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冻土, 2022, 44(1): 354-354 doi:

张廷军教授生平简介

PDF (57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 张廷军教授生平简介[J]. 冰川冻土, 2022, 44(1): 354-354 doi:


国际冰冻圈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张廷军先生,因病于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1月18日21时28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逝世,享年65岁。

张廷军先生,男,汉族,1957年7月生于甘肃庆阳,1976—1979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1980—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并获硕士学位(1984年),师从中国冻土研究先行者周幼吾先生;1986—1993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并先后获得地球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冻土学家、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多年冻土实验室(GIPL)创始人Tom E. Osterkamp教授;1993—1996年在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著名辐射传输研究专家Knut Stamnes教授。至2009年先后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从事冰冻圈科学工作,获聘资深研究员、学术理事。2009—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工作,此后一直在兰州大学任教。曾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地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地理学本科教学委员会秘书长、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冰冻圈科学协会(筹)积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应用第四纪学会副主任等。

张廷军先生长期从事冻土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在环北极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积雪冻土物理、冻土碳循环等过程的观测、模拟和物理机制等方面均有建树。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阿拉斯加气候与冻土监测和模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活动层监测和分析等。20世纪末(1998—2000年)首次系统总结分析了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特征,成为近廿年来国际气候变化、冻土学相关领域广泛引用的关键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全面回顾和总结了积雪对土壤热状态的影响机制,为近十年来改进观测和物理过程模型提供了重要基础;发展了考虑季节性积雪的土壤冻融遥感算法,促进了冻土遥感前进发展。先生领导建立了祁连山黑河上游多年冻土监测网络,并持续观测十余年至今,成为寒旱区冻土研究的重要基地。引领兰州大学冻土学研究快速发展,极力推进国际合作研究,在国内外已具有相当显示度。

张廷军先生曾担任The CryosphereJGR-Earth Surface、《冰川冻土》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的编辑、副编辑、特邀编辑或编委,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撰写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2007)和第五次(2013)评估报告,被评选为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之一。先生2020年在《冰川冻土》组织了“从第三极到北极”专栏,系统比较了第三极和北极的气候系统与冰冻圈主要组分变化、异同以及影响,为第三极研究和南极-北极-第三极的集成研究提供前瞻性视角。十余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重要科研任务,为冰冻圈变化及影响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廷军先生躬耕讲坛,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冰冻圈科学概论、冰冻圈科学前沿进展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着力培养学生“求真”之科学精神,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赞誉。先生博学广知、高行修身、恭俭谦约、亲仁友直、言传身教,无一不透露着精雕细镂的治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深得学界的敬佩和爱戴,在三尺讲台和无垠田野上书写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他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眼光将一生的智慧、才华和精力都无私奉献给了冰冻圈科学事业,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家乡和兰州大学的发展建设,也奉献给了他挚爱的学子们。他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指引着学生不断攀登知识高峰,是“蜡炬成灰、春蚕到死、传道授业”的真实写照,也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兰大人的真实写照,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张廷军先生的离开是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的巨大损失!我们崇敬他、沉痛哀悼他、深切缅怀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