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00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2
2000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Distribution of mountain permafrost and climate
1
1992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Response model of alpine permafrost to global change
1
1999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高海拔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型
1
1999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The new database of the global terrestrial network for permafrost (GTN-P)
1
2015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ibetan Plateau with it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effects
1
2004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研究进展
1
2004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Water-Ecosystem-Human activities reveals unbalancing Asian Water Tower and accompanying potential risks
1
2019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青藏高原水 - 生态 - 人类活动考察研究揭示“亚洲水塔”的失衡及其各种潜在风险
1
2019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Distribution of permafrost in China:an overview of existing permafrost maps
1
2012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warm and cold periods revealed from ice cores and meteorological records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3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冰芯和气象记录揭示的青藏高原百年来典型冷暖时段气候变化特征
1
2013
...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温度处于0 ℃及以下岩土层[1 ] ,高海拔多年冻土泛指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以上出现的多年冻土[2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面积居世界首位,总面积约173.20×104 km²,其中约80%分布在青藏高原[3 ] .冻土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观测系统中被列为6个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冰冻圈因子之一[4 ] ,其主要特征是低温且大部分地区的土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冰.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5 ] ,其中分布的冰川和冻土是东亚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近五十年来青藏高原区域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6 ] ,区域整体气候正逐步向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冻土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反映极其敏感[7 ]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冰川、冻土呈快速退化态势[8 ] .尽管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相较于冰川表现不是很明显,但由于其存在范围广,多年冻土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正在逐渐凸显,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Tightening ecological management facilitates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1
2019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祁连山绿色发展:从生态治理到生态恢复
1
2019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Permafrost in the middle-east section of Qilian Mountains(I):discribution of permafrost
10
2007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 [10 ,17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 祁连山位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其中的多年冻土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本文尝试利用地带性规律对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地带性规律是指程国栋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遵从“三向地带性”规律,即由南北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32 ] ;由距海洋远近和大气环流造成的干燥度地带性;由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引起的垂直地带性.高海拔多年冻土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相比,多年冻土分布虽然受纬度地带性、干燥度地带性影响,但主控因素是海拔,直接受垂直地带性控制[33 ] .吴吉春等[10 ] 对祁连山区研究也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确定祁连山区地区的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核心是查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large tracts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资料来源 德令哈 96.68° 37.63° 4 000 本文冻土监测 疏勒河 98.10° 38.63° 3 750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祁连 100.43° 37.87° 3 700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82° 37.91° 3 842 本文道路勘察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840 吴吉春等[10 ] 江仓盆地 99.83° 38.00° 3 700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 [
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 [
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坡向 资料来源 大通河南岸 100.23° 37.86° 3 560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大通河北岸 100.23° 37.86° 3 566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 100.42° 37.61° 3 591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66° 37.67° 3 67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俄博岭 100.89° 38.02° 3 50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扁都口-盘坡 100.89° 38.06° 3 399 阳坡 本文道路勘察 江仓-热水 100.23° 37.85° 3 546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青海南山橡皮山口 99.04° 36.67° 3 678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3 85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热水煤矿 100.40° 37.67° 3 48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祁连山中东部的冻土特征 (Ⅰ):多年冻土分布
10
2007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 [10 ,17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 祁连山位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其中的多年冻土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本文尝试利用地带性规律对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地带性规律是指程国栋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遵从“三向地带性”规律,即由南北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32 ] ;由距海洋远近和大气环流造成的干燥度地带性;由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引起的垂直地带性.高海拔多年冻土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相比,多年冻土分布虽然受纬度地带性、干燥度地带性影响,但主控因素是海拔,直接受垂直地带性控制[33 ] .吴吉春等[10 ] 对祁连山区研究也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确定祁连山区地区的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核心是查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large tracts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资料来源 德令哈 96.68° 37.63° 4 000 本文冻土监测 疏勒河 98.10° 38.63° 3 750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祁连 100.43° 37.87° 3 700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82° 37.91° 3 842 本文道路勘察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840 吴吉春等[10 ] 江仓盆地 99.83° 38.00° 3 700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 [
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 [
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坡向 资料来源 大通河南岸 100.23° 37.86° 3 560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大通河北岸 100.23° 37.86° 3 566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 100.42° 37.61° 3 591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66° 37.67° 3 67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俄博岭 100.89° 38.02° 3 50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扁都口-盘坡 100.89° 38.06° 3 399 阳坡 本文道路勘察 江仓-热水 100.23° 37.85° 3 546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青海南山橡皮山口 99.04° 36.67° 3 678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3 85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热水煤矿 100.40° 37.67° 3 48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Permafrost on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1
1981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图
1
1981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Frozen ground map of China based on a map of the glaciers
1
2012
... 本文模拟结果得出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区面积为8.0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从多年冻土区向季节冻土区过渡的区域面积约1.4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研究区内多年冻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哈拉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的格局,哈拉湖至祁连山区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呈大片连续分布,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受山体、河谷的地形控制逐渐呈不连续分布,直至过渡到季节冻土区.将模拟结果与《青藏高原冻土图》[13 ] 、《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2 ] 以及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40 ] 祁连山区部分比较,结果如图7 所示. ...
基于《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的中国冻土分布图(1981—2006)
1
2012
... 本文模拟结果得出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区面积为8.0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从多年冻土区向季节冻土区过渡的区域面积约1.4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研究区内多年冻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哈拉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的格局,哈拉湖至祁连山区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呈大片连续分布,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受山体、河谷的地形控制逐渐呈不连续分布,直至过渡到季节冻土区.将模拟结果与《青藏高原冻土图》[13 ] 、《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2 ] 以及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40 ] 祁连山区部分比较,结果如图7 所示. ...
1
1996
... 本文模拟结果得出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区面积为8.0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从多年冻土区向季节冻土区过渡的区域面积约1.4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研究区内多年冻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哈拉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的格局,哈拉湖至祁连山区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呈大片连续分布,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受山体、河谷的地形控制逐渐呈不连续分布,直至过渡到季节冻土区.将模拟结果与《青藏高原冻土图》[13 ] 、《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2 ] 以及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40 ] 祁连山区部分比较,结果如图7 所示. ...
1
1996
... 本文模拟结果得出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区面积为8.0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从多年冻土区向季节冻土区过渡的区域面积约1.4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研究区内多年冻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哈拉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的格局,哈拉湖至祁连山区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呈大片连续分布,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受山体、河谷的地形控制逐渐呈不连续分布,直至过渡到季节冻土区.将模拟结果与《青藏高原冻土图》[13 ] 、《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2 ] 以及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40 ] 祁连山区部分比较,结果如图7 所示. ...
Mean annual grou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permafrost distribution mapping and further application
1
2002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基于年平均地温的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制图及应用
1
2002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Basic features of frozen ground and periglacial in the Kakitu region of western par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3
1992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large tracts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资料来源 德令哈 96.68° 37.63° 4 000 本文冻土监测 疏勒河 98.10° 38.63° 3 750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祁连 100.43° 37.87° 3 700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82° 37.91° 3 842 本文道路勘察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840 吴吉春等[10 ] 江仓盆地 99.83° 38.00° 3 700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祁连山西段喀克图地区冻土和冰缘的基本特征
3
1992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large tracts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资料来源 德令哈 96.68° 37.63° 4 000 本文冻土监测 疏勒河 98.10° 38.63° 3 750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祁连 100.43° 37.87° 3 700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82° 37.91° 3 842 本文道路勘察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840 吴吉春等[10 ] 江仓盆地 99.83° 38.00° 3 700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in the dabanshan pass section of Ning-Zhang Highway in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1
1995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祁连山东段宁张公路达坂山垭口段的冻土分布
1
1995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Permafrost in the middle-east section of Qilian Mountains(II):characters of permafrost
1
2007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祁连山中东部的冻土特征 (Ⅱ):多年冻土特征
1
2007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Investigation on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over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1
2013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祁连山区黑河上游多年冻土分布考察
1
2013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endency of permafrost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Datong River,Qilian Mountains
1
2015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祁连山大通河源区冻土特征及变化趋势
1
2015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Response of frozen ground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China
1
2019
... 祁连山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横跨甘肃青海两省,是我国甘青两省与河西地区主要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之一[9 ] .祁连山区内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多年冻土[10 ] .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在祁连山木里煤矿地区建立了冻土长年观测站[1 ] .早年关于祁连山多年冻土空间分布的研究主要包含在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的子集中[11 -14 ] ,或对祁连山区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进行调查,如:王绍令等[15 ] 对祁连山东西段局部地区多年冻土调查结果显示,西段喀克图地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950~4 000 m,东段达坂山垭口附近的多年冻土下界在3 780~3 830 m,年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16 ]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对祁连山局部地区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研究,如吴吉春等[10 ,17 ] 对祁连山东部冻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冻土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显著,冻土分布呈现季节冻土-不连续多年冻土-大片连续冻土-连续冻土逐渐过渡分布的模式,且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王庆峰等[18 ] 对黑河上游多年冻土考察结果显示,该区多年冻土下界在3 650~3 700 m;王生廷等[19 ] 基于钻孔数据,对大通河源区多年冻土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源区冻土平均地温随海拔变化梯度约3.82 ℃· km-1 ,整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平均地温上升速率为0.0075 ℃· a-1 .Wang等[20 ] 基于模型响应的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影响,近几十年来祁连山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约2.63×104 km2 . ...
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 of the Tibet Plateau
1
2001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前缘,因不断遭受构造隆升,逐渐成为高原的一部分[21 ] .祁连山区由一系列条块状、逆冲结构的造块体相互叠覆形成的NWW—SEE走向的7条大致平行的山脉和宽谷组成的,山脉东起于乌鞘岭,西止于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南靠柴达木盆地,北临河西走廊[22 ] ,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250 km,在一系列构造活动中谷地和盆地发育. ...
1
2013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前缘,因不断遭受构造隆升,逐渐成为高原的一部分[21 ] .祁连山区由一系列条块状、逆冲结构的造块体相互叠覆形成的NWW—SEE走向的7条大致平行的山脉和宽谷组成的,山脉东起于乌鞘岭,西止于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南靠柴达木盆地,北临河西走廊[22 ] ,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250 km,在一系列构造活动中谷地和盆地发育. ...
1
2013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前缘,因不断遭受构造隆升,逐渐成为高原的一部分[21 ] .祁连山区由一系列条块状、逆冲结构的造块体相互叠覆形成的NWW—SEE走向的7条大致平行的山脉和宽谷组成的,山脉东起于乌鞘岭,西止于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南靠柴达木盆地,北临河西走廊[22 ] ,东西长约1 000 km,南北宽约250 km,在一系列构造活动中谷地和盆地发育. ...
An investigation on Quaternary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of Qilian Mountains and its adjacent areas
1
2017
... 祁连山区水系丰富,西部海拔相对较高,大量冰碛堆积地貌,第四纪冰川发育;东部海拔相对较低,黄土堆积较厚[23 ] ;河流以哈拉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外流.祁连山区东部水系主要是以黄河水系为主的大通河、湟水等;南部主要以流向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的内陆河水系为主的巴音郭勒河、布哈河等;西部主要是党河、鱼卡河等;北部主要是疏勒河、北大河、黑河等. ...
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
1
2017
... 祁连山区水系丰富,西部海拔相对较高,大量冰碛堆积地貌,第四纪冰川发育;东部海拔相对较低,黄土堆积较厚[23 ] ;河流以哈拉湖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外流.祁连山区东部水系主要是以黄河水系为主的大通河、湟水等;南部主要以流向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的内陆河水系为主的巴音郭勒河、布哈河等;西部主要是党河、鱼卡河等;北部主要是疏勒河、北大河、黑河等. ...
A study of atmospheric water cycle over the Qilian Mountains(Ⅰ):variation of annual water vapor transport
1
2014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祁连山地区大气水循环研究 (I):空中水汽输送年际变化分析
1
2014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Research on vapor and precipitation resources over the Qilian Mountain area
1
2007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祁连山区空中水资源研究
1
2007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Hexi Corridor in recent fifty years
1
2014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近50年来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研究
1
2014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catastrophe of climatic chang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region
1
2008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
1
2008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Analysis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air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and its nearby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0 to 2014
1
2018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1960—2014 年祁连山南坡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1
2018
... 祁连山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受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处于西风环流、青藏高原季风、东亚季风三个大气环流系统的交汇区[24 ] .张强等[25 ] 对祁连山区空气水资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东西部降水差异较大,其中中部降水量最多,东部较少,东部高于西部,西部最少,平均每年水汽输送量为8.85×1010 m³.近年来祁连山区中部降水明显增加[26 ] ,贾文雄等[27 ] 基于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的分析表明,祁连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与我国西北地区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曹广超等[28 ] 基于祁连山区南坡气象站的气温数据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长率约0.35 ℃· (10a)-1 . ...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mapping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ermafrost along the Qinghai-Xizang Highway
1
2000
... 目前我国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多年冻土空间分布与纬度、高程、平均地温、冻结指数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因素的统计关系.如吴青柏等[30 ] 在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年平均地温模型[29 ] 、顶板温度模型;南卓铜等[31 ] 在对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地面冻结数模型.上述模型可以较好的在宏观上或局部地区模拟出多年冻土分布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年平均地温模型需要一定数量、较均匀分布的地温数据支持,顶板温度模型被证实在青藏高原不适用于-1.5 ℃以上的高温多年冻土分布模拟[30 ] . ...
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区域分布计算机模拟与制图
1
2000
... 目前我国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多年冻土空间分布与纬度、高程、平均地温、冻结指数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因素的统计关系.如吴青柏等[30 ] 在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年平均地温模型[29 ] 、顶板温度模型;南卓铜等[31 ] 在对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地面冻结数模型.上述模型可以较好的在宏观上或局部地区模拟出多年冻土分布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年平均地温模型需要一定数量、较均匀分布的地温数据支持,顶板温度模型被证实在青藏高原不适用于-1.5 ℃以上的高温多年冻土分布模拟[30 ] . ...
Application of the permafrost tabl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offset forecast model in the Tibetan Plateau
2
2002
... 目前我国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多年冻土空间分布与纬度、高程、平均地温、冻结指数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因素的统计关系.如吴青柏等[30 ] 在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年平均地温模型[29 ] 、顶板温度模型;南卓铜等[31 ] 在对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地面冻结数模型.上述模型可以较好的在宏观上或局部地区模拟出多年冻土分布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年平均地温模型需要一定数量、较均匀分布的地温数据支持,顶板温度模型被证实在青藏高原不适用于-1.5 ℃以上的高温多年冻土分布模拟[30 ] . ...
... [30 ].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顶板温度和温度位移预报模型的应用
2
2002
... 目前我国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多年冻土空间分布与纬度、高程、平均地温、冻结指数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因素的统计关系.如吴青柏等[30 ] 在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年平均地温模型[29 ] 、顶板温度模型;南卓铜等[31 ] 在对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地面冻结数模型.上述模型可以较好的在宏观上或局部地区模拟出多年冻土分布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年平均地温模型需要一定数量、较均匀分布的地温数据支持,顶板温度模型被证实在青藏高原不适用于-1.5 ℃以上的高温多年冻土分布模拟[30 ] . ...
... [30 ]. ...
Surface frost numbe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2
... 目前我国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多年冻土空间分布与纬度、高程、平均地温、冻结指数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因素的统计关系.如吴青柏等[30 ] 在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年平均地温模型[29 ] 、顶板温度模型;南卓铜等[31 ] 在对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地面冻结数模型.上述模型可以较好的在宏观上或局部地区模拟出多年冻土分布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年平均地温模型需要一定数量、较均匀分布的地温数据支持,顶板温度模型被证实在青藏高原不适用于-1.5 ℃以上的高温多年冻土分布模拟[30 ] . ...
地面冻结数模型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
2012
... 目前我国对高海拔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研究方法主要是建立多年冻土空间分布与纬度、高程、平均地温、冻结指数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宏观因素的统计关系.如吴青柏等[30 ] 在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年平均地温模型[29 ] 、顶板温度模型;南卓铜等[31 ] 在对青藏高原整体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采用的地面冻结数模型.上述模型可以较好的在宏观上或局部地区模拟出多年冻土分布情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年平均地温模型需要一定数量、较均匀分布的地温数据支持,顶板温度模型被证实在青藏高原不适用于-1.5 ℃以上的高温多年冻土分布模拟[30 ] . ...
Problems on zonation of high-altitude permafrost
1
1984
... 祁连山位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其中的多年冻土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本文尝试利用地带性规律对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地带性规律是指程国栋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遵从“三向地带性”规律,即由南北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32 ] ;由距海洋远近和大气环流造成的干燥度地带性;由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引起的垂直地带性.高海拔多年冻土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相比,多年冻土分布虽然受纬度地带性、干燥度地带性影响,但主控因素是海拔,直接受垂直地带性控制[33 ] .吴吉春等[10 ] 对祁连山区研究也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确定祁连山区地区的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核心是查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我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带性规律之探讨
1
1984
... 祁连山位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其中的多年冻土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本文尝试利用地带性规律对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地带性规律是指程国栋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遵从“三向地带性”规律,即由南北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32 ] ;由距海洋远近和大气环流造成的干燥度地带性;由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引起的垂直地带性.高海拔多年冻土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相比,多年冻土分布虽然受纬度地带性、干燥度地带性影响,但主控因素是海拔,直接受垂直地带性控制[33 ] .吴吉春等[10 ] 对祁连山区研究也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确定祁连山区地区的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核心是查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The high-altitude and the high-latitude permafrost hav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origin
7
1982
... 祁连山位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其中的多年冻土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本文尝试利用地带性规律对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地带性规律是指程国栋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遵从“三向地带性”规律,即由南北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32 ] ;由距海洋远近和大气环流造成的干燥度地带性;由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引起的垂直地带性.高海拔多年冻土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相比,多年冻土分布虽然受纬度地带性、干燥度地带性影响,但主控因素是海拔,直接受垂直地带性控制[33 ] .吴吉春等[10 ] 对祁连山区研究也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确定祁连山区地区的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核心是查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坡向 资料来源 大通河南岸 100.23° 37.86° 3 560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大通河北岸 100.23° 37.86° 3 566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 100.42° 37.61° 3 591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66° 37.67° 3 67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俄博岭 100.89° 38.02° 3 50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扁都口-盘坡 100.89° 38.06° 3 399 阳坡 本文道路勘察 江仓-热水 100.23° 37.85° 3 546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青海南山橡皮山口 99.04° 36.67° 3 678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3 85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热水煤矿 100.40° 37.67° 3 48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热水煤矿 100.40° 37.67° 3 48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试论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带的划分
7
1982
... 祁连山位于多年冻土南界以南,其中的多年冻土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本文尝试利用地带性规律对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地带性规律是指程国栋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空间分布遵从“三向地带性”规律,即由南北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32 ] ;由距海洋远近和大气环流造成的干燥度地带性;由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引起的垂直地带性.高海拔多年冻土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相比,多年冻土分布虽然受纬度地带性、干燥度地带性影响,但主控因素是海拔,直接受垂直地带性控制[33 ] .吴吉春等[10 ] 对祁连山区研究也表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因此确定祁连山区地区的多年冻土分布面积,核心是查明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分布下界. ...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坡向 资料来源 大通河南岸 100.23° 37.86° 3 560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大通河北岸 100.23° 37.86° 3 566 阴坡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 100.42° 37.61° 3 591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66° 37.67° 3 67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俄博岭 100.89° 38.02° 3 500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扁都口-盘坡 100.89° 38.06° 3 399 阳坡 本文道路勘察 江仓-热水 100.23° 37.85° 3 546 阴坡 本文道路勘察 青海南山橡皮山口 99.04° 36.67° 3 678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3 85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热水煤矿 100.40° 37.67° 3 48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热水煤矿 100.40° 37.67° 3 48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冷龙岭白蛇沟 101.75° 37.97° 3 500 阳坡 程国栋等[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拉脊山尕让 101.55° 36.23° 3700 阴坡 程国栋等[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 [
33 ]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6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40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默勒 100.58° 37.83° 3 470 阴坡 吴吉春等[10 ] 当河黑刺沟 96.04° 38.80° 3 858 阴坡 本文科考 当河扎子沟 95.39° 39.21° 3 743 阴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南坡宁缠河 101.92° 37.50° 3 486 阳坡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7° 3 424 阳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 97.46° 37.50° 3 869 阴坡 本文科考 德令哈怀头塔拉 97.41° 37.49° 3 826 阳坡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 97.46° 37.51° 3 868 阳坡 本文科考 阳康曲上游 98.44° 37.85° 3 770 阳坡 本文科考 黑河西支 99.11° 38.76° 3 598 阳坡 本文科考 2.2 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多年冻土下界统计模型,基于经纬度分析祁连山不同区域的多年冻土下界,探究祁连山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海拔较高,多年冻土呈大片乃至连续分布,局部不利因素对多年冻土发育影响较弱.因此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只将受局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按照阳坡阴坡分类建立回归方程,对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只考虑经纬度变化对其下界变化的影响.通过对经纬度与下界的回归分析,得出: ...
Th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imple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model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1
2017
... Zhao等[34 ] 提出多年冻土下界模型在局部大尺度的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可能存在高估的现象,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与下界模型所采用的下界数据有关.传统的下界模型将发现多年冻土存在的最低海拔高度定义为该区域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即将不连续多年冻土下界视为多年冻土下界[35 ] .而在多年冻土分布的边界区域的一定海拔范围内,真正存在多年冻土的区域十分有限.因此采用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为依据的下界模型,在较大尺度的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一定程度上会高估多年冻土的分布面积,特别是在高原较为平坦区域,大量的非多年冻土被误判为多年冻土.而当达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的海拔高度时,多年冻土分布受局部因素影响减弱,只在少数区域或局部存在融区,其余区域一般均发育多年冻土,因此采用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确定多年冻土分布范围显然更为合理. ...
New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apline permafrost and ground ice
1
1990
... Zhao等[34 ] 提出多年冻土下界模型在局部大尺度的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可能存在高估的现象,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与下界模型所采用的下界数据有关.传统的下界模型将发现多年冻土存在的最低海拔高度定义为该区域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即将不连续多年冻土下界视为多年冻土下界[35 ] .而在多年冻土分布的边界区域的一定海拔范围内,真正存在多年冻土的区域十分有限.因此采用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为依据的下界模型,在较大尺度的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一定程度上会高估多年冻土的分布面积,特别是在高原较为平坦区域,大量的非多年冻土被误判为多年冻土.而当达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的海拔高度时,多年冻土分布受局部因素影响减弱,只在少数区域或局部存在融区,其余区域一般均发育多年冻土,因此采用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确定多年冻土分布范围显然更为合理. ...
高海拔多年冻土与地下冰研究的新进展
1
1990
... Zhao等[34 ] 提出多年冻土下界模型在局部大尺度的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可能存在高估的现象,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与下界模型所采用的下界数据有关.传统的下界模型将发现多年冻土存在的最低海拔高度定义为该区域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即将不连续多年冻土下界视为多年冻土下界[35 ] .而在多年冻土分布的边界区域的一定海拔范围内,真正存在多年冻土的区域十分有限.因此采用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为依据的下界模型,在较大尺度的多年冻土分布研究中,一定程度上会高估多年冻土的分布面积,特别是在高原较为平坦区域,大量的非多年冻土被误判为多年冻土.而当达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的海拔高度时,多年冻土分布受局部因素影响减弱,只在少数区域或局部存在融区,其余区域一般均发育多年冻土,因此采用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确定多年冻土分布范围显然更为合理. ...
Active layer seasonal freeze-thaw proces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alpine permafrost region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2
2016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large tracts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资料来源 德令哈 96.68° 37.63° 4 000 本文冻土监测 疏勒河 98.10° 38.63° 3 750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祁连 100.43° 37.87° 3 700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82° 37.91° 3 842 本文道路勘察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840 吴吉春等[10 ] 江仓盆地 99.83° 38.00° 3 700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祁连山区黑河上游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季节冻融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2016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 Longitude,latitude and the lower bound of large tracts of continuous permafrost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Table 1 区域 经度/E 纬度/N 下界海拔/m 资料来源 德令哈 96.68° 37.63° 4 000 本文冻土监测 疏勒河 98.10° 38.63° 3 750 本文冻土监测 热水-祁连 100.43° 37.87° 3 700 本文道路勘察 天峻-木里 98.82° 37.91° 3 842 本文道路勘察 西格尔曲盆地 98.70° 37.83° 3 840 吴吉春等[10 ] 江仓盆地 99.83° 38.00° 3 700 吴吉春等[10 ] 扁都口 100.88° 38.05° 3 600 吴吉春等[10 ] 黑河源头 99.05° 38.77° 3 650 王庆峰等[36 ] 喀克图 96.37° 37.84° 3 950 王绍令[15 ] 刚察沙柳河 99.79° 37.71° 3 786 本文科考 讨赖河源区 98.52° 38.67° 3 809 本文科考 阳康曲源区 98.40° 37.90° 3 821 本文科考 巴音郭勒河干流 97.33° 37.72° 4 004 本文科考 柴达木大羊头煤矿 95.52° 37.78° 4 041 本文科考 冷龙岭北坡西营河 101.85° 37.56° 3 559 本文科考
表2 不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界数据表 ...
Responses of permafrost to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Qinghai‐Tibet Plateau
1
2007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Simulation of permafrost and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condi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1981—2010
1
2013
... 此外,祁连山区的多年冻土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开展了有关多年冻土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其中有些工作涉及到了祁连山区多年冻土下界.程国栋等[33 ] 、吴吉春等[10 ] 、王绍令等[15 ] 、王庆锋等[36 ] 在文献中提到多年冻土下界,这些工作大部分完成时间较早,虽然多年冻土退化的速度在加快[37 ] ,活动层厚度以0.15 m·(10a)-1 的速度增加[38 ] ,但这对近几十年的尺度上的下界变化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所以这些早期调查的下界对目前多年冻土分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经过甄别和具体分析后,也可以获得相应地区不连续分布及大片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下界值. ...
Simulation of the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over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1993—2012)
1
2014
... 地表温度对冻土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葛社民[39 ] 基于黑河上游源区内外九个站点0 cm处的地表温度,通过空间插值,结合冻土模拟方法,获得了黑河上游山区冻土模拟分布图(下称:黑河上游冻土图),制图成果将冻土分为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两类,其成果范围大致在本文所模拟的范围内(图5 ).将其在本文模拟范围内的部分截取,用于与本文模拟的结果做叠加分析,以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
黑河上游山区冻土模拟分布图(1993—2012)
1
2014
... 地表温度对冻土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葛社民[39 ] 基于黑河上游源区内外九个站点0 cm处的地表温度,通过空间插值,结合冻土模拟方法,获得了黑河上游山区冻土模拟分布图(下称:黑河上游冻土图),制图成果将冻土分为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两类,其成果范围大致在本文所模拟的范围内(图5 ).将其在本文模拟范围内的部分截取,用于与本文模拟的结果做叠加分析,以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
A new map of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2017)
1
2019
... 本文模拟结果得出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区面积为8.0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从多年冻土区向季节冻土区过渡的区域面积约1.4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研究区内多年冻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哈拉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的格局,哈拉湖至祁连山区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呈大片连续分布,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受山体、河谷的地形控制逐渐呈不连续分布,直至过渡到季节冻土区.将模拟结果与《青藏高原冻土图》[13 ] 、《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2 ] 以及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40 ] 祁连山区部分比较,结果如图7 所示. ...
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
1
2019
... 本文模拟结果得出祁连山区多年冻土区面积为8.0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从多年冻土区向季节冻土区过渡的区域面积约1.43×104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研究区内多年冻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哈拉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的格局,哈拉湖至祁连山区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呈大片连续分布,外围山区多年冻土受山体、河谷的地形控制逐渐呈不连续分布,直至过渡到季节冻土区.将模拟结果与《青藏高原冻土图》[13 ] 、《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12 ] 以及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2017)[40 ] 祁连山区部分比较,结果如图7 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