, 且变化趋势不显著。>20 cm积雪日数, 北疆和天山山区的大部地区总体呈增加趋势、 南疆大部呈略减少趋势, 新疆阿勒泰北部、 天山北坡以及西天山的部分地区显著增加; 其中, 20 ~ 30 cm积雪日数北疆和天山山区51站中42站(约占82.4%)增加, >30 cm积雪日数北疆和天山山区的大部地区(51站中46站, 约占90.2%)呈增加趋势(图6)。
图6
图6
新疆积雪日数及不同积雪深度日数变化趋势空间分布
●表示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示未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Fig.6
Bidimensional distributions of linear trend rate of snow cover duration (a) and that of snow cover depth less than 5 cm (b), snow depth between 5 and 10 cm (c), snow depth between 10 cm and 20 cm (d), snow depth between 20 cm and 30 cm (e) and snow depth greater than 30 cm (f) in Xinjiang
The filled circle represents pass the test of significance and the hollow circle represents failed
综上所述,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新疆气候也在经历着显著变暖, 入侵新疆的冷空气频次减少, 但极端天气过程频发。与之相对应, 新疆积雪日数也表现出总体呈减少趋势, ≤10 cm积雪日数减少, 但>20 cm积雪日数显著增加。南疆积雪日数变化与北疆和天山山区不同, 呈略增加趋势, 近年来南疆冬季降水增加, 因此表现出5 ~ 10 cm积雪日数略有增加。与胡列群等[33]利用新疆91个气象站1960—2011年研究结论相比, 北疆和天山山区积雪日数减少的速率有所下降; 南疆则变化趋势相反, 转为略增加, 其原因可能是南疆地区本身降水稀少, 气象站选取不同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此外, 杨莲梅等[32]研究得到阿勒泰地区、 伊犁河谷、 天山北坡大暴雪过程显著增加, 而这些地区是新疆暴雪过程的多发区, 也是本文研究得到>20 cm积雪日数显著增加的区域。
4 结论
根据近60 a新疆地区89个气象站逐日积雪深度资料,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受地形和纬度影响, 新疆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山区多于平原, 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多于南部。阿勒泰地区、 塔城盆地以及伊犁河谷的大部地区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在60 ~ 100 cm之间, 天山山区及北疆沿天山一带大部地区在30 ~ 60 cm之间; 南疆大部分地区不足20 cm。而且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 新疆北部多雪区冬季最大积雪深度极值多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和1996年以后, 尤其1996年以后, 也是新疆气候由暖干转为暖湿的阶段。
(2)近60 a新疆区域尤其是北疆、 天山山区的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均呈增加趋势, 北疆和天山山区年际变化波动较大, 南疆略有增加, 但趋势不明显。新疆89个气象台站中78个(约占87.6%)呈增加趋势, 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地区, 北疆和天山山区的20个气象站显著增加。
(3)新疆区域、 北疆地区、 天山山区≤10 cm积雪日数占该区域积雪总日数的48% ~ 58%, 10 ~ 20 cm积雪日数约占24% ~ 32%, 20 ~ 30 cm积雪日数约占12% ~ 15%, >30 cm积雪日数占5%左右。南疆地区以≤5 cm积雪为主, ≤5 cm积雪日数占区域积雪总日数的74.5%, 5 ~ 10 cm积雪日数占20.4%, 10 ~ 20 cm积雪日数占4.9%, >20 cm积雪极少出现。
(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新疆气候也在经历着显著变暖, 入侵新疆的冷空气频次减少, 但极端天气过程频发, 与之相对应近60 a新疆积雪日数也表现出总体呈减少趋势, 尤其是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多雪地区, ≤10 cm积雪日数减少, 但>20 cm积雪日数显著增加, 阿勒泰北部、 天山北坡以及西天山显著增加的区域也是新疆暴雪过程的多发区。南疆积雪日数变化与北疆和天山山区不同, 呈略增加趋势, 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南疆冬季降水增加, 但南疆本身降水稀少, 因此表现为5 ~ 10 cm积雪日数略有增加。
参考文献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days in winter i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in last 50 years
[J].
近50 a西北干旱区冬季积雪日数变化特征
[J].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7
[J].
Northern Hemisphere continental snow cover extent in state of the climate in 2017
[J].
Consistent seasonal snow cover depth and duration variability over the Western Himalayas (WH)
[J].
A, Sarah C,
et al. Trends and extremes in Northern Hemisphere snow characteristics[J].
Widespread and accelerated decrease of observed mean and extreme snow depth over Europe
[J].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observed key parameters for snow cover in China during 1957-2009
[J].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days and the maximum depth of snow cover in China during recent 50 years
[J].
中国近50a积雪日数与最大积雪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J].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observed key parameters for snow cover in China during
1957—2009年中国台站观测的关键积雪参数时空变化特征
[J].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 snow cover in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
[J].
中国近50 a积雪变化时空特征
[J].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now depth and their causes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J].
青藏高原中东部积雪深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over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in Tibet from 2000 to 2014 and its response to key climate factors
[J].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及对气候的响应研究
[J].
A comparison study on snow cover of the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ts variational tendency in Qinghai Region
[J].
青海地区常规观测积雪资料对比及积雪变化趋势研究
[J].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now cover in the Mount Huashan from 1953 to 2016 its relationship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J].
1953—2016年华山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J].
A prediction of snow cover depth in the northern Xinjiang in the next 50 years
[J].
新疆北部地区积雪深度变化特征及未来50 a的预估
[J].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Xinjiang snow density and its consequence
[J].
新疆雪密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特征研究
[J].
Variability of snow cover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a case study of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J].
干旱、 半干旱地区积雪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J].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snow cover in a typical area of Tianshan Mountains
[J].
天山典型区卫星积雪时空特征研究
[J].
Study of the temporal and distribute of snow cover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2000 to 2006 in China
[J].
2000—2006年中国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A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now cover day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based on MODIS snow products
[J].
基于MODIS 积雪产品的天山年积雪日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J].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now cover in Tianshan Mountains of China based on daily cloudless snow cover product of MODIS
[J].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中国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snow cover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2001 to 2015, and its relation to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J].
2001—2015年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变化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J].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now cover in Altai region, Xinjiang from 2001 to 2014
[J].
2001—2014年新疆阿尔泰地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long-term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between mountain and plain areas in Xinjiang region from 1960 to 2003
[J].
1960—2003年新疆山区与平原积雪长期变化的对比分析
[J].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now cover ecllution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Xinjiang over the Period of 1961-2008
[J].
1961年至2008年新疆北疆地区积雪的时空演变特征
[J].
Snow cover variation during 1959-2003 in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J].
1959—2003年中国天山积雪的变化
[J].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snow cover area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over the last 45 years
[J].
45 a来塔里木河流域气温、 降水变化及其对积雪面积的影响
[J].
Preliminary study on signal, impact and foreground of climatic shift from Warm-Dry to Warm-Humid in Northwest China
[J].
西北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 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maximum snow cover depth in north Xinjiang derive from EOF
[J].
新疆北疆最大积雪深度EOF展开场的时间变化规律
[J].
Response of Xinjiang snow cover to climate change
[J].
新疆积雪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J].
Analyse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vapor of heavy snow in Xinjiang Region
[J].
新疆大暴雪天气特征及其水汽分析
[J].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