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冰川测年研究新进展
1
2003
... 第四纪冰川研究进入以技术测年为主要特征的时代[1 ] 20多年以来,可对冰川地形直接进行定年的测年技术,如宇宙成因核素(cosmogenic radionuclide, CRN)、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等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及广泛应用,推进了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发展.但由于技术或地质地貌等的复杂原因,不同测年技术应用于冰川地貌测年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或探索的问题,其中一些业已成为限制第四纪冰川研究深入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
第四纪冰川测年研究新进展
1
2003
... 第四纪冰川研究进入以技术测年为主要特征的时代[1 ] 20多年以来,可对冰川地形直接进行定年的测年技术,如宇宙成因核素(cosmogenic radionuclide, CRN)、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等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及广泛应用,推进了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发展.但由于技术或地质地貌等的复杂原因,不同测年技术应用于冰川地貌测年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或探索的问题,其中一些业已成为限制第四纪冰川研究深入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
Single-grain optical dating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why aliquot size matters in luminescence dating
5
2008
... 作为第四纪冰川最主要测年手段之一的释光测年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如:样品释光信号的不完全晒退、石英释光信号特征差、灵敏性低、难以找到均质的采样剖面、含水量估算困难等等[2 -9 ]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流程还没有达到标准化,更未达到商业化规模测试的程度.不管是野外还是室内的工作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野外采样时要谨慎选择采样点和采样部位;室内测试也要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测定技术与流程. ...
... 释光测年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矿物颗粒在沉积之前的最后一次曝光时,所有的辐射能/释光信号已被完全晒退或者清空,即计时器归零.但实际上,很多沉积物很难满足这种假设,冰川沉积就是其中一种.由于潜在的释光信号晒退不完全问题,冰川沉积被列为释光测年领域最具挑战的沉积类型之一[2 ,21 ] . ...
... 冰川沉积释光测年中除了信号晒退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如地质时期含水量的波动、年剂量率的变化、石英的释光特征差及其灵敏性低等[2 -9 ] .冰川沉积物地质历史时期含水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是没有办法准确估计的.而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颗粒吸收辐射的效率进而影响剂量率和年代,1%的含水量波动可以导致年代计算结果发生约1%的偏差[3 ] .因此,含水量的估算也成为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冰川沉积通常不如风成沉积均匀,冰川直接沉积的冰碛更是如此.在测试剂量率时,很难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由此也会对剂量率的准确估算造成困难.冰水沉积和冰缘风成沉积较为均匀,相对更适合释光测年.与风成沉积相比,冰川沉积搬运距离较短,经历的曝光-埋藏的循环较少,这将导致石英颗粒释光特征较差以及信号灵敏性较低等问题,这些又会增加等效剂量测试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年代的不确定性增大. ...
... 传统释光测年每个测片上粘有几十个至数百万个矿物颗粒,这就导致所有颗粒的剂量被均一化,难以评估样品的晒退情况,容易出现年代高估.为解决冰川沉积潜在的晒退不完全/不均匀问题,Duller[2 ] 曾建议尽量减少测片上的颗粒,即用小测片乃至用一个颗粒(单颗粒)来测试等效剂量,然后用年代计算模型提取晒退良好的测片或颗粒用于等效剂量计算.我们曾将这种石英单颗粒技术应用于藏东南白玉沟冰碛垄测年[15 ] .该技术可以分辨晒退好或者差的样品,并且对于晒退差的样品可以提取出晒退好的颗粒用于年代确定(图4 ). ...
... 如前所述,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曝光不完全,因此,只要单个颗粒的释光信号量足够,测试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单颗粒测试.如果没有单颗粒设备,用小测片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样品面积在1 mm2 左右的小测片,上面包含约20个粗颗粒(200 μm)石英[图8 (c)][2 ] ,如果按照5%的比例[38 ] ,只有约1个颗粒贡献主要的释光信号,理论上相当于单颗粒测试.长石颗粒的信号一般足够应付单颗粒,参与贡献释光信号的颗粒也多得多[38 ]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Luminescence dating of glacial and associated sediments: review,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9
2008
... 针对冰川沉积释光信号不完全晒退问题,近20多年来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探索[3 -17 ] .本文在近年来的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进展,包括我们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冰川沉积释光信号晒退规律、释光测年采样和测试的选择策略及注意事项,供第四纪冰川及相关研究同行参考. ...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3 ,7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3 ,7 ,14 ,16 ,24 -28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冰川沉积释光测年中除了信号晒退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如地质时期含水量的波动、年剂量率的变化、石英的释光特征差及其灵敏性低等[2 -9 ] .冰川沉积物地质历史时期含水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是没有办法准确估计的.而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颗粒吸收辐射的效率进而影响剂量率和年代,1%的含水量波动可以导致年代计算结果发生约1%的偏差[3 ] .因此,含水量的估算也成为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冰川沉积通常不如风成沉积均匀,冰川直接沉积的冰碛更是如此.在测试剂量率时,很难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由此也会对剂量率的准确估算造成困难.冰水沉积和冰缘风成沉积较为均匀,相对更适合释光测年.与风成沉积相比,冰川沉积搬运距离较短,经历的曝光-埋藏的循环较少,这将导致石英颗粒释光特征较差以及信号灵敏性较低等问题,这些又会增加等效剂量测试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年代的不确定性增大. ...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5 ] 与川西雀儿山[9 ] 实证研究与其他学者的已有研究[3 ,16 ] 共同表明,冰川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相关.一般而言,冰水沉积和风成沉积比冰碛物见光机会大,晒退较好,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碛物中,侧碛垄,尤其是其上部的样品信号晒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可能是其组成以冰面岩屑为主的缘故.对于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而言,碎屑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混合了冰下、冰内、冰面碎屑甚至非冰川沉积,其中很多碎屑没有机会见光.有些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可能在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死冰环境.冰川消融后,碎屑原地沉积,冰内和冰下碎屑的见光机会很少.终碛垄中的碎屑在融出时可能有机会见光,但也有混入冰川谷地中先前堆积的其他沉积物的风险.因为冰川前进过程中,会将谷底中的先成沉积物重新搬运或者推挤形成终碛垄.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 前文已提及,对于冰川沉积来说,石英单颗粒或小测片测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要做单颗粒或者小测片,以区分不同晒退程度的颗粒,只能选择粗颗粒(细砂、极细砂).细颗粒(粉砂)很难将很少量的颗粒甚至单个颗粒分开测试.理论上,细颗粒代表相对低能的水环境,浑浊度较低,透光性较好,晒退的可能性更大[3 ,50 ] .且细颗粒比粗颗粒搬运的距离可能更长,见光的机会更多[3 ] .但实际测试发现不少地方的粗颗粒和细颗粒差别不大甚至好于细颗粒[7 ,51 ] .Hu等[13 ] 在巴松措的测年结果显示细颗粒晒退更好,可能原因是冰川中部分细颗粒来自大气降尘,在进入冰川前经历了充分曝光.他们建议对不同粒级的颗粒做测年对比,以检测样品的信号晒退程度.此外,得益于岩石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砾石现在也可以用于释光测年.且砾石的晒退情况通过释光-深度曲线很容易确定,在甄别晒退程度不同的样品上比上述常规颗粒测试更具优势.此外,有些冰碛垄上很难找到砂质剖面采集传统释光样品,此时砾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 [3 ].但实际测试发现不少地方的粗颗粒和细颗粒差别不大甚至好于细颗粒[7 ,51 ] .Hu等[13 ] 在巴松措的测年结果显示细颗粒晒退更好,可能原因是冰川中部分细颗粒来自大气降尘,在进入冰川前经历了充分曝光.他们建议对不同粒级的颗粒做测年对比,以检测样品的信号晒退程度.此外,得益于岩石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砾石现在也可以用于释光测年.且砾石的晒退情况通过释光-深度曲线很容易确定,在甄别晒退程度不同的样品上比上述常规颗粒测试更具优势.此外,有些冰碛垄上很难找到砂质剖面采集传统释光样品,此时砾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luminescence dating of Late Quaternary glacial sediments in the NW Scottish Highlands
0
2007
Optical dating of young glacial sediments from the source area of the Urumqi River in Tiansh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6
2015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 笔者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和罗卜道沟[5 ] ,以及川西雀儿山硬普沟[9 ] 也做了年轻冰川沉积测年尝试.结果显示,有些年轻冰川沉积物的年代被高估,但程度随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不同而不同(图2 ).总体上,采自冰水沉积和侧碛垄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低,但采自终碛垄、冰碛丘陵、地表冰碛(ground moraine)、现代冰下岩屑样品等高估较严重.乌鲁木齐河源现代冰水样品年代高估2 ka左右,小冰期侧碛垄上冰水透镜体年代高估约1.3 ka.几个侧碛垄上的冰碛物样品的年代高估在0~3.7 ka之间.现代底碛中的冰水透镜体样品年代高达20.6 ka,表明底碛中的冰水沉积曝光很不理想.这也提示我们冰水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下和冰内环境的冰水沉积见光机会也可能不多,而气下环境冰水沉积有长时间曝光从而晒退的机会.硬普沟年轻冰川沉积测试结果表明,现代冰川前方约40 m和约700 m的现代和新冰期冰水沉积样品以及小冰期侧碛垄脊上的样品晒退相对较好,年代高估在几百年以内.相反,乌鲁木齐河源冰下岩屑、终碛垄、底碛(包括其间的冰水透镜体)和冰碛丘陵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严重,在3.7~29.6 ka之间.冰碛丘陵中的次生黄土样品的年代高估也比预想的高(7.7 ka和10.4 ka).硬普沟现代地表冰碛垄和新冰期低矮终碛垄样品的年代高估也高达约15~17 ka.冰内和冰下的剪切和研磨作用有可能导致释光信号被归零[32 -33 ] ,其机制如同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石英ESR信号也可以被冰下压碎和研磨作用归零类似[34 ] .不过,我们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末端下方采集的现代冰下岩屑(底碛)样品显示出极高的年代高估(29.6 ka),说明冰川的剪切、研磨和压碎等作用可能对释光信号的归零影响很小.由于仅有一个样品,这个结论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检验. ...
... 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类型样品的年代高估(根据参考文献[
5 ]和[9]改绘)
Age overestimation of samples from different geomorphological positions and depositional settings (modified from References [5] and [9]) Fig.2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5 ] 与川西雀儿山[9 ] 实证研究与其他学者的已有研究[3 ,16 ] 共同表明,冰川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相关.一般而言,冰水沉积和风成沉积比冰碛物见光机会大,晒退较好,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碛物中,侧碛垄,尤其是其上部的样品信号晒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可能是其组成以冰面岩屑为主的缘故.对于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而言,碎屑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混合了冰下、冰内、冰面碎屑甚至非冰川沉积,其中很多碎屑没有机会见光.有些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可能在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死冰环境.冰川消融后,碎屑原地沉积,冰内和冰下碎屑的见光机会很少.终碛垄中的碎屑在融出时可能有机会见光,但也有混入冰川谷地中先前堆积的其他沉积物的风险.因为冰川前进过程中,会将谷底中的先成沉积物重新搬运或者推挤形成终碛垄. ...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5 ] 与川西雀儿山[9 ] 实证研究与其他学者的已有研究[3 ,16 ] 共同表明,冰川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相关.一般而言,冰水沉积和风成沉积比冰碛物见光机会大,晒退较好,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碛物中,侧碛垄,尤其是其上部的样品信号晒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可能是其组成以冰面岩屑为主的缘故.对于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而言,碎屑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混合了冰下、冰内、冰面碎屑甚至非冰川沉积,其中很多碎屑没有机会见光.有些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可能在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死冰环境.冰川消融后,碎屑原地沉积,冰内和冰下碎屑的见光机会很少.终碛垄中的碎屑在融出时可能有机会见光,但也有混入冰川谷地中先前堆积的其他沉积物的风险.因为冰川前进过程中,会将谷底中的先成沉积物重新搬运或者推挤形成终碛垄.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 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新老冰川沉积释光年代对比示意图(据文献[
5 ]和[37]改绘)
Comparison of OSL ages of young and old glacial sediments from Daxi Valley, the source area of Urumqi River (modified from References [5] and [37]) Fig.3 ![]()
最近,我们在藏东南的工作表明,部分末次冰期的冰碛垄的释光年代和地貌关系也不完全一致,出现不少年代倒置现象[11 ] .这个结果提醒我们,冰川沉积释光测年中的很多问题我们可能还不了解,还需要更多探索. ...
Quaternary glaciation of Mount Everest
1
2009
... 除了对年轻冰川沉积进行直接测年检验,释光测年在古冰川沉积上应用时,也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检验其适用性,例如与地貌地层关系或者其他测年技术对比等.如Owen等[6 ] 在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河谷的工作是采用释光和CRN技术对冰川沉积进行综合定年的一个代表.他们在研究地点采集了13个样品(冰碛物、冰碛相关的冰水沉积)进行光释光测年,结果和CRN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非常接近.他们还尝试用了其中一个样品进行单颗粒测试,没有检测出不完全晒退.这些情况表明样品的信号归零较好,释光年代是可信的. ...
Luminescence dating of Quaternary sediments in the Himalaya and High Asia: a practical guide to its use and limitations for constraining the timing of glaciation
7
2000
... 释光信号能否完全归零,取决于颗粒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是否充分曝光.冰川在重力及自身压力作用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对地表不断产生侵蚀.冰蚀作用产生的岩屑物质、冰川谷两侧山坡上因融冻风化、雪崩等作用造成的坠落堆积物、来自大气的降尘等,都在冰川的搬运下最终沉积形成各种冰川沉积地形.根据搬运过程中岩屑物质在冰川部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冰面、冰内和冰下岩屑.在搬运过程中,冰面岩屑理论上能充分曝光,释光信号有可能被晒退/归零;冰内和冰下岩屑没有机会见光,因此释光信号没办法被晒退[7 ,17 ,22 ] .不过,冰内、冰下和并冰面等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搬运过程中碎屑的位置有可能相互转换,沿冰内剪切面上升至冰面的冰下和冰内岩屑也有曝光的机会. ...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7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7 ,14 ,16 ,24 -28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大家认为冰水沉积信号晒退较好也是相对的.冰川融水往往比较浑浊,尤其是山地冰川融水处于高能环境,有流速快、高输沙量、混浊等特点,光线在融水中衰减很快[25 ,30 ] .此外,能量较高的短波被反射和吸收最快,在水中随深度增加光线的波峰逐渐向长波偏离[31 ] ,能量渐低.因此,融水携带的碎屑的释光信号可能不完全晒退或者晒退不均匀[7 ,16 ,23 ,30 ] .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 前文已提及,对于冰川沉积来说,石英单颗粒或小测片测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要做单颗粒或者小测片,以区分不同晒退程度的颗粒,只能选择粗颗粒(细砂、极细砂).细颗粒(粉砂)很难将很少量的颗粒甚至单个颗粒分开测试.理论上,细颗粒代表相对低能的水环境,浑浊度较低,透光性较好,晒退的可能性更大[3 ,50 ] .且细颗粒比粗颗粒搬运的距离可能更长,见光的机会更多[3 ] .但实际测试发现不少地方的粗颗粒和细颗粒差别不大甚至好于细颗粒[7 ,51 ] .Hu等[13 ] 在巴松措的测年结果显示细颗粒晒退更好,可能原因是冰川中部分细颗粒来自大气降尘,在进入冰川前经历了充分曝光.他们建议对不同粒级的颗粒做测年对比,以检测样品的信号晒退程度.此外,得益于岩石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砾石现在也可以用于释光测年.且砾石的晒退情况通过释光-深度曲线很容易确定,在甄别晒退程度不同的样品上比上述常规颗粒测试更具优势.此外,有些冰碛垄上很难找到砂质剖面采集传统释光样品,此时砾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Late Quaternary glaciogenic sediments in the upper Hunza valley: validating the timing of glaciation and assessing dating methods
1
2004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young glacial sediments from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7
2016
... 作为第四纪冰川最主要测年手段之一的释光测年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如:样品释光信号的不完全晒退、石英释光信号特征差、灵敏性低、难以找到均质的采样剖面、含水量估算困难等等[2 -9 ]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流程还没有达到标准化,更未达到商业化规模测试的程度.不管是野外还是室内的工作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野外采样时要谨慎选择采样点和采样部位;室内测试也要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测定技术与流程. ...
... 冰川沉积释光测年中除了信号晒退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如地质时期含水量的波动、年剂量率的变化、石英的释光特征差及其灵敏性低等[2 -9 ] .冰川沉积物地质历史时期含水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是没有办法准确估计的.而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颗粒吸收辐射的效率进而影响剂量率和年代,1%的含水量波动可以导致年代计算结果发生约1%的偏差[3 ] .因此,含水量的估算也成为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冰川沉积通常不如风成沉积均匀,冰川直接沉积的冰碛更是如此.在测试剂量率时,很难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由此也会对剂量率的准确估算造成困难.冰水沉积和冰缘风成沉积较为均匀,相对更适合释光测年.与风成沉积相比,冰川沉积搬运距离较短,经历的曝光-埋藏的循环较少,这将导致石英颗粒释光特征较差以及信号灵敏性较低等问题,这些又会增加等效剂量测试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年代的不确定性增大. ...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 笔者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和罗卜道沟[5 ] ,以及川西雀儿山硬普沟[9 ] 也做了年轻冰川沉积测年尝试.结果显示,有些年轻冰川沉积物的年代被高估,但程度随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不同而不同(图2 ).总体上,采自冰水沉积和侧碛垄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低,但采自终碛垄、冰碛丘陵、地表冰碛(ground moraine)、现代冰下岩屑样品等高估较严重.乌鲁木齐河源现代冰水样品年代高估2 ka左右,小冰期侧碛垄上冰水透镜体年代高估约1.3 ka.几个侧碛垄上的冰碛物样品的年代高估在0~3.7 ka之间.现代底碛中的冰水透镜体样品年代高达20.6 ka,表明底碛中的冰水沉积曝光很不理想.这也提示我们冰水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下和冰内环境的冰水沉积见光机会也可能不多,而气下环境冰水沉积有长时间曝光从而晒退的机会.硬普沟年轻冰川沉积测试结果表明,现代冰川前方约40 m和约700 m的现代和新冰期冰水沉积样品以及小冰期侧碛垄脊上的样品晒退相对较好,年代高估在几百年以内.相反,乌鲁木齐河源冰下岩屑、终碛垄、底碛(包括其间的冰水透镜体)和冰碛丘陵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严重,在3.7~29.6 ka之间.冰碛丘陵中的次生黄土样品的年代高估也比预想的高(7.7 ka和10.4 ka).硬普沟现代地表冰碛垄和新冰期低矮终碛垄样品的年代高估也高达约15~17 ka.冰内和冰下的剪切和研磨作用有可能导致释光信号被归零[32 -33 ] ,其机制如同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石英ESR信号也可以被冰下压碎和研磨作用归零类似[34 ] .不过,我们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末端下方采集的现代冰下岩屑(底碛)样品显示出极高的年代高估(29.6 ka),说明冰川的剪切、研磨和压碎等作用可能对释光信号的归零影响很小.由于仅有一个样品,这个结论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检验. ...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5 ] 与川西雀儿山[9 ] 实证研究与其他学者的已有研究[3 ,16 ] 共同表明,冰川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相关.一般而言,冰水沉积和风成沉积比冰碛物见光机会大,晒退较好,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碛物中,侧碛垄,尤其是其上部的样品信号晒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可能是其组成以冰面岩屑为主的缘故.对于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而言,碎屑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混合了冰下、冰内、冰面碎屑甚至非冰川沉积,其中很多碎屑没有机会见光.有些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可能在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死冰环境.冰川消融后,碎屑原地沉积,冰内和冰下碎屑的见光机会很少.终碛垄中的碎屑在融出时可能有机会见光,但也有混入冰川谷地中先前堆积的其他沉积物的风险.因为冰川前进过程中,会将谷底中的先成沉积物重新搬运或者推挤形成终碛垄.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Luminescence chronology of late Quaternary moraines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 equilibrium-line altitude reconstruction from Parlung Zangbo Valley,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1
2014
... 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冰川沉积的释光测年适应性上也作了一些探讨[10 -11 ,35 -37 ]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所获得的末次冰期冰碛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和已有的其他年代具有可比性[37 ]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derived from glacial deposits in the Parlung Zangbo Valley,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3
2020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 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冰川沉积的释光测年适应性上也作了一些探讨[10 -11 ,35 -37 ]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所获得的末次冰期冰碛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和已有的其他年代具有可比性[37 ]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最近,我们在藏东南的工作表明,部分末次冰期的冰碛垄的释光年代和地貌关系也不完全一致,出现不少年代倒置现象[11 ] .这个结果提醒我们,冰川沉积释光测年中的很多问题我们可能还不了解,还需要更多探索. ...
Single grain optical dating of glacigenic deposits
2
2006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由于冰川沉积中的石英颗粒灵敏度普遍较低,De测试结果离散度大,易导致较大的年代误差.并且,对于石英而言,95%以上的释光信号来自不到5%的颗粒的贡献,冰川沉积可能更少颗粒贡献信号[12 ,38 ] .因此,提取信号足够高而又完全晒退的颗粒需要耗费大量机时.钾长石的红外释光信号(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灵敏度要高得多,而且40%以上的钾长石会贡献释光信号[38 ]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Luminescence dating of glacial deposits near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using different grain-size fractions
1
2015
... 前文已提及,对于冰川沉积来说,石英单颗粒或小测片测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要做单颗粒或者小测片,以区分不同晒退程度的颗粒,只能选择粗颗粒(细砂、极细砂).细颗粒(粉砂)很难将很少量的颗粒甚至单个颗粒分开测试.理论上,细颗粒代表相对低能的水环境,浑浊度较低,透光性较好,晒退的可能性更大[3 ,50 ] .且细颗粒比粗颗粒搬运的距离可能更长,见光的机会更多[3 ] .但实际测试发现不少地方的粗颗粒和细颗粒差别不大甚至好于细颗粒[7 ,51 ] .Hu等[13 ] 在巴松措的测年结果显示细颗粒晒退更好,可能原因是冰川中部分细颗粒来自大气降尘,在进入冰川前经历了充分曝光.他们建议对不同粒级的颗粒做测年对比,以检测样品的信号晒退程度.此外,得益于岩石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砾石现在也可以用于释光测年.且砾石的晒退情况通过释光-深度曲线很容易确定,在甄别晒退程度不同的样品上比上述常规颗粒测试更具优势.此外,有些冰碛垄上很难找到砂质剖面采集传统释光样品,此时砾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Towards successful OSL sampling strategies in glacial environments: deciphering the influence of depositional processes on bleaching of modern glacial sediments from Jostedalen, Southern Norway
3
2014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Single grain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glacial sediments from the Baiyu Valley, southeastern Tibet
3
2015
... 传统释光测年每个测片上粘有几十个至数百万个矿物颗粒,这就导致所有颗粒的剂量被均一化,难以评估样品的晒退情况,容易出现年代高估.为解决冰川沉积潜在的晒退不完全/不均匀问题,Duller[2 ] 曾建议尽量减少测片上的颗粒,即用小测片乃至用一个颗粒(单颗粒)来测试等效剂量,然后用年代计算模型提取晒退良好的测片或颗粒用于等效剂量计算.我们曾将这种石英单颗粒技术应用于藏东南白玉沟冰碛垄测年[15 ] .该技术可以分辨晒退好或者差的样品,并且对于晒退差的样品可以提取出晒退好的颗粒用于年代确定(图4 ). ...
... [
15 ])
Equivalent dose (De) distribution of quartz single grain dating of glacial samples from Baiyu Valley, SE Tibet (Des of poor bleached (a) and well bleached (b)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by minimum age model and central age model respectively[15 ] ) Fig.4 ![]()
由于冰川沉积中的石英颗粒灵敏度普遍较低,De测试结果离散度大,易导致较大的年代误差.并且,对于石英而言,95%以上的释光信号来自不到5%的颗粒的贡献,冰川沉积可能更少颗粒贡献信号[12 ,38 ] .因此,提取信号足够高而又完全晒退的颗粒需要耗费大量机时.钾长石的红外释光信号(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灵敏度要高得多,而且40%以上的钾长石会贡献释光信号[38 ]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 [
15 ])
Fig.4 ![]()
由于冰川沉积中的石英颗粒灵敏度普遍较低,De测试结果离散度大,易导致较大的年代误差.并且,对于石英而言,95%以上的释光信号来自不到5%的颗粒的贡献,冰川沉积可能更少颗粒贡献信号[12 ,38 ] .因此,提取信号足够高而又完全晒退的颗粒需要耗费大量机时.钾长石的红外释光信号(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灵敏度要高得多,而且40%以上的钾长石会贡献释光信号[38 ]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Luminescence dating of glaciofluvial deposits: a review
4
2009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大家认为冰水沉积信号晒退较好也是相对的.冰川融水往往比较浑浊,尤其是山地冰川融水处于高能环境,有流速快、高输沙量、混浊等特点,光线在融水中衰减很快[25 ,30 ] .此外,能量较高的短波被反射和吸收最快,在水中随深度增加光线的波峰逐渐向长波偏离[31 ] ,能量渐低.因此,融水携带的碎屑的释光信号可能不完全晒退或者晒退不均匀[7 ,16 ,23 ,30 ] . ...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5 ] 与川西雀儿山[9 ] 实证研究与其他学者的已有研究[3 ,16 ] 共同表明,冰川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相关.一般而言,冰水沉积和风成沉积比冰碛物见光机会大,晒退较好,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碛物中,侧碛垄,尤其是其上部的样品信号晒退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可能是其组成以冰面岩屑为主的缘故.对于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而言,碎屑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混合了冰下、冰内、冰面碎屑甚至非冰川沉积,其中很多碎屑没有机会见光.有些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可能在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死冰环境.冰川消融后,碎屑原地沉积,冰内和冰下碎屑的见光机会很少.终碛垄中的碎屑在融出时可能有机会见光,但也有混入冰川谷地中先前堆积的其他沉积物的风险.因为冰川前进过程中,会将谷底中的先成沉积物重新搬运或者推挤形成终碛垄.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Timing of past glaciations in Kanchenjunga Himal, Nepal by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tills
3
2002
... 针对冰川沉积释光信号不完全晒退问题,近20多年来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探索[3 -17 ] .本文在近年来的冰川沉积释光测年进展,包括我们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冰川沉积释光信号晒退规律、释光测年采样和测试的选择策略及注意事项,供第四纪冰川及相关研究同行参考. ...
... 释光信号能否完全归零,取决于颗粒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是否充分曝光.冰川在重力及自身压力作用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对地表不断产生侵蚀.冰蚀作用产生的岩屑物质、冰川谷两侧山坡上因融冻风化、雪崩等作用造成的坠落堆积物、来自大气的降尘等,都在冰川的搬运下最终沉积形成各种冰川沉积地形.根据搬运过程中岩屑物质在冰川部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冰面、冰内和冰下岩屑.在搬运过程中,冰面岩屑理论上能充分曝光,释光信号有可能被晒退/归零;冰内和冰下岩屑没有机会见光,因此释光信号没办法被晒退[7 ,17 ,22 ] .不过,冰内、冰下和并冰面等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搬运过程中碎屑的位置有可能相互转换,沿冰内剪切面上升至冰面的冰下和冰内岩屑也有曝光的机会. ...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光释光测年基本流程
1
2013
...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的计时器,基于不同计时器发展了不同的测年技术.释光测年技术(Luminescence dating)是基于矿物颗粒累积辐射能随时间增长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沉积物中的矿物颗粒(如石英、长石等)被掩埋(即埋藏/沉积)之后,不断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包括沉积物中的U、Th和K等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所产生的α、β和γ射线,以及宇宙射线等的辐射(图1 ),这会导致矿物晶体里的电子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然后被晶格陷阱俘获形成俘获电子.辐射能以这种形式被储存下来,在没有达到饱和前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经过加热或者光照,俘获电子逃离晶格陷阱与空穴陷阱结合,累积的辐射能以光的形式被激发出来(图1 );当矿物重新被埋藏之后,辐射能又会重新累积.在实验室中,对矿物进行加热或光照射激发累积的辐射能,测量所释放的光子数量,即释光信号强度(与辐射能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累积的辐射剂量.累积的辐射剂量除以年剂量率可得到埋藏年代.年剂量率可以通过测试α、β和γ辐射强度(或者通过测试U、Th和K的含量间接计算),加上宇宙射线的贡献,再综合考虑含水量等因素计算得出.关于释光技术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相关综述论文[18 -19 ] 及其中的参考文献. ...
光释光测年基本流程
1
2013
...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的计时器,基于不同计时器发展了不同的测年技术.释光测年技术(Luminescence dating)是基于矿物颗粒累积辐射能随时间增长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沉积物中的矿物颗粒(如石英、长石等)被掩埋(即埋藏/沉积)之后,不断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包括沉积物中的U、Th和K等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所产生的α、β和γ射线,以及宇宙射线等的辐射(图1 ),这会导致矿物晶体里的电子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然后被晶格陷阱俘获形成俘获电子.辐射能以这种形式被储存下来,在没有达到饱和前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经过加热或者光照,俘获电子逃离晶格陷阱与空穴陷阱结合,累积的辐射能以光的形式被激发出来(图1 );当矿物重新被埋藏之后,辐射能又会重新累积.在实验室中,对矿物进行加热或光照射激发累积的辐射能,测量所释放的光子数量,即释光信号强度(与辐射能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累积的辐射剂量.累积的辐射剂量除以年剂量率可得到埋藏年代.年剂量率可以通过测试α、β和γ辐射强度(或者通过测试U、Th和K的含量间接计算),加上宇宙射线的贡献,再综合考虑含水量等因素计算得出.关于释光技术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相关综述论文[18 -19 ] 及其中的参考文献. ...
光释光测年法——综述及进展
1
2015
...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的计时器,基于不同计时器发展了不同的测年技术.释光测年技术(Luminescence dating)是基于矿物颗粒累积辐射能随时间增长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沉积物中的矿物颗粒(如石英、长石等)被掩埋(即埋藏/沉积)之后,不断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包括沉积物中的U、Th和K等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所产生的α、β和γ射线,以及宇宙射线等的辐射(图1 ),这会导致矿物晶体里的电子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然后被晶格陷阱俘获形成俘获电子.辐射能以这种形式被储存下来,在没有达到饱和前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经过加热或者光照,俘获电子逃离晶格陷阱与空穴陷阱结合,累积的辐射能以光的形式被激发出来(图1 );当矿物重新被埋藏之后,辐射能又会重新累积.在实验室中,对矿物进行加热或光照射激发累积的辐射能,测量所释放的光子数量,即释光信号强度(与辐射能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累积的辐射剂量.累积的辐射剂量除以年剂量率可得到埋藏年代.年剂量率可以通过测试α、β和γ辐射强度(或者通过测试U、Th和K的含量间接计算),加上宇宙射线的贡献,再综合考虑含水量等因素计算得出.关于释光技术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相关综述论文[18 -19 ] 及其中的参考文献. ...
光释光测年法——综述及进展
1
2015
...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的计时器,基于不同计时器发展了不同的测年技术.释光测年技术(Luminescence dating)是基于矿物颗粒累积辐射能随时间增长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沉积物中的矿物颗粒(如石英、长石等)被掩埋(即埋藏/沉积)之后,不断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包括沉积物中的U、Th和K等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所产生的α、β和γ射线,以及宇宙射线等的辐射(图1 ),这会导致矿物晶体里的电子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然后被晶格陷阱俘获形成俘获电子.辐射能以这种形式被储存下来,在没有达到饱和前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经过加热或者光照,俘获电子逃离晶格陷阱与空穴陷阱结合,累积的辐射能以光的形式被激发出来(图1 );当矿物重新被埋藏之后,辐射能又会重新累积.在实验室中,对矿物进行加热或光照射激发累积的辐射能,测量所释放的光子数量,即释光信号强度(与辐射能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累积的辐射剂量.累积的辐射剂量除以年剂量率可得到埋藏年代.年剂量率可以通过测试α、β和γ辐射强度(或者通过测试U、Th和K的含量间接计算),加上宇宙射线的贡献,再综合考虑含水量等因素计算得出.关于释光技术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相关综述论文[18 -19 ] 及其中的参考文献. ...
OSL dating of glacial sediments from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bordering mountains: a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suggestions
2
2012
... 自然界有很多天然的计时器,基于不同计时器发展了不同的测年技术.释光测年技术(Luminescence dating)是基于矿物颗粒累积辐射能随时间增长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沉积物中的矿物颗粒(如石英、长石等)被掩埋(即埋藏/沉积)之后,不断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包括沉积物中的U、Th和K等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所产生的α、β和γ射线,以及宇宙射线等的辐射(
图1 ),这会导致矿物晶体里的电子发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然后被晶格陷阱俘获形成俘获电子.辐射能以这种形式被储存下来,在没有达到饱和前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经过加热或者光照,俘获电子逃离晶格陷阱与空穴陷阱结合,累积的辐射能以光的形式被激发出来(
图1 );当矿物重新被埋藏之后,辐射能又会重新累积.在实验室中,对矿物进行加热或光照射激发累积的辐射能,测量所释放的光子数量,即释光信号强度(与辐射能成正比),从而可以计算累积的辐射剂量.累积的辐射剂量除以年剂量率可得到埋藏年代.年剂量率可以通过测试α、β和γ辐射强度(或者通过测试U、Th和K的含量间接计算),加上宇宙射线的贡献,再综合考虑含水量等因素计算得出.关于释光技术的详细介绍,可参考相关综述论文
[18 -19 ] 及其中的参考文献.
图1 释光测年原理示意图(改自文献[20 ]) Schematic principle of luminescence dating (redrafted from Reference [20 ]) Fig.1 ![]()
2 冰川沉积释光测年的挑战 2.1 冰川沉积的曝光概率与晒退问题 释光测年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矿物颗粒在沉积之前的最后一次曝光时,所有的辐射能/释光信号已被完全晒退或者清空,即计时器归零.但实际上,很多沉积物很难满足这种假设,冰川沉积就是其中一种.由于潜在的释光信号晒退不完全问题,冰川沉积被列为释光测年领域最具挑战的沉积类型之一[2 ,21 ] . ...
... Schematic principle of luminescence dating (redrafted from Reference [
20 ])
Fig.1 ![]()
2 冰川沉积释光测年的挑战 2.1 冰川沉积的曝光概率与晒退问题 释光测年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矿物颗粒在沉积之前的最后一次曝光时,所有的辐射能/释光信号已被完全晒退或者清空,即计时器归零.但实际上,很多沉积物很难满足这种假设,冰川沉积就是其中一种.由于潜在的释光信号晒退不完全问题,冰川沉积被列为释光测年领域最具挑战的沉积类型之一[2 ,21 ] . ...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sediments over the past 200 000 years
1
2011
... 释光测年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矿物颗粒在沉积之前的最后一次曝光时,所有的辐射能/释光信号已被完全晒退或者清空,即计时器归零.但实际上,很多沉积物很难满足这种假设,冰川沉积就是其中一种.由于潜在的释光信号晒退不完全问题,冰川沉积被列为释光测年领域最具挑战的沉积类型之一[2 ,21 ] . ...
Testing OSL failures against a regional Weichselian glaciation chronology from southern Scandinavia
2
... 释光信号能否完全归零,取决于颗粒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是否充分曝光.冰川在重力及自身压力作用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对地表不断产生侵蚀.冰蚀作用产生的岩屑物质、冰川谷两侧山坡上因融冻风化、雪崩等作用造成的坠落堆积物、来自大气的降尘等,都在冰川的搬运下最终沉积形成各种冰川沉积地形.根据搬运过程中岩屑物质在冰川部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冰面、冰内和冰下岩屑.在搬运过程中,冰面岩屑理论上能充分曝光,释光信号有可能被晒退/归零;冰内和冰下岩屑没有机会见光,因此释光信号没办法被晒退[7 ,17 ,22 ] .不过,冰内、冰下和并冰面等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搬运过程中碎屑的位置有可能相互转换,沿冰内剪切面上升至冰面的冰下和冰内岩屑也有曝光的机会. ...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Influence of sedimentological composition on OSL dating of glaciofluvial deposits: Examples from Estonia
2
2005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大家认为冰水沉积信号晒退较好也是相对的.冰川融水往往比较浑浊,尤其是山地冰川融水处于高能环境,有流速快、高输沙量、混浊等特点,光线在融水中衰减很快[25 ,30 ] .此外,能量较高的短波被反射和吸收最快,在水中随深度增加光线的波峰逐渐向长波偏离[31 ] ,能量渐低.因此,融水携带的碎屑的释光信号可能不完全晒退或者晒退不均匀[7 ,16 ,23 ,30 ] . ...
Luminescence signals from modern sediments in a glaciated bay, NW Svalbard
3
2012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Effectiveness of natural zeroing of the thermoluminescence in sediments
1
1990
... 大家认为冰水沉积信号晒退较好也是相对的.冰川融水往往比较浑浊,尤其是山地冰川融水处于高能环境,有流速快、高输沙量、混浊等特点,光线在融水中衰减很快[25 ,30 ] .此外,能量较高的短波被反射和吸收最快,在水中随深度增加光线的波峰逐渐向长波偏离[31 ] ,能量渐低.因此,融水携带的碎屑的释光信号可能不完全晒退或者晒退不均匀[7 ,16 ,23 ,30 ] . ...
Resetting of sediments mobilised by the LGM ice-sheet in southern Norway
1
2007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Fluctuations in the thermoluminescence signal of suspended sediment in an alpine glacial meltwater stream
0
1997
IRSL from fine-grained glacifluvial sediment
3
1999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对现代同类样品或者年轻样品的测试是检验冰川沉积在埋藏之前其释光信号能否被晒退归零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年轻冰川沉积释光信号在沉积前存在被完全晒退的可能,但也有不少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释光残余信号[5 ,9 ,11 ,14 ,24 ,26 -28 ] ,并且,不同研究地点或者同一地点不同样品,年代高估程度差异很大.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冰碛曝光问题的沉积学探讨——以帕米尔东坡阿依直苏冰川为例
2
2012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2)样品的曝光几率.这要求对沉积环境有清晰的判断.样品在埋藏前有机会充分曝光吗?冰水沉积和冰川风成沉积的晒退情况总体上比冰碛物要好,剖面也相对均匀,但首先要调查清楚它们与冰期的对应关系[29 ] .如果能找到冰碛垄中所夹的冰水砂透镜体,这将是最佳的释光测年样品,也是目前最被认可的选择.因为它与冰碛垄同时形成,可以指示冰期或者冰川波动事件.而且,冰水的信号晒退情况比冰碛物更好,其年代更能反映冰期时间.样品采集避免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如果需要在冰碛垄上采样,建议选择侧碛垄.采样时尽量考虑搬运距离对信号晒退的影响,如同一道侧碛垄,下游位置更有可能采集到晒退较好的样品.垂直方向上则尽量靠近垄脊采样,一是可以避免坡积物,二是垄脊沉积物更有可能来自冰面岩屑,曝光几率大. ...
冰碛曝光问题的沉积学探讨——以帕米尔东坡阿依直苏冰川为例
2
2012
... 冰川消融时,将其携带的所有碎屑倾泻下来,在冰川两侧、末端或者外围堆积形成侧碛垄、终碛垄、中碛垄、蛇形丘、冰砾阜、冰碛丘陵、冰水扇、冰水阶地等各种冰川地貌.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冰面融出碛见光的机会很大,其余部分曝光的机会较小,因此,大家对冰碛物的晒退情况普遍不看好[3 ,7 ,12 ,17 ] .冰川接触沉积如蛇形丘、冰砾阜等也有报道称晒退情况不佳[23 ] .冰川中的细粒碎屑物质在融出后被融水搬运一段距离,在冰川外围宽阔的河道或冰湖中堆积,统称冰水沉积.一些细粒物质被风吹起并沉积为冰缘砂、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这些搬运距离较远的冰水和冰缘风成沉积的曝光几率大大增加[3 ,7 ] .已有研究表明,越是远端的冰水沉积,曝光几率越大[3 ,7 ,14 ,16 ,24 -28 ] .周尚哲等[29 ] 通过冰川沉积学的定性分析和野外观察,将不同类型冰川沉积的曝光几率分成了几个等级,总体上,冰水沉积的曝光几率最高,冰川接触沉积次之,冰川直接堆积的冰碛物最差. ...
... (2)样品的曝光几率.这要求对沉积环境有清晰的判断.样品在埋藏前有机会充分曝光吗?冰水沉积和冰川风成沉积的晒退情况总体上比冰碛物要好,剖面也相对均匀,但首先要调查清楚它们与冰期的对应关系[29 ] .如果能找到冰碛垄中所夹的冰水砂透镜体,这将是最佳的释光测年样品,也是目前最被认可的选择.因为它与冰碛垄同时形成,可以指示冰期或者冰川波动事件.而且,冰水的信号晒退情况比冰碛物更好,其年代更能反映冰期时间.样品采集避免终碛垄、地表冰碛和冰碛丘陵,如果需要在冰碛垄上采样,建议选择侧碛垄.采样时尽量考虑搬运距离对信号晒退的影响,如同一道侧碛垄,下游位置更有可能采集到晒退较好的样品.垂直方向上则尽量靠近垄脊采样,一是可以避免坡积物,二是垄脊沉积物更有可能来自冰面岩屑,曝光几率大. ...
Bleaching of K-feldspars in turbid water suspensions: A comparison of photo-and thermoluminescence signals
2
1992
... 大家认为冰水沉积信号晒退较好也是相对的.冰川融水往往比较浑浊,尤其是山地冰川融水处于高能环境,有流速快、高输沙量、混浊等特点,光线在融水中衰减很快[25 ,30 ] .此外,能量较高的短波被反射和吸收最快,在水中随深度增加光线的波峰逐渐向长波偏离[31 ] ,能量渐低.因此,融水携带的碎屑的释光信号可能不完全晒退或者晒退不均匀[7 ,16 ,23 ,30 ] . ...
... ,30 ]. ...
Zeroing of the TL signal in sediment undergoing fluvioglacial transport. An example from Austerdalen, Western Norway
1
1988
... 大家认为冰水沉积信号晒退较好也是相对的.冰川融水往往比较浑浊,尤其是山地冰川融水处于高能环境,有流速快、高输沙量、混浊等特点,光线在融水中衰减很快[25 ,30 ] .此外,能量较高的短波被反射和吸收最快,在水中随深度增加光线的波峰逐渐向长波偏离[31 ] ,能量渐低.因此,融水携带的碎屑的释光信号可能不完全晒退或者晒退不均匀[7 ,16 ,23 ,30 ] . ...
Anomalous luminescence of subglacial sediment at Haut Glacier d'Arolla, Switzerland-a consequence of resetting at the glacier bed?
1
2010
... 笔者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和罗卜道沟[5 ] ,以及川西雀儿山硬普沟[9 ] 也做了年轻冰川沉积测年尝试.结果显示,有些年轻冰川沉积物的年代被高估,但程度随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不同而不同(图2 ).总体上,采自冰水沉积和侧碛垄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低,但采自终碛垄、冰碛丘陵、地表冰碛(ground moraine)、现代冰下岩屑样品等高估较严重.乌鲁木齐河源现代冰水样品年代高估2 ka左右,小冰期侧碛垄上冰水透镜体年代高估约1.3 ka.几个侧碛垄上的冰碛物样品的年代高估在0~3.7 ka之间.现代底碛中的冰水透镜体样品年代高达20.6 ka,表明底碛中的冰水沉积曝光很不理想.这也提示我们冰水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下和冰内环境的冰水沉积见光机会也可能不多,而气下环境冰水沉积有长时间曝光从而晒退的机会.硬普沟年轻冰川沉积测试结果表明,现代冰川前方约40 m和约700 m的现代和新冰期冰水沉积样品以及小冰期侧碛垄脊上的样品晒退相对较好,年代高估在几百年以内.相反,乌鲁木齐河源冰下岩屑、终碛垄、底碛(包括其间的冰水透镜体)和冰碛丘陵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严重,在3.7~29.6 ka之间.冰碛丘陵中的次生黄土样品的年代高估也比预想的高(7.7 ka和10.4 ka).硬普沟现代地表冰碛垄和新冰期低矮终碛垄样品的年代高估也高达约15~17 ka.冰内和冰下的剪切和研磨作用有可能导致释光信号被归零[32 -33 ] ,其机制如同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石英ESR信号也可以被冰下压碎和研磨作用归零类似[34 ] .不过,我们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末端下方采集的现代冰下岩屑(底碛)样品显示出极高的年代高估(29.6 ka),说明冰川的剪切、研磨和压碎等作用可能对释光信号的归零影响很小.由于仅有一个样品,这个结论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检验. ...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glacial shearing of sediment on luminescence
1
2012
... 笔者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和罗卜道沟[5 ] ,以及川西雀儿山硬普沟[9 ] 也做了年轻冰川沉积测年尝试.结果显示,有些年轻冰川沉积物的年代被高估,但程度随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不同而不同(图2 ).总体上,采自冰水沉积和侧碛垄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低,但采自终碛垄、冰碛丘陵、地表冰碛(ground moraine)、现代冰下岩屑样品等高估较严重.乌鲁木齐河源现代冰水样品年代高估2 ka左右,小冰期侧碛垄上冰水透镜体年代高估约1.3 ka.几个侧碛垄上的冰碛物样品的年代高估在0~3.7 ka之间.现代底碛中的冰水透镜体样品年代高达20.6 ka,表明底碛中的冰水沉积曝光很不理想.这也提示我们冰水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下和冰内环境的冰水沉积见光机会也可能不多,而气下环境冰水沉积有长时间曝光从而晒退的机会.硬普沟年轻冰川沉积测试结果表明,现代冰川前方约40 m和约700 m的现代和新冰期冰水沉积样品以及小冰期侧碛垄脊上的样品晒退相对较好,年代高估在几百年以内.相反,乌鲁木齐河源冰下岩屑、终碛垄、底碛(包括其间的冰水透镜体)和冰碛丘陵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严重,在3.7~29.6 ka之间.冰碛丘陵中的次生黄土样品的年代高估也比预想的高(7.7 ka和10.4 ka).硬普沟现代地表冰碛垄和新冰期低矮终碛垄样品的年代高估也高达约15~17 ka.冰内和冰下的剪切和研磨作用有可能导致释光信号被归零[32 -33 ] ,其机制如同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石英ESR信号也可以被冰下压碎和研磨作用归零类似[34 ] .不过,我们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末端下方采集的现代冰下岩屑(底碛)样品显示出极高的年代高估(29.6 ka),说明冰川的剪切、研磨和压碎等作用可能对释光信号的归零影响很小.由于仅有一个样品,这个结论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检验. ...
ESR dating of the sediments of the Last Glaciation at the source area of the Urumqi River, Tian Shan Mountains, China
1
2002
... 笔者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和罗卜道沟[5 ] ,以及川西雀儿山硬普沟[9 ] 也做了年轻冰川沉积测年尝试.结果显示,有些年轻冰川沉积物的年代被高估,但程度随地貌部位和沉积环境不同而不同(图2 ).总体上,采自冰水沉积和侧碛垄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低,但采自终碛垄、冰碛丘陵、地表冰碛(ground moraine)、现代冰下岩屑样品等高估较严重.乌鲁木齐河源现代冰水样品年代高估2 ka左右,小冰期侧碛垄上冰水透镜体年代高估约1.3 ka.几个侧碛垄上的冰碛物样品的年代高估在0~3.7 ka之间.现代底碛中的冰水透镜体样品年代高达20.6 ka,表明底碛中的冰水沉积曝光很不理想.这也提示我们冰水沉积的释光信号晒退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冰下和冰内环境的冰水沉积见光机会也可能不多,而气下环境冰水沉积有长时间曝光从而晒退的机会.硬普沟年轻冰川沉积测试结果表明,现代冰川前方约40 m和约700 m的现代和新冰期冰水沉积样品以及小冰期侧碛垄脊上的样品晒退相对较好,年代高估在几百年以内.相反,乌鲁木齐河源冰下岩屑、终碛垄、底碛(包括其间的冰水透镜体)和冰碛丘陵的样品年代高估较严重,在3.7~29.6 ka之间.冰碛丘陵中的次生黄土样品的年代高估也比预想的高(7.7 ka和10.4 ka).硬普沟现代地表冰碛垄和新冰期低矮终碛垄样品的年代高估也高达约15~17 ka.冰内和冰下的剪切和研磨作用有可能导致释光信号被归零[32 -33 ] ,其机制如同乌鲁木齐河源地区的石英ESR信号也可以被冰下压碎和研磨作用归零类似[34 ] .不过,我们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末端下方采集的现代冰下岩屑(底碛)样品显示出极高的年代高估(29.6 ka),说明冰川的剪切、研磨和压碎等作用可能对释光信号的归零影响很小.由于仅有一个样品,这个结论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检验. ...
Potential of quartz OSL dating on moraine deposits from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using SAR protocol
2
2010
... 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冰川沉积的释光测年适应性上也作了一些探讨[10 -11 ,35 -37 ]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所获得的末次冰期冰碛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和已有的其他年代具有可比性[37 ]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35 -36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Timing of glacier fluctuations and trigger mechanisms in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2
2014
... 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冰川沉积的释光测年适应性上也作了一些探讨[10 -11 ,35 -37 ]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所获得的末次冰期冰碛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和已有的其他年代具有可比性[37 ]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冰川沉积光释光测年
3
2019
... 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冰川沉积的释光测年适应性上也作了一些探讨[10 -11 ,35 -37 ]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所获得的末次冰期冰碛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和已有的其他年代具有可比性[37 ]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37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冰川沉积光释光测年
3
2019
... 近年来我们在第四纪冰川沉积的释光测年适应性上也作了一些探讨[10 -11 ,35 -37 ] .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所获得的末次冰期冰碛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和已有的其他年代具有可比性[37 ]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37 ].下望峰冰碛的年代老于上望峰冰碛的年代;冰碛物的年代老于上覆黄土的年代;冰碛物的释光年代与CRN年代相近;冰碛上覆黄土的释光年代与黄土的14 C年代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在川西雀儿山的硬普沟[35 -36 ] ,末次冰期晚期的几道冰碛垄的释光年代与地貌地层关系相吻合;同一道垄上的释光年代非常接近.这些说明了释光技术测定这些地点冰川沉积的可行性. ...
...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还是川西的硬普沟,末次冰期的样品很少发现年代被高估的现象[36 -37 ] ,但河源区不少年轻冰川沉积(新冰期、小冰期、现代的)样品年代出现严重高估[5 ,9 ] ,有的甚至比末次冰期样品更老(图3 ).这显然是与地貌地层关系相悖的.有可能的解释是:末次冰期冰川规模大大扩张(冰川较长),碎屑在冰川中搬运的距离较长,冰上、冰内和冰面不同部位有较多转换的机会,到达冰面则曝光的机会较大.而新冰期、小冰期和现代冰川规模小得多,碎屑从进入冰川到最后堆积,被搬运的距离很短,冰上、冰内碎屑到达冰面的机会少.因此年轻样品中出现年代高估的较多.可见,搬运距离越长,释光信号晒退程度越好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冰水沉积[3 ,7 ,14 ,16 ,24 -28 ] ,也同样适用于冰碛物. ...
Combining infrared-and green-laser stimulation sources in single-grain 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of feldspar and quartz
4
2003
... 由于冰川沉积中的石英颗粒灵敏度普遍较低,De测试结果离散度大,易导致较大的年代误差.并且,对于石英而言,95%以上的释光信号来自不到5%的颗粒的贡献,冰川沉积可能更少颗粒贡献信号[12 ,38 ] .因此,提取信号足够高而又完全晒退的颗粒需要耗费大量机时.钾长石的红外释光信号(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灵敏度要高得多,而且40%以上的钾长石会贡献释光信号[38 ]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 [38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 如前所述,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曝光不完全,因此,只要单个颗粒的释光信号量足够,测试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单颗粒测试.如果没有单颗粒设备,用小测片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样品面积在1 mm2 左右的小测片,上面包含约20个粗颗粒(200 μm)石英[图8 (c)][2 ] ,如果按照5%的比例[38 ] ,只有约1个颗粒贡献主要的释光信号,理论上相当于单颗粒测试.长石颗粒的信号一般足够应付单颗粒,参与贡献释光信号的颗粒也多得多[38 ]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 [38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Luminescence dating of glacial advances at Lago Buenos Aires (~46 S), Patagonia
1
2016
... 由于冰川沉积中的石英颗粒灵敏度普遍较低,De测试结果离散度大,易导致较大的年代误差.并且,对于石英而言,95%以上的释光信号来自不到5%的颗粒的贡献,冰川沉积可能更少颗粒贡献信号[12 ,38 ] .因此,提取信号足够高而又完全晒退的颗粒需要耗费大量机时.钾长石的红外释光信号(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灵敏度要高得多,而且40%以上的钾长石会贡献释光信号[38 ]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Comparing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luminescence ages for partially-bleached sediments using single grains of K-feldspar and quartz
1
2019
... 由于冰川沉积中的石英颗粒灵敏度普遍较低,De测试结果离散度大,易导致较大的年代误差.并且,对于石英而言,95%以上的释光信号来自不到5%的颗粒的贡献,冰川沉积可能更少颗粒贡献信号[12 ,38 ] .因此,提取信号足够高而又完全晒退的颗粒需要耗费大量机时.钾长石的红外释光信号(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灵敏度要高得多,而且40%以上的钾长石会贡献释光信号[38 ] .近年来随着钾长石高温后红外释光(post-IR IRSL)测年技术的普及,已有人开始考虑用冰川沉积的钾长石进行单颗粒测试[39 ] .最近,Smedley等[40 ] 对不完全晒退的末次冰期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和钾长石单颗粒测试的对比研究,她们认为研究区钾长石post-IR IRSL225信号的异常衰减可以忽略,且晒退程度和石英释光信号相当,所获得的年代也与石英释光年代相近,显示了钾长石单颗粒技术在解决冰川沉积测年上的潜力. ...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of quartzite cobbles from the Tapada do Montinho archaeological site (east-central Portugal)
1
2012
... 最近几年新发展的岩石释光测年技术[41 ] 可用于测定砾石的埋藏年代,也是极有希望成为提高冰川沉积释光年代精度的新方法.与传统释光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可甄别完全晒退的样品、避免复杂的年代计算模型、避免含水量估算导致巨大年代误差等几大优势,从而可大大减小测年误差及不确定性.该技术还拓展了释光测年的样品范围,为没有砂透镜体剖面出露的冰碛垄提供了测年可能.近年来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冰川地貌[42 -43 ] .我们也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英国冰水沉积中的砾石测年[44 ] ,发现没有晒退的砾石,其表面的释光信号就接近饱和,而完全晒退的砾石的表层2~7 mm可以获得一致的年代(图5 ).同一剖面2个不同砾石[图5 (b)和5(c)]也可以获得相近的年代结果,指示了砾石最后一次曝光的时间. ...
A new approach for luminescence dating glaciofluvial deposits-high precision optical dating of cobbles
1
2018
... 最近几年新发展的岩石释光测年技术[41 ] 可用于测定砾石的埋藏年代,也是极有希望成为提高冰川沉积释光年代精度的新方法.与传统释光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可甄别完全晒退的样品、避免复杂的年代计算模型、避免含水量估算导致巨大年代误差等几大优势,从而可大大减小测年误差及不确定性.该技术还拓展了释光测年的样品范围,为没有砂透镜体剖面出露的冰碛垄提供了测年可能.近年来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冰川地貌[42 -43 ] .我们也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英国冰水沉积中的砾石测年[44 ] ,发现没有晒退的砾石,其表面的释光信号就接近饱和,而完全晒退的砾石的表层2~7 mm可以获得一致的年代(图5 ).同一剖面2个不同砾石[图5 (b)和5(c)]也可以获得相近的年代结果,指示了砾石最后一次曝光的时间. ...
First luminescence-depth profiles boulders from moraine deposits: Insights into glaciation chronology and transport dynamics Malta valley, Austria
1
2018
... 最近几年新发展的岩石释光测年技术[41 ] 可用于测定砾石的埋藏年代,也是极有希望成为提高冰川沉积释光年代精度的新方法.与传统释光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可甄别完全晒退的样品、避免复杂的年代计算模型、避免含水量估算导致巨大年代误差等几大优势,从而可大大减小测年误差及不确定性.该技术还拓展了释光测年的样品范围,为没有砂透镜体剖面出露的冰碛垄提供了测年可能.近年来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冰川地貌[42 -43 ] .我们也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英国冰水沉积中的砾石测年[44 ] ,发现没有晒退的砾石,其表面的释光信号就接近饱和,而完全晒退的砾石的表层2~7 mm可以获得一致的年代(图5 ).同一剖面2个不同砾石[图5 (b)和5(c)]也可以获得相近的年代结果,指示了砾石最后一次曝光的时间. ...
The evolution of the terrestrial-terminating Irish Sea glacier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3
2020
... 最近几年新发展的岩石释光测年技术[41 ] 可用于测定砾石的埋藏年代,也是极有希望成为提高冰川沉积释光年代精度的新方法.与传统释光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可甄别完全晒退的样品、避免复杂的年代计算模型、避免含水量估算导致巨大年代误差等几大优势,从而可大大减小测年误差及不确定性.该技术还拓展了释光测年的样品范围,为没有砂透镜体剖面出露的冰碛垄提供了测年可能.近年来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冰川地貌[42 -43 ] .我们也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英国冰水沉积中的砾石测年[44 ] ,发现没有晒退的砾石,其表面的释光信号就接近饱和,而完全晒退的砾石的表层2~7 mm可以获得一致的年代(图5 ).同一剖面2个不同砾石[图5 (b)和5(c)]也可以获得相近的年代结果,指示了砾石最后一次曝光的时间. ...
... [
44 ];每一个数据点代表不同深度岩石切片的年代,蓝色和红色分别为IRSL
50 和post-IR IRSL
225 年代;同一个砾石在表层2~7 mm深度范围内(2~7个岩片)IRSL
50 年代非常接近,形成所谓的“年代坪区”;反映砾石在埋藏前曝光充分,上部2~7 mm内IRSL
50 释光信号完全晒退;图中的实线指示这部分岩片的平均年龄
Luminescence age-depth profiles for three glaciofluvial cobbles from eastern sector of Irish Sea Ice Stream sediment[44 ] ; Data points indicate luminescence ages of rock slices at different depth; Blue and red dots are IRSL50 and post-IR IRSL225 ages respectively; IRSL50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in the surface 2~7 mm (2~7 rock slices), which form age plateau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se cobbles had been exposed sufficiently and IRSL50 signal of the surface 2~7 mm had been completely bleached prior to burial; The solid lines show the average ages of rock slices at the plateau part Fig.5 ![]()
4.3 测试选择 (1) 石英还是钾长石?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 [
44 ]; Data points indicate luminescence ages of rock slices at different depth; Blue and red dots are IRSL50 and post-IR IRSL225 ages respectively; IRSL50 ages are consistent within the surface 2~7 mm (2~7 rock slices), which form age plateau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se cobbles had been exposed sufficiently and IRSL50 signal of the surface 2~7 mm had been completely bleached prior to burial; The solid lines show the average ages of rock slices at the plateau part
Fig.5 ![]()
4.3 测试选择 (1) 石英还是钾长石?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A robust feldspar luminescence dating method for 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3
2012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 [
45 ][图中quartz OSL为石英OSL信号;IR50为长石红外信号;pIRIR290为长石后红外信号;IR50(
ph =250 ℃)为常规的预热250 ℃后的红外信号.晒退速度quartz OSL > IR50 (
ph =250 ℃) > IR50 > pIRIR290]
Quartz OSL and feldspar IRSL signal against exposure time in a Hönle SOL2 solar simulator[45 ] [Quartz OSL stands for quartz OSL signal; IR50 stands for feldspar IRSL50 signal; pIRIR290 stands for post-IR IRSL signal; IR50 (ph =250 ℃) stands for conventional IRSL50 signal with 250 ℃ preheat. Bleach rate: quartz OSL > IR50 (ph =250 ℃) > IR50 > pIRIR290] Fig.6 ![]()
图7 石英和长石的生长曲线及其反映的饱和剂量对比[49 ] [IRSL为多矿物细颗粒红外释光信号(实心三角),主要来自长石的贡献;OSL为63~90 μm石英颗粒释光信号(实心圆);小图显示的是同一个图,但是用的是对数坐标] Comparison between growth curves and saturate doses of quartz and feldspar[49 ] [IR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IRSL signal of polymineral fine-grains (filled triangles), which dominated by signal from feldspar; O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OSL signal of 63~90 μm quartz (filled circles); The inset shows the same data on a logarithmic scale] Fig.7 ![]()
(2) 大测片、中测片、小测片,还是单颗粒? 如前所述,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曝光不完全,因此,只要单个颗粒的释光信号量足够,测试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单颗粒测试.如果没有单颗粒设备,用小测片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样品面积在1 mm2 左右的小测片,上面包含约20个粗颗粒(200 μm)石英[图8 (c)][2 ] ,如果按照5%的比例[38 ] ,只有约1个颗粒贡献主要的释光信号,理论上相当于单颗粒测试.长石颗粒的信号一般足够应付单颗粒,参与贡献释光信号的颗粒也多得多[38 ]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 [
45 ] [Quartz OSL stands for quartz OSL signal; IR50 stands for feldspar IRSL50 signal; pIRIR290 stands for post-IR IRSL signal; IR50 (
ph =250 ℃) stands for conventional IRSL50 signal with 250 ℃ preheat. Bleach rate: quartz OSL > IR50 (
ph =250 ℃) > IR50 > pIRIR290]
Fig.6 ![]()
图7 石英和长石的生长曲线及其反映的饱和剂量对比[49 ] [IRSL为多矿物细颗粒红外释光信号(实心三角),主要来自长石的贡献;OSL为63~90 μm石英颗粒释光信号(实心圆);小图显示的是同一个图,但是用的是对数坐标] Comparison between growth curves and saturate doses of quartz and feldspar[49 ] [IR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IRSL signal of polymineral fine-grains (filled triangles), which dominated by signal from feldspar; O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OSL signal of 63~90 μm quartz (filled circles); The inset shows the same data on a logarithmic scale] Fig.7 ![]()
(2) 大测片、中测片、小测片,还是单颗粒? 如前所述,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曝光不完全,因此,只要单个颗粒的释光信号量足够,测试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单颗粒测试.如果没有单颗粒设备,用小测片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样品面积在1 mm2 左右的小测片,上面包含约20个粗颗粒(200 μm)石英[图8 (c)][2 ] ,如果按照5%的比例[38 ] ,只有约1个颗粒贡献主要的释光信号,理论上相当于单颗粒测试.长石颗粒的信号一般足够应付单颗粒,参与贡献释光信号的颗粒也多得多[38 ]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Optical dating studies of quartz and feldspar sediment extracts
1
1988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Timing of multiple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in the Hunza Valley, Karakoram Mountains, northern Pakistan: Defined by cosmogenic radionuclide dating of moraines
1
2002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Anomalous fading of thermoluminescence in mineral samples
1
1973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22 ,45 -46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
Luminescence dating of old (> 70 ka) Chinese loess: a comparison of single-aliquot OSL and IRSL techniques
2
2007
...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比石英光释光信号的晒退速度慢得多
[22 ,45 -46 ] (
图6 ).对喜马拉雅山Hunza河谷的冰川沉积中的石英和钾长石对比研究表明,钾长石的晒退较差,石英释光年代
[8 ] 更接近对应的宇生核素暴露年代
[47 ] .我们在硬普沟也用多矿物IRSL(主要是长石的贡献)与石英OSL年代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IRSL年代比OSL年代高估约0.3~6 ka
[9 ] .此外,长石还有异常衰减的问题
[48 ] ,叠加在不完全晒退之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目前,对于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沉积测年,石英仍然是较好的选择.不过,相对石英,长石具有饱和剂量高(可以测得更老,
图7 )、灵敏度高、释光信号特征较好等优点.在研究区石英特征较差、信号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长石.另外,如果冰川地貌的年代老于石英的饱和上限(比如末次冰期之前),长石是更好的选择.
图6 石英OSL和长石IRSL信号随模拟太阳灯曝光时间的变化[45 ] [图中quartz OSL为石英OSL信号;IR50为长石红外信号;pIRIR290为长石后红外信号;IR50(ph =250 ℃)为常规的预热250 ℃后的红外信号.晒退速度quartz OSL > IR50 (ph =250 ℃) > IR50 > pIRIR290] Quartz OSL and feldspar IRSL signal against exposure time in a Hönle SOL2 solar simulator[45 ] [Quartz OSL stands for quartz OSL signal; IR50 stands for feldspar IRSL50 signal; pIRIR290 stands for post-IR IRSL signal; IR50 (ph =250 ℃) stands for conventional IRSL50 signal with 250 ℃ preheat. Bleach rate: quartz OSL > IR50 (ph =250 ℃) > IR50 > pIRIR290] Fig.6 ![]()
图7 石英和长石的生长曲线及其反映的饱和剂量对比[49 ] [IRSL为多矿物细颗粒红外释光信号(实心三角),主要来自长石的贡献;OSL为63~90 μm石英颗粒释光信号(实心圆);小图显示的是同一个图,但是用的是对数坐标] Comparison between growth curves and saturate doses of quartz and feldspar[49 ] [IR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IRSL signal of polymineral fine-grains (filled triangles), which dominated by signal from feldspar; O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OSL signal of 63~90 μm quartz (filled circles); The inset shows the same data on a logarithmic scale] Fig.7 ![]()
(2) 大测片、中测片、小测片,还是单颗粒? 如前所述,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曝光不完全,因此,只要单个颗粒的释光信号量足够,测试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单颗粒测试.如果没有单颗粒设备,用小测片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样品面积在1 mm2 左右的小测片,上面包含约20个粗颗粒(200 μm)石英[图8 (c)][2 ] ,如果按照5%的比例[38 ] ,只有约1个颗粒贡献主要的释光信号,理论上相当于单颗粒测试.长石颗粒的信号一般足够应付单颗粒,参与贡献释光信号的颗粒也多得多[38 ]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 [
49 ] [IR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IRSL signal of polymineral fine-grains (filled triangles), which dominated by signal from feldspar; OSL stands for growth curve for OSL signal of 63~90 μm quartz (filled circles); The inset shows the same data on a logarithmic scale]
Fig.7 ![]()
(2) 大测片、中测片、小测片,还是单颗粒? 如前所述,冰川沉积释光测年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曝光不完全,因此,只要单个颗粒的释光信号量足够,测试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单颗粒测试.如果没有单颗粒设备,用小测片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样品面积在1 mm2 左右的小测片,上面包含约20个粗颗粒(200 μm)石英[图8 (c)][2 ] ,如果按照5%的比例[38 ] ,只有约1个颗粒贡献主要的释光信号,理论上相当于单颗粒测试.长石颗粒的信号一般足够应付单颗粒,参与贡献释光信号的颗粒也多得多[38 ] .如果用普通测片,则需将每个测片上的颗粒数量降至2~3个,才可达到单颗粒的效果.不过,这种测试的效率较低,需耗费大量机时.真正的单颗粒测试,一个测片上100个小孔[图8 (d)],分别放置1个颗粒,用激光激发,一次可以测试100个颗粒,效率大大提升.对于大测片和中测片,一个测片上放置的颗粒数量过多[图8 (a)和8(b)],所有颗粒的信号被均一化,不能检测样品的晒退好坏,对于冰川沉积容易导致年代高估. ...
The effect of thermal transfer on the zeroing of the luminescence of quartz from recent glaciofluvial sediments
1
1997
... 前文已提及,对于冰川沉积来说,石英单颗粒或小测片测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要做单颗粒或者小测片,以区分不同晒退程度的颗粒,只能选择粗颗粒(细砂、极细砂).细颗粒(粉砂)很难将很少量的颗粒甚至单个颗粒分开测试.理论上,细颗粒代表相对低能的水环境,浑浊度较低,透光性较好,晒退的可能性更大[3 ,50 ] .且细颗粒比粗颗粒搬运的距离可能更长,见光的机会更多[3 ] .但实际测试发现不少地方的粗颗粒和细颗粒差别不大甚至好于细颗粒[7 ,51 ] .Hu等[13 ] 在巴松措的测年结果显示细颗粒晒退更好,可能原因是冰川中部分细颗粒来自大气降尘,在进入冰川前经历了充分曝光.他们建议对不同粒级的颗粒做测年对比,以检测样品的信号晒退程度.此外,得益于岩石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砾石现在也可以用于释光测年.且砾石的晒退情况通过释光-深度曲线很容易确定,在甄别晒退程度不同的样品上比上述常规颗粒测试更具优势.此外,有些冰碛垄上很难找到砂质剖面采集传统释光样品,此时砾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Timing of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south of Mount Everest in the Khumbu Himal, Nepal
1
2000
... 前文已提及,对于冰川沉积来说,石英单颗粒或小测片测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要做单颗粒或者小测片,以区分不同晒退程度的颗粒,只能选择粗颗粒(细砂、极细砂).细颗粒(粉砂)很难将很少量的颗粒甚至单个颗粒分开测试.理论上,细颗粒代表相对低能的水环境,浑浊度较低,透光性较好,晒退的可能性更大[3 ,50 ] .且细颗粒比粗颗粒搬运的距离可能更长,见光的机会更多[3 ] .但实际测试发现不少地方的粗颗粒和细颗粒差别不大甚至好于细颗粒[7 ,51 ] .Hu等[13 ] 在巴松措的测年结果显示细颗粒晒退更好,可能原因是冰川中部分细颗粒来自大气降尘,在进入冰川前经历了充分曝光.他们建议对不同粒级的颗粒做测年对比,以检测样品的信号晒退程度.此外,得益于岩石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砾石现在也可以用于释光测年.且砾石的晒退情况通过释光-深度曲线很容易确定,在甄别晒退程度不同的样品上比上述常规颗粒测试更具优势.此外,有些冰碛垄上很难找到砂质剖面采集传统释光样品,此时砾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