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a meadow ecosystem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2
2005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 [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A new map of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2
2017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 [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Does the climate warming hiatus exis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3
2015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 [3,7-9]. ...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Observational study on the active layer freeze-thaw cycl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of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1
2017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Progress in permafrost hydrology in the new millennium
1
2008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Soil moisture-heat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in Beiluhe
1
2015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北麓河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迁移规律分析
1
2015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Relationship between frozen soil together with its water-heat proces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03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1
2003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Changes in the near-surface soil freeze-thaw cycl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0
2012
Liquid-vapor-air flow in the frozen soil
1
2018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 广泛发育着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其中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1-2].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以及地理位置, 使它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已有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3], 引起多年冻土退化, 极大地改变了寒区水文地质环境[4].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连接冰冻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和岩石圈的纽带, 还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十分明显[2,5].这种反馈首先是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与大气间的水分-能量传输交换来实现的[6].所以, 充分认识活动层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水热分布及运移特征, 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因素, 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十分重要[3,7-9]. ...
Relation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 temperature, soil surface and air temperature over alpine meadow
1
2013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高山草甸遥感温度和地、 气温度的关系分析
1
2013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Overview of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frozen ground: visible-thermal infrared and radar sensor
1
2009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冻土遥感研究进展: 可见光、 红外及主动微波卫星遥感方法
1
2009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The freezing-thawing processes and soil moisture-energy distribution in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northern Tibet
1
2014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循环过程及水热分布特征
1
2014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hydro-thermal dynamic of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e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1
2017
... 气候和冻土演变对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30], 而活动层作为大气和冻土层的交界面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缓冲带, 对地气相互作用十分敏感[13], 其土壤水热时空变化与植被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分布有直接联系.本研究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坡底恰好相反(表1).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差异[31].在活动层融化阶段, 阴坡坡底表层土壤水分高于坡顶, 且由于坡面侧向流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更为强烈, 而阳坡坡底日照时间较长, 蒸散发量较大, 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表4、 图6).在冻结阶段, 虽然阴坡坡底表层土壤初始冻结日期滞后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但冻结前阴坡坡底含水量最高, 阳坡坡底含水量最低, 冻结过程有利于将秋季降水保留在土壤中,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在解冻期成为土壤底墒的重要补给来源[28], 这种水分分布特征导致解冻期阴坡坡底土壤水分条件优于坡顶以及阳坡.在植被返青阶段, 植被对水分需求增加, 由图4可知, 阴坡在冻融转换期只有5 cm深处存在显著的日冻融循环特征, 而阳坡在5 cm、 20 cm深处均存在显著的温度变化, 不利于植被返青前表层土壤水分储存[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降水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影响定量分析
1
2017
... 气候和冻土演变对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30], 而活动层作为大气和冻土层的交界面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缓冲带, 对地气相互作用十分敏感[13], 其土壤水热时空变化与植被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分布有直接联系.本研究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坡底恰好相反(表1).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差异[31].在活动层融化阶段, 阴坡坡底表层土壤水分高于坡顶, 且由于坡面侧向流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更为强烈, 而阳坡坡底日照时间较长, 蒸散发量较大, 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表4、 图6).在冻结阶段, 虽然阴坡坡底表层土壤初始冻结日期滞后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但冻结前阴坡坡底含水量最高, 阳坡坡底含水量最低, 冻结过程有利于将秋季降水保留在土壤中,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在解冻期成为土壤底墒的重要补给来源[28], 这种水分分布特征导致解冻期阴坡坡底土壤水分条件优于坡顶以及阳坡.在植被返青阶段, 植被对水分需求增加, 由图4可知, 阴坡在冻融转换期只有5 cm深处存在显著的日冻融循环特征, 而阳坡在5 cm、 20 cm深处均存在显著的温度变化, 不利于植被返青前表层土壤水分储存[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on water and heat processes of the active layer in permafrost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3
2009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 [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被盖度变化对活动层水热过程的影响
3
2009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 [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Impacts of snow cover change on soil water-heat processes of swamp and meadow in permafrost regi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2
2012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积雪对沼泽、 草甸浅层土壤水热过程的影响
2
2012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dynamics in typical alpine ecosystems: a continuous multi-depth measurements-based analysis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2
2018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 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和蒸散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植被生长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水分胁迫[16], 一旦冻土水热条件和地表植被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将会发生退化[32].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强于坡顶, 而且沿坡面向下, 植被盖度逐渐升高, 截流和持水能力增强,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21], 使坡底土壤水热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滞后于坡顶.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由于降水量的减小以及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土壤含水量较小, 此阶段阳坡坡底表层5 cm、 20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甚至低于阴坡坡顶土壤含水量(图6), 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 阳坡植被可能面临更大的水分胁迫.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它们迁移的速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在迁移过程中, 植被的分布格局会发生变化[33].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上坡位植被由于水分胁迫可能会进一步退化, 这将加速冻融循环过程, 同时也加速了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从而导致上坡位可能出现荒漠化现象[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Vegetation influence on the soil hydrological regime in permafrost region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1
2019
... 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其中部分研究采用遥感和模拟手段间接分析地表水热变化特征, 或者采用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推演多年冻土层的水热变化[10].这两种方式具有空间范围大、 时间序列较长的优点, 但是对于小尺度区域而言, 其空间分辨率以及模拟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11].另外一部分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热年、 月、 日变化, 降水、 植被、 积雪等对多年冻土水热分布变化的影响[12-15], 以及量化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条件下高山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 水分变化范围, 分析高寒植被对冻土地区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机理[16-17].然而, 关于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冻融差异的研究鲜有报道. ...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aspect in an alpine meadow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1
2016
... 地形因子是一些生态水文过程形成的基本因素, 也是环境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它主要通过影响光辐射、 温度以及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进而影响土壤水热过程[18].坡面尺度是地表过程空间变化的基础[19], 深入研究坡面尺度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对于认识寒区地表水文过程、 理解区域水文循环及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 本研究利用2017 - 2018年在试验区取得的不同坡向、 坡位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观测数据, 结合研究区气象资料, 对比分析在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周期内,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在不同坡向、 坡位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探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局地水热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过程及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为多年冻土区水热变化空间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
坡向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的影响
1
2016
... 地形因子是一些生态水文过程形成的基本因素, 也是环境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它主要通过影响光辐射、 温度以及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进而影响土壤水热过程[18].坡面尺度是地表过程空间变化的基础[19], 深入研究坡面尺度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对于认识寒区地表水文过程、 理解区域水文循环及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 本研究利用2017 - 2018年在试验区取得的不同坡向、 坡位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观测数据, 结合研究区气象资料, 对比分析在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周期内,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在不同坡向、 坡位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探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局地水热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过程及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为多年冻土区水热变化空间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
Hillslope patterns in thaw-freeze cycle and hydrothermal regimes on Tibetan Plateau
3
2015
... 地形因子是一些生态水文过程形成的基本因素, 也是环境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它主要通过影响光辐射、 温度以及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进而影响土壤水热过程[18].坡面尺度是地表过程空间变化的基础[19], 深入研究坡面尺度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对于认识寒区地表水文过程、 理解区域水文循环及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 本研究利用2017 - 2018年在试验区取得的不同坡向、 坡位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观测数据, 结合研究区气象资料, 对比分析在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周期内,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在不同坡向、 坡位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探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局地水热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过程及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为多年冻土区水热变化空间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青藏高原坡面尺度冻融循环与水热条件空间分布
3
2015
... 地形因子是一些生态水文过程形成的基本因素, 也是环境时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它主要通过影响光辐射、 温度以及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进而影响土壤水热过程[18].坡面尺度是地表过程空间变化的基础[19], 深入研究坡面尺度不同地形条件下活动层水热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对于认识寒区地表水文过程、 理解区域水文循环及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因此, 本研究利用2017 - 2018年在试验区取得的不同坡向、 坡位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观测数据, 结合研究区气象资料, 对比分析在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周期内,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在不同坡向、 坡位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探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局地水热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过程及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为多年冻土区水热变化空间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1
2016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1
2016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The response of soil moisture in swamp meadow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artificially warming
2
2015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 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和蒸散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植被生长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水分胁迫[16], 一旦冻土水热条件和地表植被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将会发生退化[32].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强于坡顶, 而且沿坡面向下, 植被盖度逐渐升高, 截流和持水能力增强,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21], 使坡底土壤水热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滞后于坡顶.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由于降水量的减小以及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土壤含水量较小, 此阶段阳坡坡底表层5 cm、 20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甚至低于阴坡坡顶土壤含水量(图6), 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 阳坡植被可能面临更大的水分胁迫.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它们迁移的速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在迁移过程中, 植被的分布格局会发生变化[33].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上坡位植被由于水分胁迫可能会进一步退化, 这将加速冻融循环过程, 同时也加速了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从而导致上坡位可能出现荒漠化现象[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长江源区沼泽草甸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水分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2
2015
...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北麓河一级支流左冒西孔曲风火山流域内(图1), 是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区域内多年冻土较为发育, 平均厚度为50~120 m, 活动层厚度在0.8~2.5 m之间[15]; 年平均气温-5.2 ℃, 极端最高气温为24.7 ℃, 极端最低气温为-38.5 ℃; 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 年均降水量为269.7 mm; 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 447.9 mm[20].研究区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 土壤发育很慢, 处于原始的粗骨形态[14].高寒草甸为该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建群种多为寒冷中生、 湿中生的密丛短根茎蒿草植物, 植被群落以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 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等寒生植物为主[21]. ...
... 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和蒸散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植被生长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水分胁迫[16], 一旦冻土水热条件和地表植被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将会发生退化[32].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强于坡顶, 而且沿坡面向下, 植被盖度逐渐升高, 截流和持水能力增强,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21], 使坡底土壤水热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滞后于坡顶.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由于降水量的减小以及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土壤含水量较小, 此阶段阳坡坡底表层5 cm、 20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甚至低于阴坡坡顶土壤含水量(图6), 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 阳坡植被可能面临更大的水分胁迫.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它们迁移的速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在迁移过程中, 植被的分布格局会发生变化[33].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上坡位植被由于水分胁迫可能会进一步退化, 这将加速冻融循环过程, 同时也加速了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从而导致上坡位可能出现荒漠化现象[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The role of soil moisture-energy distribution and melting-freezing processes on seasonal shift in Tibetan Plateau
1
2002
...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差异, 对土壤温度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以0 ℃作为冻融临界点, 以地温持续大于0 ℃的初始日期为初始融化日期, 以地温持续小于0 ℃的初始日期为初始冻结日期[22].初始融化日期与初始冻结日期间的时间段为融化持续时间, 并称此时间段为融化阶段, 其余时间段为冻结阶段.由图3可知, 在整个冻融过程中, 融化阶段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冻结阶段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以气温和土壤温度最小值出现的日期来衡量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 并用地温变幅来衡量响应强度.由表2可知,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强度与速度在浅层差异小, 深层差异大.在50 cm以上的土层, 不同试验点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滞时差异在1天以内, 土壤温度变幅差异≤3.6 ℃.而在50 cm以下的土层, 响应滞时差异最大达到15天, 土壤温度变幅差异超过6.5 ℃. ...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在季节转换中的作用
1
2002
...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差异, 对土壤温度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以0 ℃作为冻融临界点, 以地温持续大于0 ℃的初始日期为初始融化日期, 以地温持续小于0 ℃的初始日期为初始冻结日期[22].初始融化日期与初始冻结日期间的时间段为融化持续时间, 并称此时间段为融化阶段, 其余时间段为冻结阶段.由图3可知, 在整个冻融过程中, 融化阶段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冻结阶段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以气温和土壤温度最小值出现的日期来衡量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 并用地温变幅来衡量响应强度.由表2可知,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强度与速度在浅层差异小, 深层差异大.在50 cm以上的土层, 不同试验点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滞时差异在1天以内, 土壤温度变幅差异≤3.6 ℃.而在50 cm以下的土层, 响应滞时差异最大达到15天, 土壤温度变幅差异超过6.5 ℃. ...
Vegetation can strongly regulate permafrost degradation at its southern edge through changing surface freeze-thaw processes
1
2018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ermafrost soil-moisture on the northern-slope of Bayan Har Mountain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2
2017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Daily air temperature interpolated 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over a large mountainous region
1
1997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during the freezing and thawing periods in alpine wetland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1
2018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冻融过程土壤温湿变化特征
1
2018
...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地温变化状况体现了土壤能量的运移特征,它是决定土壤冻融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且在地气系统能量循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9].对研究区地温与气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受地形、 土壤性质、 含水量、 植被特征差异的影响, 不同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3-24].在整个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变幅小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对气温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在5 cm、 20 cm、 50 cm深处与坡顶和阳坡坡底差异较小, 在100 cm、 160 cm深处明显长于坡顶和阳坡坡底(表2), 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明显弱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表层5 cm、 20 cm深处,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均高于坡顶, 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坡顶1.2 ℃、 1.4 ℃; 在不同坡向年平均土壤温度差异较小, 阳坡坡底5 cm、 20 cm深处年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阴坡0.4 ℃、 0.2 ℃.不同坡位之间的土壤温度变化差异可能是海拔和植被差异造成的.阴坡坡底海拔比坡顶低105 m, 在高海拔大气压与空气热力学综合作用下, 空气由干燥状态冷却至饱和状态, 其气温的变化幅度由-0.98 ℃⋅(100m)-1变为-0.40 ℃⋅(100m)-1[25].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而坡底植被盖度较大(表1),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温度变化速率的作用[14].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和植被差异造成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响应滞后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表层5 cm、 20 cm深处受地气交换作用较为显著, 而深层土壤由于含水量、 物理性质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热传导的差异[26]. ...
A multiscale soil moisture and freeze-thaw monitoring network on the third pole
1
2013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Thermally induced water migration in frozen soils
3
1980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 气候和冻土演变对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30], 而活动层作为大气和冻土层的交界面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缓冲带, 对地气相互作用十分敏感[13], 其土壤水热时空变化与植被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分布有直接联系.本研究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坡底恰好相反(表1).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差异[31].在活动层融化阶段, 阴坡坡底表层土壤水分高于坡顶, 且由于坡面侧向流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更为强烈, 而阳坡坡底日照时间较长, 蒸散发量较大, 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表4、 图6).在冻结阶段, 虽然阴坡坡底表层土壤初始冻结日期滞后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但冻结前阴坡坡底含水量最高, 阳坡坡底含水量最低, 冻结过程有利于将秋季降水保留在土壤中,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在解冻期成为土壤底墒的重要补给来源[28], 这种水分分布特征导致解冻期阴坡坡底土壤水分条件优于坡顶以及阳坡.在植被返青阶段, 植被对水分需求增加, 由图4可知, 阴坡在冻融转换期只有5 cm深处存在显著的日冻融循环特征, 而阳坡在5 cm、 20 cm深处均存在显著的温度变化, 不利于植被返青前表层土壤水分储存[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 [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nfrozen water content and the freezing temperature dur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es
1
2017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含量及冻结温度的试验研究
1
2017
... 土壤水分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它控制着地表能量分配、 径流的形成、 植物蒸腾以及土壤冻融等[27].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坡位、 坡向的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特征发现, 在融化期, 不同坡位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峰与降水出现的时间段几乎吻合,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峰出现的时段逐渐滞后, 除了阴坡坡底20 cm深处土层外, 峰值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图5(a)、 (b)].但阴坡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度明显高于坡顶, 坡底5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的波峰峰值为0.47%, 几乎是坡顶处(0.24%)的2倍, 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峰值在坡底也均高于坡顶(图6).在整个融化期,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坡底各土层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高出坡顶30%、 52%、 46%、 53%、 84%(表2).这主要是由于在融化期活动层转换成一个开放系统[3],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吸水和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水分侧向流动能力较强, 水分向下坡位运移.Cao等[24]对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区不同坡位冻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现象.在不同坡向之间,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阳坡坡底,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阴坡坡底各土层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阳坡相应土层平均含水量58%、 58%、 35%、 53%、 31%, 浅层土壤差异大, 深层差异相对较小.而且阳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变化形成的波峰最先开始衰减, 持续时间明显小于阴坡坡底[图5(b)、 (c)], 这可能是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蒸发差异造成的.张寅生等[19]对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口地区不同坡向融化期土壤水分分布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反,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研究区坡度以及植被等差异造成的.在冻结阶段, 当土壤水分冻结稳定后,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较为规律.在阴坡坡顶、 阳坡坡底(20 cm深处除外),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而在阴坡坡底, 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Perfect等[28]通过试验验证了冻结期温度梯度是土壤中水分运移的驱动力, 水分由温度高的土层向温度低的土层运移, 土壤温度越高, 梯度越大, 水分运移量就越大.阳坡土壤温度高于阴坡, 且阴坡坡顶和阳坡底温度梯度均较大, 所以水分向上运移量较大.在整个冻结阶段, 阴坡坡底各个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这主要由不同坡位之间土壤温度和冻结前土壤含水量差异共同决定.在冻结前期, 坡顶土壤温度低于坡底, 导致坡顶土壤水分下降速率要高于坡底土壤水分下降速率.已有研究表明, 在其他外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 初始含水量大的土壤在冻结阶段未冻水含量始终大于初始体积含水量较小的土壤[29], 冻结前坡底初始含水量高于坡顶, 所以坡底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冻结阶段含水量的正反馈作用强于坡顶. ...
Response of growth of typical plateau meadow on Tibetan Plateau to climate change
1
2011
... 气候和冻土演变对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30], 而活动层作为大气和冻土层的交界面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缓冲带, 对地气相互作用十分敏感[13], 其土壤水热时空变化与植被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分布有直接联系.本研究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坡底恰好相反(表1).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差异[31].在活动层融化阶段, 阴坡坡底表层土壤水分高于坡顶, 且由于坡面侧向流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更为强烈, 而阳坡坡底日照时间较长, 蒸散发量较大, 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表4、 图6).在冻结阶段, 虽然阴坡坡底表层土壤初始冻结日期滞后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但冻结前阴坡坡底含水量最高, 阳坡坡底含水量最低, 冻结过程有利于将秋季降水保留在土壤中,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在解冻期成为土壤底墒的重要补给来源[28], 这种水分分布特征导致解冻期阴坡坡底土壤水分条件优于坡顶以及阳坡.在植被返青阶段, 植被对水分需求增加, 由图4可知, 阴坡在冻融转换期只有5 cm深处存在显著的日冻融循环特征, 而阳坡在5 cm、 20 cm深处均存在显著的温度变化, 不利于植被返青前表层土壤水分储存[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植被生长发育对气候和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
1
2011
... 气候和冻土演变对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30], 而活动层作为大气和冻土层的交界面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缓冲带, 对地气相互作用十分敏感[13], 其土壤水热时空变化与植被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分布有直接联系.本研究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坡底恰好相反(表1).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差异[31].在活动层融化阶段, 阴坡坡底表层土壤水分高于坡顶, 且由于坡面侧向流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更为强烈, 而阳坡坡底日照时间较长, 蒸散发量较大, 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表4、 图6).在冻结阶段, 虽然阴坡坡底表层土壤初始冻结日期滞后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但冻结前阴坡坡底含水量最高, 阳坡坡底含水量最低, 冻结过程有利于将秋季降水保留在土壤中,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在解冻期成为土壤底墒的重要补给来源[28], 这种水分分布特征导致解冻期阴坡坡底土壤水分条件优于坡顶以及阳坡.在植被返青阶段, 植被对水分需求增加, 由图4可知, 阴坡在冻融转换期只有5 cm深处存在显著的日冻融循环特征, 而阳坡在5 cm、 20 cm深处均存在显著的温度变化, 不利于植被返青前表层土壤水分储存[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Frozen soil degrad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surface hydrology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1
2015
... 气候和冻土演变对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30], 而活动层作为大气和冻土层的交界面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缓冲带, 对地气相互作用十分敏感[13], 其土壤水热时空变化与植被生长发育以及空间分布有直接联系.本研究区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为沿坡面自上而下植被覆盖度逐渐增大, 坡顶植被稀疏, 覆盖度低, 坡底恰好相反(表1).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土壤温度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差异[31].在活动层融化阶段, 阴坡坡底表层土壤水分高于坡顶, 且由于坡面侧向流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更为强烈, 而阳坡坡底日照时间较长, 蒸散发量较大, 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表4、 图6).在冻结阶段, 虽然阴坡坡底表层土壤初始冻结日期滞后于坡顶以及阳坡坡底, 但冻结前阴坡坡底含水量最高, 阳坡坡底含水量最低, 冻结过程有利于将秋季降水保留在土壤中, 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在解冻期成为土壤底墒的重要补给来源[28], 这种水分分布特征导致解冻期阴坡坡底土壤水分条件优于坡顶以及阳坡.在植被返青阶段, 植被对水分需求增加, 由图4可知, 阴坡在冻融转换期只有5 cm深处存在显著的日冻融循环特征, 而阳坡在5 cm、 20 cm深处均存在显著的温度变化, 不利于植被返青前表层土壤水分储存[28].而且融化前期阴坡坡底表层含水量高于坡顶和阳坡, 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更有利于植被返青.所以, 这种坡面地形条件下土壤水热时空分布差异是导致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of alpine grassland in permafrost region of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2
2018
... 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和蒸散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植被生长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水分胁迫[16], 一旦冻土水热条件和地表植被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将会发生退化[32].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强于坡顶, 而且沿坡面向下, 植被盖度逐渐升高, 截流和持水能力增强,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21], 使坡底土壤水热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滞后于坡顶.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由于降水量的减小以及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土壤含水量较小, 此阶段阳坡坡底表层5 cm、 20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甚至低于阴坡坡顶土壤含水量(图6), 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 阳坡植被可能面临更大的水分胁迫.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它们迁移的速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在迁移过程中, 植被的分布格局会发生变化[33].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上坡位植被由于水分胁迫可能会进一步退化, 这将加速冻融循环过程, 同时也加速了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从而导致上坡位可能出现荒漠化现象[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 [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评价
2
2018
... 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和蒸散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植被生长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水分胁迫[16], 一旦冻土水热条件和地表植被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将会发生退化[32].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强于坡顶, 而且沿坡面向下, 植被盖度逐渐升高, 截流和持水能力增强,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21], 使坡底土壤水热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滞后于坡顶.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由于降水量的减小以及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土壤含水量较小, 此阶段阳坡坡底表层5 cm、 20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甚至低于阴坡坡顶土壤含水量(图6), 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 阳坡植被可能面临更大的水分胁迫.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它们迁移的速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在迁移过程中, 植被的分布格局会发生变化[33].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上坡位植被由于水分胁迫可能会进一步退化, 这将加速冻融循环过程, 同时也加速了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从而导致上坡位可能出现荒漠化现象[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 [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on Tibetan Plateau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1
2011
... 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植被分布的影响尤为显著,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 多年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温度和蒸散需求都有可能增加, 植被生长将面临十分严重的水分胁迫[16], 一旦冻土水热条件和地表植被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将会发生退化[32].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坡底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明显强于坡顶, 而且沿坡面向下, 植被盖度逐渐升高, 截流和持水能力增强, 植被起到抑制土壤地温水分变化速率的作用[21], 使坡底土壤水热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滞后于坡顶.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由于降水量的减小以及温度升高, 蒸发增强, 土壤含水量较小, 此阶段阳坡坡底表层5 cm、 20 cm深处土壤含水量甚至低于阴坡坡顶土壤含水量(图6), 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 阳坡植被可能面临更大的水分胁迫.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它们迁移的速度和方向也会不同,在迁移过程中, 植被的分布格局会发生变化[33].受坡面地形条件的影响, 上坡位植被由于水分胁迫可能会进一步退化, 这将加速冻融循环过程, 同时也加速了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从而导致上坡位可能出现荒漠化现象[32].而下坡位土壤在融化期由于侧向补给丰富以及其相对较高的持水能力, 足以应对升高的蒸散需求,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退化, 同坡向沿坡面向下可能出现渐变退化现象.而在不同坡向之间, 阳坡由于光照时间较长, 土壤温度较高, 蒸散发强度强于阴坡, 受到的水分胁迫强度更大, 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