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方法综述与展望
以青藏高原为例
1.
2.
Summary and prospect of spatialization method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taking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n example
1.
2.
通讯作者:
编委: 周成林
收稿日期: 2019-10-22 修回日期: 2021-01-11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19-10-22 Revised: 2021-01-11
关键词: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段群滔, 罗立辉.
DUAN Quntao, LUO Lihui.
0 引言
关于人类活动影响的研究,一般认为起源于1864年Marsh[8]在《人与自然》一书中提出“人类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的进程”这一问题。1975年,Levin[9]通过对比土壤实际侵蚀速率与估算的土壤侵蚀背景值来评价人类活动强度,这是首次有学者开展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研究。1989年,McCloskey等[10]基于全球导航数据,制备了第一个全球尺度未受人类活动干扰土地的空间分布数据集,同时也开启了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研究的先河。国内有关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的研究则始于1998年,文英[11]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三方面指标评价全国各省的人类活动强度。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气候研究计划(WCRP)[12]、地圈生物计划(IGBP)[13]、人文因素计划(IHDP)[14]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15]等四大研究计划都将人类活动列为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各圈层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1世纪初,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人类世”[16]概念的提出,人类活动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与热点[17-18]。其中,冰冻圈是地球上最为脆弱和敏感的圈层系统,自2000年冰冻圈科学概念提出以来,人类活动影响一直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19]。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快速发展[20],与气候变化研究相关的空间数据在数据采集、制备方法、制备速度、时空分辨率和数据质量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和提高[21-23],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空间数据发展还较为缓慢。高质量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和范围,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24],也将有助于分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对于调控人类活动、促进全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同时也是冰冻圈科学研究的典型区域,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显著增加,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可为探索该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支撑,对于促进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5]。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的概念,然后归纳总结空间化方法,并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重点分析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法、土地类型变化法、全球干扰指数法和人类足迹指数法等四类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最后指出目前空间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1 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
图1
图1
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方法
Fig.1
Spatialization methods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2 间接空间化
地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时会与自然状态下存在差异,差异的大小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强度。间接空间化首先构建能够衡量这种差异的指标,通过计算指标的变化来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强度,并制备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主要方法包括:植被指数法、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法和全球干扰指数法。
2.1 植被指数法
式中:
2.2 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法
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代表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在单位面积和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总量,是衡量生态系统响应和服务功能不可或缺的指标[39]。Vitousek等[40-42]在此基础上提出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HANPP)指标,以此来衡量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单位为g C⋅m-2⋅a-1。HANPP主要包括两部分[43]:(1)土地覆被变化损失的净初级生产力(如林地变为建设用地后每年损失的净初级生产力);(2)收获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如农田中每年收获的小麦所含的净初级生产力)。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ANPP为人类占用的净初级生产力,NPPluc为土地覆被变化损失的净初级生产力,NPPh为收获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0为潜在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act为实际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图2
图2
采用HANPP方法制备的2000年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
Fig.2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ove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the method of HANPP in 2000: the NPP0 (a); the NPPact (b); the NPPh (c); the HANPP (d)
2.3 全球干扰指数法
全球干扰指数 (MODIS global disturbance index, MGDI)由Mildrexler等[48]提出,该方法基于MODIS陆地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数据,通过计算LST和EVI比率的变化来评价生态系统受到干扰的程度。当生态系统没有受到干扰,MGDI值会在常数1附近轻微波动,而当干扰事件发生后,LST与EVI的比率会显著增大,导致MGDI值大幅度偏离1。该方法有瞬时MGDI与非瞬时MGDI两种计算方式,瞬时MGDI适用于评价对温度和植被有直接影响的干扰事件,如火灾;而非瞬时MGDI则适用于评价对温度和植被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的事件,如过度放牧。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①瞬时MGDI
式中:MGDIInst为瞬时的全球干扰指数;LSTmax为一年内所有8天合成的LST的年最大值;EVImax post为最大LST出现的时间点后的EVI最大值;current year (y)为目标检测年份;multi-year mean (y-1)为目标年份之前多年LSTmax/EVImax post的平均值。
②非瞬时MGDI
式中:MGDINon-inst为非瞬时的全球干扰指数;EVImax为一年内所有16天合成的EVI的年最大值。
2004年和2010年青藏高原MGDI如图3所示,图中值小于1的区域为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值越小表示干扰越强。数据结果显示:2004—2010年间,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西北部人类活动较少,东北部祁连山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干扰增加较为显著。
图3
图3
采用非瞬时MGDI方法制备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2004年非瞬时MGDI (a);2010年非瞬时MGDI (b)
Fig.3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acquired by the method of MGDINon_inst: the MGDINon_inst data in 2004 (a); the MGDINon_inst data in 2010 (b)
3 直接空间化
3.1 土地类型变化法
相比于统计数据,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无统计单元的限制,空间精细程度更高,应用也更为广泛。如陈浮等[56]利用遥感解译数据,依据景观组分及变化的特征计算人为影响指数来评价人类活动强度。荣益等[57]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思路出发,将不同土地类型赋予不同的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系数来评价人类活动强度,并以此分析了河北省黄骅市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变化情况。同样基于遥感数据,陈爱莲等[58]则引入生态干扰度的概念,通过将不同景观赋予不同的生态干扰指数来评价人类活动强度。孙永光等[5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人类活动的边际衰减效应以及叠加效应,提出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定量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广西北海红树林海岸带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特征。除生态景观视角外,Li等[60]依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直接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赋予不同影响分值来表征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
采用Li等[60]的土地类型变化方法制备的青藏高原1995年和2010年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如图(4)所示,值域范围为0~1,无量纲,值越大表示人类活动越强。数据结果显示:1995—2010年间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拉萨城市周边。当使用的数据分辨率较高时,该方法还能刻画出如青藏公路和铁路沿线等线性区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变化。
图4
图4
采用Li等[60]的方法制备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1995年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 (a);2010年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 (b)
Fig.4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acquired by the method of Li et al[60]: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1995 (a);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2010 (b)
3.2 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选取多种指标评价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较好,是当前制备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的主要方法[65]。但由于该类方法普遍需要结合统计数据,且制备的数据主要以县为最小空间单元,空间精细度较差,因而只适用于以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的区域。
表1 直接空间化代表方法
Table 1
评价因子 | 计算方法 | 计算说明 | 提出时间 | 文献来源 |
---|---|---|---|---|
土地类型 | 式中:HAILS为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SCLE为建设用地当量面积;S为区域总面积;SLi为第i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面积;CIi为第i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建设用地当量折算系数;n为区域内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 | 2015年 | 徐勇等[2] | |
土地类型 | 式中:HAI代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N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A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Pi为第i种生态价值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系数;TA为总面积 | 2001年 | 陈浮等[56] 荣益等[57] | |
自然、经济和社会 | 式中:Qh为总的人类活动强度;Ii、In、It分别为工业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和交通活动强度的权重值;Qi、Qn和Qt为经地形校正的工业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和交通活动强度 | 2011年 | 郑文武等[64] | |
四类直接人类活动 | — | 首先将四类空间数据图层进行缓冲区分析和影响力赋值,然后将赋值后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和分区归一化处理 | 2002年 | Sanderson等[66] |
3.3 人类足迹指数法
人类足迹指数法(Human Footprint Index, HFI)由Sanderson等[66]在2002年提出,该方法选择人口密度、土地利用转变、通达性和电力基础设施等四类空间数据来评价人类活动强度。具体应用时,Sanderson等首先将各类空间数据图层进行缓冲区分析和影响力赋值,影响力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人类影响强度越大,然后将赋值后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和分区归一化处理,最终完成全球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的制备。
表2 Sanderson等的人类足迹指数方法中各图层影响力赋值方法和数据来源
Table 2
图 层 | 分值范围 | 影响力赋值方法 | 数据来源 |
---|---|---|---|
人口密度 | 0~10 | 0~10人∙km-2时,0~10分线性增加; 大于10人∙km-2为10分 | Gridded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CIESIN) |
土地利用 | 0~10 | 建筑区域为10分;农业用地依据不同投入水平为6、7、8分;混合用地为4分;其余类型为0分 | Global Land Use/Land Cover version 2 (USGS/UNL/JRC) |
道路和铁路 | 4、8 | 2 km范围内为8分; 2~15km范围内为4分 | Vector Map Level 1 Roads and Railways (NIMA) |
居民点 | 8 | 各种类型居民点2 km范围内为8分 | Vector Map Level 0 Population Settlements (NIMA) |
建筑密集区 | 10 | 建筑密集区域为10分 | Vector Map Level 0 Built-Up Centers (NIMA) |
河 流 | 4 | 主要河流15 km范围内为4分 | Vector Map Level 0 Rivers |
海岸线 | 4 | 海岸线15 km范围内为4分 | Vector Map Level 0 Coastline |
夜间灯光 | 0、4、8、10 | 灯光频率超过89%为10分;40%~89%为8分; 低于40%为4分;等于0的区域为0分 |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NOAA/NGDC) |
此方法一经提出,便在全球不同尺度范围得到广泛应用,但应用时都在原方法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优化。如Venter等[67]在制备1993年和2009年全球人类足迹数据时,选择使用对数公式和等分方法来分别计算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的影响力分值。Woolmer等[68]将阿卡迪亚道路和铁路进一步细化分级后再进行影响力评价赋值,并将工矿、大坝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影响也计算在内。除了赋值方法的优化外,还有学者通过增加其他辅助图层来提高数据的质量,如Li等[69]和Luo等[70]在充分考虑该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增加放牧密度影响图层。Etter等[71]通过增加代表人类影响时间和生物物理脆弱性的图层来制备哥伦比亚人类足迹数据。Ayram等[72]则在Etter等[71]的基础上,增加表示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程度的图层来制备墨西哥火山带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
表3 不同研究区内人类足迹数据指数方法对比
Table 3
研究区域 | 分辨率 | 主要调整内容 | 时间 | 文献来源 |
---|---|---|---|---|
全球 | 1 000 m | ①将人口密度影响阈值设为1 000人∙km-2,并用对数模型来计算影响力分值;②使用等分方法来计算夜间灯光的影响;③将道路、铁路和通航水道的影响范围进一步细化并赋值 | 2009年 | Venter等[67] |
阿卡迪亚 | 90 m | ①将道路分为四种等级,铁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依据级别和类型进行影响力赋值;②计算工矿用地、再生森林、大坝和设施走廊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 2008年 | Woolmer等[68] |
青藏高原 | 1 000 m | ①设置人口密度影响阈值为50人/平方公里;②不计算通航河流的影响;③增加放牧密度影响图层 | 2017年 | Li等[69] |
哥伦比亚 | 1 000 m | ①增加表示人类影响时间和生物物理脆弱性两方面的图层 | 2011年 | Etter等[71] |
墨西哥火山带 | 100 m | ①增加表示人类影响时间、生物物理脆弱性和表示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程度等三方面的图层 | 2017年 | Ayram等[72] |
图5
图5
采用人类足迹指数方法制备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1993年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a);2009年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b)
Fig.5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acquired by the method of HFI: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1993 (a); the spatial data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2009 (b)
图(5)是从Venter等[70]的数据中提取的青藏高原1993年和2009年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由于经过归一化处理,图中值域范围为0~1。数据结果显示:1993年和2009年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部分区域,西北部基本无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东南部。
4 对比分析
对比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研究的各类方法,从方法的难易程度来看,全球干扰指数法直接利用MODIS产品数据,方法最为简单,土地类型变化法次之,但全球干扰指数法只适用于森林地区且只能评价少数几类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类型变化法则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来看,综合指标法最佳,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法和人类足迹指数法次之,但综合指标法制备的数据在空间精细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法和人类足迹指数方法的评价结果则都存在不确定性;从数据的空间精细程度来看,人类足迹指数方法精细化程度最高,全球干扰指数法次之。
进一步对比前文所展示的四类空间数据,由于受到数据获取的限制,虽然时间年份不一致,但基本都能反映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人类活动强度高于西北部。其中,人类足迹指数方法制备的数据空间细节最为丰富,而除了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方法外,其余三类方法制备的空间数据结果都无量纲,且都是研究区域内的相对活动强度,无法与其他区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直接进行比较。
表4 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方法总结
Table 4
方法 | 优点 | 缺点 | 适用范围 | 样例数据 | |
---|---|---|---|---|---|
间接 空间化 | 植被指数法 | ①方法较为简单 ②可计算正反两面的影响 | ①存在使用条件限制 | 生态环境稳定的非城市区域 | - |
净初级生产力 人类占用法 | ①评价结果较好 ②可计算正反两面的影响 | ①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 以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的区域 | ||
全球干扰指数法 | ①方法简单 ②空间精细度较高 | ①评价结果较差 ②可评价的人类活动种类较少 | 森林区域 | ||
直接 空间化 | 土地类型变化法 | ①方法简单 ②普适性较强 | ①评价结果较差 ②空间精细度不足 | 以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的区域 | |
综合指标法 | ①评价结果好 | ①空间精细度不足 | 以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的区域 | - | |
人类足迹指数法 | ①评价结果较好 ②空间精细度高 ③普适性强 | ①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 所有陆地区域 |
综合来看,各类方法都各有优缺点,其中人类足迹指数方法难易程度适中,适用范围广,空间精细程度高,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却是当前最适合青藏高原地区的研究方法。
5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种研究方法方兴未艾,从制备的空间数据质量来看,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强度评价存在不确定性。许多方法在评价人类活动时都是将各类影响独立评价后再简单相加,没有考虑各类活动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探究和理解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促进空间化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
(2)缺乏可比性。不同研究方法的评价指标不同,导致结果数据往往无法直接相互比较,各方法制得的空间数据只能单独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空间化研究的发展。
(3)缺乏评价标准。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还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空间化数据结果难以评价和检验,因此在未来有必要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化研究水平,制备更高质量的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数据,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1)扩展人类活动数据来源。利用网络社交数据和志愿者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扩展人类活动空间数据的来源,提高数据覆盖的广度和精度,可为空间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如将土地利用数据与人口大数据信息(如年龄、性别、工作类型等)相结合,基于人类属性信息来更精细化的描绘活动的强度和范围。
(2)增强数据的时效性。目前各方法制备的数据在时间上都存在滞后性,有的数据甚至滞后5年以上,若想制备的数据在管理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评价指标的构建时应考虑指标数据的时效性,尽可能选用具有最新数据的评价因子。
(3)提高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当前大多数方法制备的空间数据是以年或多年为单位,难以用来探究短时间内(如季节性)的人类活动变化规律,使用更新速率较快的评价因子,提高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或许可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4)开展特定生态区域(如干旱区、半干旱区、高寒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内的空间化研究。同一生态区内的人类活动相似度高,便于对比评价,划定不同的生态区域开展研究将会是未来空间化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5)发展具有预测功能的研究方法。当前的空间化研究方法只能评价过去时间段内的人类活动强度,预测数据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和规划提供更明确的建议和指导,将极大提高空间化研究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Orderly human activities and subsistence environment
[J]. ,
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
[J]. ,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of land surface: concep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J]. ,
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概念、方法及应用
[J]. ,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cumulative human impacts on the world’s ocean
[J]. ,
One-third of global protected land is under intense human pressure
[J]. ,
Biodiversity loss and its impact on humanity
[J]. ,
Dynamics of global forest area: results from the FAO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5
[J]. ,
Global land outlook
[R].
Evaluation on the interferenc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in dry area
[J]. ,
干旱区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定量评估研究
[J]. ,
A reconnaissance-level inventory of the amount of wilderness remaining in the world
[J]. ,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J]. ,
人类活动强度定量评价方法的初步探讨
[J]. ,
Mountain cryospheric studies and the WCRP climate and cryosphere (CliC) project
[J]. ,
Developing a common strategy for integrativ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and outreach: the 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
[J]. ,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
[J]. ,
Diversitas: a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J]. ,
Evaluation and regu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J].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语调控原则
[J].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J]. ,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21st Century
[J]. ,
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
[J]. ,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methods of snow cover mapping by 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J]. ,
卫星遥感雪盖制图方法对比与分析
[J]. ,
Remote sensing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in the humid tropical rainforests of Southeastern Nigeria (1984-2014)
[J]. ,
Comparisons of remote sensing and reanalysis soil moisture product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J]. ,
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J]. ,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alpine vegetation and permafrost in the Qinghai-Tibet Engineering Corridor
[J]. ,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on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impact studies
[J]. ,
区域生态效应研究中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评价
[J]. ,
An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methods in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nature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oil erosion in loess plateau
[J]. ,
利用统计方法对土壤侵蚀中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比较
[J]. ,
Impact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annual runoff of Chao River basin during past 45 years
[J]. ,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J].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the Heihe catchment
[J]. ,
黑河流域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J]. ,
Analysis of role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J]. ,
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活动作用及其指标选择
[J]. ,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quantitative model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J]. ,
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J].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Hutuohe catchment
[J]. ,
滹沱河流域平原区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价
[J]. ,
Discrimin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human-induced dryland degradation
[J]. ,
Differentiating climate- and human-induced driver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Liao River basin, China
[J]. ,
Analysis of human-induced steppe degrada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n Xilin Gole, Inner Mongolia , China
[J]. ,
基于遥感的草原退化人为因素影响趋势分析
[J]. ,
Response of vege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based on NDVI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J]. ,
基于NDVI的三江源地区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
[J]. ,
Vegetation coverage change and relative effects of driving factors based on MODIS/NDVI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J]. ,
基于MODIS/NDVI的塔里木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相对作用分析
[J]. ,
Increasing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 in the urbanizing landscapes of southeastern Michigan
[J]. ,
Human appropri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J]. ,
Human impacts on energy-flow through natural ecosystems, and implications for species endangerment
[J]. ,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s a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HANPP) in Nova Scotia, Canada
[J]. ,
From the cover: quantifying and mapping the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in earth’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J]. ,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uman appropriation of 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in China
[J]. ,
Patterns and changes of land use and land-use efficiency in Africa 1980–2005: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framework
[J]. ,
A modified framework for the regional assessment of climate and human impacts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J]. ,
Testing a MODIS global disturbance index across North America
[J]. ,
Methods for extracting ecological disturbances by using satellite imageries
[J]. ,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提取生态干扰信息的方法研究
[J]. ,
Remote sensing analysis of forest disturbance in Southeast Asia for recent decades
[D].
近十年东南亚森林扰动的遥感分析
[D].
Study o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disturbanc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ianshui by disturbance index
[J]. ,
基于扰动指数的天水南部植被扰动时空序列研究
[J]. ,
Response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to the degre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Beiluo River basin since 1976
[J]. ,
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
[J]. ,
Assess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human disturbance by remote sensing in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riority area
[J]. ,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人类干扰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
[J]. ,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 Loess Plateau region
[J]. ,
黄土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J]. ,
Analysis on land use change and human driving force in urban fringe
[J]. ,
城市边缘土地利用变化及人文驱动力机制研究
[J]. ,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nges during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Huanghua City
[J]. ,
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空间分异——以黄骅市为例
[J]. ,
Dynamic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disturbance degree in Shuangtai estuary wetland of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J]. ,
双台河口湿地景观及生态干扰度的动态变化
[J]. ,
Evaluation method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 case study in Beihai, Guangxi coastal zone
[J]. ,
海岸带人类活动强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研究——以广西北海为例
[J]. ,
Land use-based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hina (1970s–
基于土地利用的长江经济带1970年代末至2015年人类活动强度数据集
[J/OL]. ,
Mapping the human footprint from satellite measurements in Japan
[J]. ,
Dynamic changes of hemeroby degree based on th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J]. ,
基于地表覆盖分类的生态环境人为干扰度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J]. ,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upper reach of Minjiang River
[J]. ,
岷江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及其特征
[J]. ,
Spatial simulation of 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based on RS and GIS
[J]. ,
基于RS和GIS的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模拟
[J]. ,
Intensity data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plateau in 2012-2017
[DB]. ,
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数据(2012-2017年)
[DB]. ,
Global terrestrial human footprint maps for 1993 and 2009
[J]. ,
Rescaling the human footprint: a tool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at an ecoregional scale
[J]. ,
Mapping human influence intensity in the Tibetan Plateau for conserva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J]. ,
Increased human pressures on the alpine ecosystem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J]. ,
Incorporating temporality and biophysical vulnerability to quantify the human spatial footprint on ecosystems
[J]. ,
Anthropogenic impact on habitat connectivity: a multidimensional human footprint index evaluated in a highly biodiverse landscape of Mexico
[J]. ,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J]. ,
Rapid evaluation of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human footprint score and large vertebrate species responses in French Guiana
[J]. ,
The human footprint in the west: a large-scale analysis of anthropogenic impacts
[J]. ,
Sixteen years of change in the global terrestrial human footprint and implication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J].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