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2014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1
2014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Key findings and assessment results of IPCC WGI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2013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2013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e endorheic area in alpine region based on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dex
2021
Glacier vari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Mount Namjagbarwa from 1980 to 2015
1
2020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地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
2020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of China’s water resou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1
2002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二十一世纪中国水资源若干问题的讨论
1
2002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Changes in climate and runoff in the middle course area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2
2015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气候要素变化及径流的响应
2
2015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cycle in river basins:past, present ane future
2016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runoff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during 1961—2010
2014
1961—2010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2014
Extreme precipitation simulation and forecast of the Yarlungzangbo River basin
2021
Impacts of extreme climatic eve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climate warming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the Qinghai Qilian Mountains
1
2019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对青海祁连山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1
2019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
2014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Glacial distribution and mass balance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ts influence on lakes
2
2010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s on runoff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China
3
2014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Runoff vari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Yarlung Zangbo River by Z-index
1
2019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基于Z指数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丰枯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1
2019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from 1961 to 2015
1
2021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1961—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1
2021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Quantification of runoff components in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using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1
2020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源组成解析
1
2020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Evolution and trend of water resource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1
2019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青藏高原水资源演变与趋势分析
1
2019
...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在维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1-4],这种影响因土地利用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5],导致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水资源总量的改变,增加洪涝、干旱等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6-1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证实了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1].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雅鲁藏布江流域以冰川强烈退缩、季节性积雪变化明显、部分湖泊扩张(如然乌湖)、土地覆被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下垫面条件发生着剧烈的变化[12-13],导致了流域径流的变化[14-17]. ...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ULC change on runoff in the Jinsha River Basin
2
2020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 [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runoff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China
1
2018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treamflow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 China: climate variability or human activities?
1
2017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1
2010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Appling SWAT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climate on the streamflow in a Watershed of Northern China
1
2014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应用SWAT模型研究潮河流域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1
2014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Evaluation of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extreme climate variability using SWAT model: application to the Fuhe basin of Poyang Lake watershed, China
2016
Impact of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climate on the runoff in Liuxihe Watershed based on SWAT model
1
2015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 of annual runoff of mainstream of Yarlung Tsangpo River
1
2016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雅鲁藏布江干流年径流变化趋势及特性分析
1
2016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Simulation of monthly runoff considering flow components in Yarlung Zangbo River
1
2017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考虑径流成分的雅鲁藏布江月径流模拟
1
2017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Runoff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above Lazi Station in Upstream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1
2018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气候变化下雅鲁藏布江拉孜以上流域径流过程模拟与预测
1
2018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Runoff composition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1
2020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
2020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underlying surface variation on runoff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2
2015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2
2015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Accuracy assessment for two satellite precipitation products: case studies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1
2019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不同降水卫星数据反演降水量精度评价——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例
1
2019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Spatial downscaling of TRMM precipitation data using an optimal subset regression model with NDVI and terrain factors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China
2018
Research progresses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over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under global climate warming
1
2019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气候变暖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变化研究进展
1
2019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Inversion of 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for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by GRACE
2
2013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GRACE反演近年青藏高原及雅鲁藏布江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2
2013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Large-scale monitoring of snow cover and runoff simulation in Himalayan river basins using remote sensing
1
2009
... 国内外学者在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方法[18]:第一种是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中消除气候变化的影响[19];第二种是水文特征参数法,利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时间序列的水文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考虑水文过程的空间异质性和气候变化的机制,适用于下垫面条件比较均匀和降水量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20-21];第三种是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或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已经成熟[22-24].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法不仅考虑了空间异质性,而且具有更好地描述水文物理过程的优势,总体思路是先建立水文模型,制定不同的气候和土地利用模拟策略进行模拟,最后根据获得的模拟径流厘清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由于对深层机制认识不足,导致在不同流域其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论未能达成一致[18].此外,现有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因子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其中包括下垫面变化或气候变化.针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已存在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径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5,25-26]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6,16,27-28].但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厘清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贡献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在这方面仅有的研究主要位于中游[29]和奴下站集水范围内[13],未能进行全流域研究,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该流域基础数据资料匮乏、水文气象站点布设不足且分配不均等[30-32],如在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雪冰分布广泛,积雪和冰川作为特殊的下垫面类型,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研究估计雪冰融水约占总径流的30%以上[33],但其作为特殊的下垫面对径流的定量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如何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影响机制的分析手段成为流域合理开发利用的一大难题,这也是目前高原寒区流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4]. ...
Establishment of a hybrid rainfall-runoff model for use in the Noah LSM
1
2012
... 综上,流域水文模型结合卫星数据的模拟系统无疑为资料匮乏的高原寒区流域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重要手段[35].水文模型通过对水文过程的物理概化,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式,实现流域产汇流过程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变量的计算.尤其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集成3S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最新获取的遥感下垫面信息和降水空间数据作为模型参数输入,通过数值模拟再现流域内部空间降雨-径流形成直至最后汇至流域出口的时空过程,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型如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TOPMODEL模型和SHE(System Hydrologic European)模型等.但是以上提到的模型在现阶段由于未全面考虑寒区流域水文的冰川和冻土两大特性,以至于不能准确模拟高原寒区流域的水文过程.Zhao等[36]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框架改进的VIC-CAS模型虽然能够有效的针对单条冰川进行模拟,但是VIC模型具有的大尺度的特性不能满足本研究要求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1 km× 1 km).而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infiltration Excess and Saturation excess Soil-water dynamic Integration model for hydrology)由于考虑了高寒山区的下垫面特征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寒旱区的黑河流域模拟月径流的精度达0.9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37].ESSI模型是由张万昌团队研建而成,以栅格为基本单元,考虑并设计了水文模拟时段内水文年的丰、平和枯的不同情况,也具有积雪模块,但该模型在降水聚集状态判定及融雪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提高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模拟精度,需要对ESSI模型进行改进. ...
Project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model calibration against the glacier inventory data and observed streamflow
1
2019
... 综上,流域水文模型结合卫星数据的模拟系统无疑为资料匮乏的高原寒区流域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重要手段[35].水文模型通过对水文过程的物理概化,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式,实现流域产汇流过程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变量的计算.尤其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集成3S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最新获取的遥感下垫面信息和降水空间数据作为模型参数输入,通过数值模拟再现流域内部空间降雨-径流形成直至最后汇至流域出口的时空过程,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型如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TOPMODEL模型和SHE(System Hydrologic European)模型等.但是以上提到的模型在现阶段由于未全面考虑寒区流域水文的冰川和冻土两大特性,以至于不能准确模拟高原寒区流域的水文过程.Zhao等[36]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框架改进的VIC-CAS模型虽然能够有效的针对单条冰川进行模拟,但是VIC模型具有的大尺度的特性不能满足本研究要求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1 km× 1 km).而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infiltration Excess and Saturation excess Soil-water dynamic Integration model for hydrology)由于考虑了高寒山区的下垫面特征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寒旱区的黑河流域模拟月径流的精度达0.9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37].ESSI模型是由张万昌团队研建而成,以栅格为基本单元,考虑并设计了水文模拟时段内水文年的丰、平和枯的不同情况,也具有积雪模块,但该模型在降水聚集状态判定及融雪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提高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模拟精度,需要对ESSI模型进行改进. ...
Study of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infiltration excess and saturated excess water Yielding Mechanism
1
2006
... 综上,流域水文模型结合卫星数据的模拟系统无疑为资料匮乏的高原寒区流域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重要手段[35].水文模型通过对水文过程的物理概化,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式,实现流域产汇流过程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变量的计算.尤其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集成3S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最新获取的遥感下垫面信息和降水空间数据作为模型参数输入,通过数值模拟再现流域内部空间降雨-径流形成直至最后汇至流域出口的时空过程,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型如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TOPMODEL模型和SHE(System Hydrologic European)模型等.但是以上提到的模型在现阶段由于未全面考虑寒区流域水文的冰川和冻土两大特性,以至于不能准确模拟高原寒区流域的水文过程.Zhao等[36]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框架改进的VIC-CAS模型虽然能够有效的针对单条冰川进行模拟,但是VIC模型具有的大尺度的特性不能满足本研究要求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1 km× 1 km).而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infiltration Excess and Saturation excess Soil-water dynamic Integration model for hydrology)由于考虑了高寒山区的下垫面特征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寒旱区的黑河流域模拟月径流的精度达0.9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37].ESSI模型是由张万昌团队研建而成,以栅格为基本单元,考虑并设计了水文模拟时段内水文年的丰、平和枯的不同情况,也具有积雪模块,但该模型在降水聚集状态判定及融雪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提高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模拟精度,需要对ESSI模型进行改进. ...
基于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
1
2006
... 综上,流域水文模型结合卫星数据的模拟系统无疑为资料匮乏的高原寒区流域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重要手段[35].水文模型通过对水文过程的物理概化,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式,实现流域产汇流过程及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变量的计算.尤其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集成3S技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最新获取的遥感下垫面信息和降水空间数据作为模型参数输入,通过数值模拟再现流域内部空间降雨-径流形成直至最后汇至流域出口的时空过程,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型如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TOPMODEL模型和SHE(System Hydrologic European)模型等.但是以上提到的模型在现阶段由于未全面考虑寒区流域水文的冰川和冻土两大特性,以至于不能准确模拟高原寒区流域的水文过程.Zhao等[36]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框架改进的VIC-CAS模型虽然能够有效的针对单条冰川进行模拟,但是VIC模型具有的大尺度的特性不能满足本研究要求高空间分辨率的需求(1 km× 1 km).而渗蓄一体化动态产流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infiltration Excess and Saturation excess Soil-water dynamic Integration model for hydrology)由于考虑了高寒山区的下垫面特征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寒旱区的黑河流域模拟月径流的精度达0.92(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37].ESSI模型是由张万昌团队研建而成,以栅格为基本单元,考虑并设计了水文模拟时段内水文年的丰、平和枯的不同情况,也具有积雪模块,但该模型在降水聚集状态判定及融雪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提高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模拟精度,需要对ESSI模型进行改进. ...
Precipitation corr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or streamflow simulation based on 262 rain gauges in the upper Brahmaputra of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1
2020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snow cover over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in Tibet from 2000 to 2014 and its response to key climate factors
3
2018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2000-2014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及对气候的响应研究
3
2018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
Changes of snowfall under warm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7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Influence of snow and temperature on the depth of frozen soil in winter half year in Northeast China
2021
From the Third Pole to the Arctic: changes and impacts of the climate and cryosphere
1
2020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从第三极到北极:气候与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
1
2020
... 雅鲁藏布江流域(图1)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全长约2 057 km,地理范围介于82°01′~97°06′ E和27°49′~31°17′ N,总面积约为25.8×104 km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流域,平均海拔在4 600 m以上[38],但是流域内海拔差异极大(149~7 159 m).从西至东被拉孜水文站和羊村水文站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点,但在流域下游存在奴下水文站,其集水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80%.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西风环流以及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从流域下游至上游呈梯度减少趋势[39].流域内气温具有东南—西北梯度减少的趋势,且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其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植被类型多样,但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4%.流域内冰川条数占青藏高原冰川数量的29%,占比中国冰川数量、面积、储量分别为23%、24%和23%[12];冬季积雪大约相当于7.4×1010 m3的水量,冰川和积雪季节性融水对于下游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高原寒区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40-42]. ...
Assess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GLDAS month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China
1
2014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GLDAS月降水数据在中国区的适用性评估
1
2014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multiple land surface products for the water budge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1
2020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A catchment-based approach to modeling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1. Model structure
1
2000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estimation under cloud cover with GIDS
1
2012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GIDS空间插值法估算云下地表温度
1
2012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An approach of improved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 for spatial
1
2019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一种适用于气温空间插值的改进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
1
2019
...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象观测站点较少并且分布非常不均匀,特别是流域内上游地区无可用观测资料[39],因此需要空间分布的陆面数据支持.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分发了V1.0和V2.0两个版本,但GLDAS V2.0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 V1.0数据[43-44].GLDAS V2.0包括Noah、CLSM(Catchment Land Surface Model)两个陆面过程模型输出数据集,其中CLSM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GMAO)构思并不断发展而成的陆面模型,采用以地形获取的流域替代传统陆面模型的网格作为陆面单元[45],比Noah陆面模型更适用于流域的气候要素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GLDAS V2.0的CLSM陆面模型输出的气温、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数据集,时间序列为1986—2010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为了提高数据精度以及满足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ESSI的要求,首先基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CLSM陆面数据进行校正,再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46-47](GIDS, Gradient plus Inverse Distance Squared)将数据插值成1 km×1 km空间分辨率. ...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patterns, and causes of land-use changes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80s
1
2014
... 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提供的中国1:10 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库.该数据集已经在国土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被广泛使用,被认为是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产品,包括1970年代末期(1970s,相当于1980年)、1980年代末期(1980s,相当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共7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数据,本底数据是以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主信息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获取,该数据集土地利用一级类型综合评价精度达到94.3%以上,二级类型分类综合精度达到91.2%以上[48].目前,1 000 m栅格数据可免费下载.本研究选用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 ...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of a heavily glaciated Alpine river basin
1
2001
... 原ESSI模型中,降水聚集状态是以一个简单的温度阈值决定的,这种设计不符合实际观测到的自然现象,因此Klok等[49]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模糊转换函数(Fuzzy transition function)[50],当处于两阈值之间时,降雪百分比可以用式(1)表示: ...
A conceptual glacio-hydrological model for high mountainous catchments
1
2005
... 原ESSI模型中,降水聚集状态是以一个简单的温度阈值决定的,这种设计不符合实际观测到的自然现象,因此Klok等[49]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模糊转换函数(Fuzzy transition function)[50],当处于两阈值之间时,降雪百分比可以用式(1)表示: ...
Spatial variability in degree-day factors in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in China
1
2018
... 通过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出水口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空间产流变化的贡献率、典型下垫面类型(积雪和冰川)的径流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总径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流域上游和下游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稀缺,尤其是流域出口处无水文观测站,导致针对该流域与径流变化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游和奴下站以上的区域,如Liu等[13]利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1974—200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奴下站以上4个区域(分别以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水文站以分界点)的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季和暖季,气候和下垫面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气候变化较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雪冰融水增加了流域径流量,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王蕊[29]利用SWAT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拉孜和羊村水文站之间的集水区域)为研究区,分析了该区域1990—2010年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雪冰融水对流域中游总径流的平均贡献率约为6.2%.而本研究以整个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得到雪冰融水对流域总径流的多年平均贡献率为33.6%,这与许朋琨等[33]的描述是一致的.其原因在于积雪和冰川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而中游分布较少[39,51],导致流域中游雪冰融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低. ...