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冻土》“2021年度特别贡献编委”“2021年度优秀编委”“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2021年度优秀编辑”和“2020年度优秀论文”
本文引用格式
潘保田, 兰州大学, 王杰, 兰州大学.
为感谢对刊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编委、审稿专家、优秀论文作者及编辑,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根据编委会章程,《冰川冻土》启动了“2021年度特别贡献编委”“2021年度优秀编委”“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2021年度优秀编辑”和“2020年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经编辑部统计,编委会审定通过,现公布名单如下。
一、 2021年度特别贡献编委(3人) (按姓氏拼音排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二、 2021年度优秀编委(15人)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仁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戴礼云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丁永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江利明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国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李双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罗栋梁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牛富俊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上官冬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王飞腾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温 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吴晓东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游庆龙 复旦大学
张强弓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钟歆玥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三、 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12人) (按姓氏拼音排序)
胡国杰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黄晓东 兰州大学
蒋玲梅 北京师范大学
金会军 东北林业大学
刘耕年 北京大学
孟宪红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欧先交 嘉应学院
裴万胜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吴雪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杨 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张建明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张世强 西北大学
四、 2021年度优秀编辑(2人) (按姓氏拼音排序)
武俊杰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周成林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五、 2020年度优秀论文(14篇)
序号 | 论文题目 | 论文作者 | 卷期页码 |
---|---|---|---|
1 |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特征 | 戴黎聪,柯浔,张法伟,杜岩功,李以康,郭小伟, 李茜,林丽,曹广民 | 2020, 42(2): 390-398 |
2 | 中国冰冻圈水文未来变化及其对干旱区水安全的影响 | 丁永建,赵求东,吴锦奎,张世强,王生霞,苌亚平,李向应,上官冬辉,韩海东,秦甲,韩添丁 | 2020, 42(1): 23-32 |
3 | 中亚干旱区咸海面积变化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 | 杨雪雯,王宁练,陈安安,张伟 | 2020, 42(2): 681-692 |
4 | 我国寒区输水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 何鹏飞,马巍 | 2020, 42(1): 182-194 |
5 | 从第三极到北极: 气候与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 | 王康,张廷军,牟翠翠,钟歆玥,彭小清,曹斌, 鲁蕾,郑雷,吴小丹,刘佳 | 2020, 42(1): 104-123 |
6 | 1961—2017年基于地面观测的新疆积雪时空变化研究 | 王慧,王胜利,余行杰,王梅霞,韩雪云 | 2020, 42(1): 72-80 |
7 | 基于GIMMSNDVI的青藏高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气温降水响应 | 王涛,赵元真,王慧,曹亚楠,彭静,曹亚楠 | 2020, 42(2): 641-652 |
8 | 1987—2018年祁连山冰川变化遥感监测及影响因子分析 | 汪赢政,李佳,吴立新,郭磊,李建江 | 2020, 42(2): 344-356 |
9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冰冻圈科学 | 秦大河,姚檀栋,丁永建,任贾文 | 2020, 42(1): 1-10 |
10 | 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马蔷,金会军 | 2020, 42(1): 91-103 |
11 | 基于BP神经网络和FEFLOW模型模拟预测多年冻土活动层温度以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为例 | 郭林茂,常娟,徐洪亮,叶仁政 | 2020, 42(2): 399-411 |
12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特性研究进展 | 马俊杰,李韧,刘宏超,吴通华,肖瑶,杜宜臻, 杨淑华,史健宗,乔永平 | 2020, 42(1): 195-204 |
13 | 全球尺度水文模型: 机遇、挑战与展望 | 高红凯,赵舫 | 2020, 42(1): 224-233 |
14 | 世界冰川旅游发展进程及其研究述评 | 周蓝月,王世金,孙振亓 | 2020, 42(1): 243-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